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94章

      【中国声音,世界表达,这本就是李少杰这一次的目的,也是他在音乐融合创新道路上,留下的一次浓墨重彩的尝试。】
    【不得不说,李少杰这一次的作品,将中国传统音乐中支声的表达,与西洋音乐重和声的表达,融合的相当不错,很有学术价值。】
    大佬一出场,网友们顿时就爽起来了!!
    看到没?!
    这才叫专业评价!!
    面对着一拳打偏十万八千里的黑子们,网友们是真笑了。
    【哈哈哈哈,真笑死,想抹黑也不挑个正常的地方黑?!】
    【人李少杰也没说这就是敦煌的传统音乐吧?!你在这自以为是干啥呢?!】
    【黑子:你这不是敦煌传统音乐,你只是用传统音乐的皮,去博得你国际的关注。】
    【杰哥:你有病吧,我他喵的也没说我这是敦煌传统音乐吧,我只是用西洋乐去表达敦煌文化与敦煌中蕴含的东方思想,这也能被你开?!】
    【哈哈哈!不行了,笑抽了!】
    这种“不是中国传统xx就是垃圾”的言论,早就荼毒了很多的网友。
    一味打压国内文化,捧外国文化臭脚的人,惹人厌。
    一味无脑捧高所谓的传统,信奉传统至上,其余都是垃圾的人,也惹人厌!!
    真正的文化自信,是传承传统的同时,看清世界,去肯定他国优秀文化艺术,也热爱自己传统民族的优秀文化艺术。
    二极管,才是无法独立思考的傻子。
    二极管,才是真正惹人厌烦的“东西”。
    第270章 复原古代音乐?挖就完事儿!
    王劲松笑了笑。
    这事儿不大,但能注意到。
    出来随口说句话,实际上就是在示好。
    李少杰已然越来越接近国内音乐界最核心的圈子了。
    早一点发出一点信号是好事。
    就像很多人说的那般。
    任何一个圈子,如果你本身没有实力的话,硬挤都是挤不进去的。
    可一旦到了一定的层次,那些原本看起来或许很难触摸的圈子,甚至会主动发出友善的讯号,然后拉你入群。
    现在已然有越来越多核心圈大佬,在对李少杰发出善意的信号。
    这次的事件,或许在网友们看起来觉得很惊奇。
    王劲松大佬居然为了一个网友的质疑,站出来帮李少杰说话?
    但其实,很好理解。
    除了想要对李少杰示好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
    【地图炮】!!
    “中国的作曲家都在用西方的体系,而没有自己的音乐语言!”
    这句话吧……味道似乎不太对。
    反正王劲松看起来很不爽。
    不过,也仅仅是不爽,随口解释一下罢了。
    至于动气……或者认真?
    那是真不至于。
    ……
    要说这年头,地图炮要不得。
    敢开地图炮,自然会有人收拾。
    不知者本不为怪,但不知者却硬自认自知,还硬要装……
    尤其是以这种“看透了毁灭吧”“咱中国音乐家都舔西洋音乐的体系,老祖宗的东西都丢光了”的态度……说点屁话出来。
    糊涂的装一个所谓独立思考抨击现实的“清醒人”。
    那就很讨厌了。
    李少杰很快就知道了这些事情。
    网友的话,本来是没当一回事儿的。
    主要生气在bbc的阴间报道。
    虽然早有准备,但还是不爽,正想着如何再去恶心恶心那帮“绅士”的时候……
    就看到了这句话。
    【中国音乐家都在用西洋音乐的内核,没有自己传统的音乐语言。】
    要知道。
    王劲松这种见过太多事的大佬都有些不悦。
    何况这血气方刚的李少杰?!
    尤其是刚得到了“靠山”,完全可以“奉旨骂街”的杰哥。
    马上就想试试刀子!!
    尤其是看到这种聊到他不会的地方,就跟你扯素质的人。
    就欠骂!!
    于是,李少杰回到家才呆了两天,便来到了工作室。
    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这傻子崩一顿!!
    你骂我可以,我懒得理你。
    你直接扯中国音乐家?!
    好像搞的整个中国的音乐家都特么忘记祖宗了一般!!
    很快。
    一个视频,便出现在了互联网上!
    李少杰再一次的露面,让本就处于热搜的他,再一次换了一种姿势登上了热搜。
    #李少杰又怼网友#
    简单粗暴,但看的很多路人一阵想笑。
    便迫不及待的点开了视频,想要看看这一次杰哥是怎么花式骂人的。
    讲真。
    已然有爱学习的同学坐好小板凳,拿好小笔记,随时准备开始虚心学习了。
    只不过……
    点开视频以后,看着李少杰和颜悦色的脸,总感觉哪里不太对。
    “我之前看到有人说……【中国音乐家都在用西洋音乐的内核,没有自己传统的音乐语言】?这句话让我很难受啊,所以……我觉得我需要站出来,说点什么。”
    李少杰笑容实在是太礼貌了。
    根本不像是生气,更不像是在科普。
    就像是唠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