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41页

      还有人附和她, “是啊!我也是两页纸……”
    “哼!你们自己想得不周全怪得了谁?你们看我, 不仅订成册子, 我还请人做了糊裱。你想啊!献给皇上的折子都有规制的, 献给皇后娘娘的作业, 当然也不能疏忽了!”
    其他人纷纷为她的智慧所折服,“你说的好有道理, 下次我也这么办!”
    淑婉咬了咬唇, 强忍着没有笑出来。她看完了塔娜的计划, 心中还算满意。
    “几天的时间, 你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不错了。计划做的很细致, 照着你的计划, 直接去办书院都是完全可行的。只是有一个问题,不够新,大部分还是旧式书院的感觉,没有新想法。”
    塔娜不好意思地笑笑,“多谢额娘指点,回去我再改改。”
    看过塔娜的计划,淑婉拿起娇娇的计划书,才翻了两页她就看不下去了。
    淑婉合上计划书,拿在手里抖了抖,“这是你做的吗?”
    娇娇从没见过淑婉翻脸,她看淑婉脸色难看,不敢撒谎,立刻说了实话。
    “是……是二阿哥帮我做的……”
    淑婉冷着脸,把计划书摔在桌上。“今天你妹妹们都在,我给你留点面子。等妹妹们回去了,你和二阿哥都来领罚!”
    娇娇涨红着脸退下,淑婉心里非常生气。
    哪怕你胡乱写几个字敷衍我呢!也不能让小宝帮你代写啊!
    其他人也没见过淑婉发怒,也不由地紧张起来。
    淑婉翻开格格们的计划书,她当时没有要求字数,所以计划书有的厚,有的很薄才两页。
    淑婉大致翻看了一下,年纪小的格格们大多写的很稚嫩,基本上不能用。
    年纪大一些的格格们,她们的思维比较发散,计划书都非常有……特色。
    比如十二阿哥家的女儿,就是她,把作业裱糊了一下。她的作业不只有外表,内容也非常‘实在’,这位姑娘写了一篇八股文章……
    “你……为什么要写八股文呢?”
    淑婉很想吐槽,这又不是考状元!
    十二阿哥家的闺女很自豪地说道:“我以为,娘娘给我们留作业,一定是想考较我们这一年里的学习成果,我觉得用八股文是极好的。形式规整,又能体现出我的才学。”
    淑婉干笑着给她鼓掌,“呃,挺好,挺好的。你的作业我先留下,等皇上回来,我让皇上看看。”
    孩子高兴极了,“多谢娘娘厚爱,请皇上批评指正。”
    淑婉拿起另一份作业,这是九阿哥家的闺女写的。
    “我看了,你的计划着重在盈利上面。”
    九阿哥家的闺女认真点头,“是的!我仔细琢磨了皇后娘娘的要求,您建书院肯定要花费一笔巨款,而书院是教书育人的地方,需要不断往里面扔钱,很难盈利。
    所以我在盈利项上多花了些心思,正巧我阿玛擅长赚钱,我特意请教了他,他给我提了许多宝贵意见。”
    淑婉低头看看纸上写的东西,“书院同衙门合作,给学生们寻找工作机会……”
    “书不能白读,得让他们干点活,贴补书院的各种费用。”
    淑婉看看她,又低下头,“鼓励学生为书院捐善款……”
    “多招一些有权有势的学生,这些人有钱,咱们不必客气,趁着能敲竹杠的时候多敲点。尤其是那些纨绔子弟,咱们告诉他们,不读书又不肯捐钱,书院就把他们劝退。我保证他们会乖乖地捧着银子过来求咱们。”
    淑婉:……请不要用‘咱们’这样的字眼,我不想跟你敲竹杠。
    淑婉不知该如何评价,这位姑娘真不愧是九阿哥的崽,在赚钱这件事上很有天赋。
    九阿哥家的崽又补充道:“其实有些话我没有写出来,书院和衙门合作,让学生去干活,这一点不太现实。衙门里的事情很多不能让外人知道,这些学生能做的差事很有限。
    我更建议书院和各府的庄子合作,让这些学生去庄子里种地。让他们领会到一米一饭来之不易,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体魄。”
    有人附和道:“是啊!一群小伙子呢!他们干活,还能省下买驴的钱!”
    淑婉:“……”
    非常新颖的观点,让我叹为观止。
    淑婉抿抿嘴,都不知道怎么夸好。
    她想了半天才笑道:“很好!很好!你出发的角度很新颖,我……我会参考的。”
    淑婉忙又拿起下一份计划,这份计划是十四阿哥的女儿写的,这个小姑娘也很了不得。
    “你……你是写的计划书吗?你写的……不是刑具大全吗?”
    十四阿哥的女儿咯咯咯地笑,像可爱的小黄鹂鸟。
    “娘娘别拿我取笑啦!我的想法很简单,您建书院不就是想让人认真读书吗?这很简单,学得好,给个甜枣,学得不好,直接上大棒。我在作业里画了很多刑具,谁不听话就打他,把他打到服气为止!”
    淑婉快笑不出来了,“打人是很不好的行为哈!单纯用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哈!这个不提倡,不提倡!”
    小孩有点失望,“不行吗?我家有几个兄弟姐妹,我还想把他们送到娘娘的书院里读书呢!”
    淑婉:这塑料兄弟情谊……
    淑婉敷衍道:“书院还没建呢!这事再说,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