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08页

      武拂衣当然不会顺着宋氏,牛痘接种在手臂上,就算留疤也是很小一块。以这样一块疤痕去换对天花免疫,有点常识都知道该怎么选。
    后来,将茉雅琪接到了北郊庄子种痘,也能从她的侍女态度上判断宋氏有何叮嘱。
    概括起来无非一件事,宋氏认为茉雅琪应该培养成大家闺秀,不适宜搞下田种地。
    原因也就两三条,比如宋氏瞧不起泥腿子,比如做农活容易晒黑、把皮肤给弄粗糙了。老一套的理论又被搬出来,一旦茉雅琪容貌受损就不利她日后的婚姻。
    正如武拂衣所料,宋氏一股脑地把这些话讲了出来。
    宋氏说得真情实感,她要不是为女儿考虑,不可能冒着惹得四爷不快的风险来说实话。
    “茉雅琪四岁了。虽然没到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年纪,但也不能放任她随处玩耍。万一养成了皮猴子的习性,日后她的婆家该怎么看?而且就算要学习些什么,也该是如何操持内务。”
    末了,宋氏总结,“至于种地,本不是茉雅琪这等身份该做的。奴婢知道民以食为天,可那都是庄稼户去操持的事,哪有富贵人家的女儿去种田?您不能一味惯着她。”
    武拂衣耐着性子听完了,虽然宋氏思想刻板,到底也是为女儿考虑了几分。看在宋氏几分母爱的份上,今天也就把话说明白。
    “你想着茉雅琪的将来,这份心是不错的。皇室宗亲的女孩多是抚蒙,能留在京城的少之又少。爷问你,你希望茉雅琪留在京城吗?”
    宋氏点头了,在她看来草原上的生活完全比不上京城富庶。
    “既然你希望,那就该明白没有无缘无故的恩典。茉雅琪是汗阿玛的众多孙女之一,凭什么就让她留下?”
    武拂衣知道雍郡王是否简在帝心,是为茉雅琪争取婚姻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还远远不够。
    就又问宋氏,“这事不能以爵位论。大哥家也有几个女儿,届时凭什么是茉雅琪留下,让大哥的女儿远嫁?”
    宋氏被问住了,她怎么可能左右皇上的想法。
    以四爷的妹妹温宪公主举例,五公主之所以能够留在京城,听闻与她从小被太后抚养有关。皇上孝顺太后,让五公主留在京城就能时不时回宫陪着太后说说话。
    宋氏清楚茉雅琪没有太后那样的靠山,那么能依靠的难道不只是四爷吗?但不能以爵位论,还能怎么办?
    武拂衣看穿了宋氏的想法,“你认为农事不是富贵人家女儿该做的事,却没真正理解民以食为天。
    如果茉雅琪能在农事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提升了粮食的产量让大批百姓免于饥饿,你说她有没有资格留在京城?”
    届时,何止是有资格留在京城。
    康熙会为茉雅奇精心挑选最适合她的婆家,甚至茉雅奇想要一辈子不婚都行。
    最重要的是茉雅琪喜欢田地自然,那么为什么不支持她?
    宋氏听了,却没能掩饰住眼中的怀疑。
    让茉雅琪养活大批百姓?这样的想法太过荒唐了吧?她怎么看不出女儿有那样的本事。
    可别是一条道走到黑。最后什么都没能种出来,反而把整个人晒成了泥猴。
    “四爷,这样做是不是太冒险了?”
    宋氏努力组织语言,“万一最后什么成功也没有,那不是白忙活一场?”
    武拂衣神色淡淡,“想要获得别人得不到的好处,不冒险不努力,躺着就能收获。这种好事,难道你敢想?
    正如你说的,茉雅琪只有四岁。距离她嫁人至少还有十多年,这样漫长的时间为什么不能让她去拼一把。”
    “可是……”
    宋氏听得懂这些道理,但现实与道理差太远了。
    “没有可是。”
    武拂衣已经让茉雅琪去试种玉米,此类作物在明朝年间被带到东方,但仍旧未曾全面推广。
    人们还没有深刻意识到玉米的高产量好处。
    一种作物从出现到普及,需要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比如育种,比如探索它适合哪种种植环境等等。
    茉雅琪很幸运,她面对的局面不是无中生有,不需要她出海远航去美洲把种子捎回来。
    海上航线已经开通,以胤禟买来的种子看,目前需要的是优化种植。给茉雅琪十年的时间,是能将这种高产量作物推广开来。
    这些仿佛未卜先知的事,自然不能告之宋氏。
    武拂衣只说,“茉雅琪并不是一天到晚都呆在田地里,她也习字读书。既然你想对女儿好,就别一味让她依照你希望的样子活着。
    反正,你平时在府内闲着没事做,这就读一读农书,想一想该怎么帮茉雅琪一把。明天,爷就把要读的书都给你捎来。二月中旬,你上交读书心得。”
    宋氏:?!!
    这会在说女儿的事,怎么就突然变成让她去挑灯苦读了?
    武拂衣仿佛没看到宋氏宛如见鬼般的震惊。
    都给她去读书,去做功课,少惹事。如此一来,她想睡个安稳午觉的简单心愿就能达成了。
    第四十五章
    不论宋氏是否心甘情愿, 一摞农书都被送到了她的桌上。
    这些书叫她瞧了就眼前一黑,四爷竟然把历代著作都给搬来了。
    分别是西汉的《氾胜之书》、北魏的《齐民要术》、宋朝的《陈敷农书》、元朝的《王祯农书》以及明朝的《农政全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