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4页

      武拂衣只得了冯嬷嬷暗示,汉军镶黄旗第三参领下的秀女武氏被记了名字,那意味着胤禛顶着武氏的身份顺利通过第一关了。
    宫里没有传出其他新消息。
    这个时候没有任何消息应该就是好消息,是吗?
    *
    *
    十月三十,晦日不见月。
    胤禛坐在窗户边,重回紫禁城二十天了。
    以秀女武氏的视角重新认识这个从小长大的地方,感受与以往截然不同。
    明明对这里非常熟悉,几乎可以说认识除了本届秀女之外的所有宫中人,甚至知道一些人的隐秘。
    当不再有四阿哥的身体,一种难以描述的物似人非扑面而来,一切变得非常陌生。
    他非常清楚如何能巧遇康熙、德妃、太子等等人,而理智非常知道不该去见面。
    可怕的不是理智知道不该见,而是情感上居然没有一丝冲动去见一见。那些都是他的至亲,他却生不出半点依赖。
    这个地方是家,又缺了点家该有的东西。
    胤禛立即回神,怀疑武氏的小日子又快来了。身体影响了情绪,他才会有点伤感。假装看风景,转移注意力。透过窗户缝隙朝外看,其实根本看不清什么。
    夜已经深了,各宫落锁。
    被留牌子的秀女们被统一住处,外头的宫门也上锁了。
    屋外静悄悄的,只有夜风呼啸的声音。
    初选之后,这间屋子的两张床空了,只剩十二岁的完颜氏。
    “武姐姐,你陪我说说话吧。”
    完颜氏翻来覆去睡不着,走到了窗户边。
    “也不知道我会被指给谁?应该不至最后被撂牌子。其实……”
    完颜氏话到一半收了回去,斟酌着讲,“前几天被召去给太后请安,在宁寿宫见过了四位主妃娘娘,她们瞧着都很和善。”
    胤禛没有就此评论什么,有关完颜氏的将来?
    以他所知,完颜氏的祖上是有功之臣,但是其父罗察的仕途近年不算太顺利。
    完颜·罗察从工部右侍郎升任工部左侍郎不久,因为查案几度不利而被连降三级。
    对比一起选秀的富察氏,同样十二岁,父亲马齐却是武英殿大学士。马齐一路升迁,可以说是圣宠不断。
    完颜氏既然被叫去给太后请安,又是见过了四妃,那不是一般秀女能有的待遇。起码武氏就没接到这样的传召。
    这样看来,富察氏很可能会被指给十二弟,而完颜氏很可能被指给十四弟。
    胤禛肯定不会说出心里推测,就听完颜氏又说话了。
    完颜氏欲言又止,像是憋着什么话想倾诉,最终压低声先抛出问题:“武姐姐,要是有的选,你想被指入哪一家?”
    “这事本就轮不到我们选,多想也没用。”
    胤禛答得干脆,却很清楚冯嬷嬷已经给安排好了。德妃经定了主意,将武氏指给四阿哥。
    冯嬷嬷本是已故孝懿仁皇后的人,但明面上从未在佟佳氏的宫里当过差。
    后来跟了德妃,是起了在永和宫养老的念头。除了暗中帮着四阿哥做点事,再也不管宫内其他纷争。
    德妃没把冯嬷嬷看成手下第一可用之人,但也时不时听取一些她的建议。
    事到如今,她也该知道小儿子的福晋娘家不可能过于煊赫,那绝非康熙的做派。
    将马齐的女儿富察氏指给十二阿哥,正是由于胤祹的抚养者苏麻喇姑很特殊。
    苏麻喇姑,明末后金年间出生。从科尔沁草原上就跟随服侍孝庄,她历经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
    哪怕最初是侍女出生,但陪着孝庄经历了一系列的宫廷风云,甚至是顺治登基的暗中重要角色,早就也不是普通宫女。
    康熙幼年时为了避痘住在宫外。
    苏麻喇姑得孝庄的旨意,往返宫内宫外成为康熙的启蒙老师,教导他各项事宜。可以说是康熙的半师。
    胤祹由苏麻喇姑抚养长大,让他与其他阿哥的背景不同。
    另一边,康熙给出了暗示,没有将胤祹的生母万琉哈氏正式册封。
    万琉哈氏与德妃是同一届小选入宫,起初都是宫女。不同的是哪怕万琉哈氏生下皇子,而且十二阿哥都已经十四岁,其生母也只是庶妃,没有正式位列妃嫔的封号。
    胤祹可以说是少有的,康熙希望他可以悠闲度日的皇子,不要掺和到宫廷朝堂的斗争中。为他选一位娘家权势煊赫的福晋,也就意味着让他从某种方面放弃点什么。
    这些事不可能与完颜氏说。
    胤禛深知言多必失,这段日子他也谨遵别乱说,别瞎逛原则顺利通过初选。只要渡过接下去的几天,等到指封的口谕一出就能出宫。
    天亮后,新一天开始。
    嬷嬷来传话,今天宜妃娘娘与德妃娘娘午后在御花园邀几位秀女赏雪。
    报到名字都要去。
    一共八人,其中就有武氏与完颜氏,倒是没听到邀请富察氏。
    胤禛听了心无波澜,从未期待德妃隔着一具陌生皮囊能认出他,那才要反思自己在客船上努力特训的武氏形态都白费了。自己没期待不奇怪,侧目却见完颜氏也没有什么期待。
    不对!完颜氏这模样有哪里不对。
    回想昨夜完颜氏的话,她提到见过四妃,认为四妃都挺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