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1页

      守门的兵见这阵势,哪敢耽搁,飞奔着往里去报信。
    赖瑭正在校场练兵,忽然听得喧哗声,扭头望去就见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背着一个半大的孩子一路疾奔跑来,在前面还有好几个兵卒在飞奔。
    他们的速度极快,很快便到了跟前,叩头便拜,急声道:“将军,成国公府急报,陈王造反。”
    熊烈背着赖瑾也赶到了,放下赖瑾放在地上,拨草丛般一把拨开垂在赖瑾脸上的头发,露出那张糊满眼泪鼻涕的脸。
    赖瑭见到赖瑾这模样就知道大事不妙,常年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练出来的沉着冷静,让他还能保持不动声色,问:“发生何事?细说!”
    赖瑾争得想要破口大骂,细说你毛线,我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他真是想张嘴都找不到自己的声音,只能抓住赖瑭的盔甲下袍站起来,将手里的印章塞到赖瑭的手里,用力地指向印章:我娘让我来的!
    平日里,母亲担心七弟有点闪失,连府门都不怎么让他出。赖瑾哪怕是在府里,无论到哪身边都跟着众多随从,如今孤身一人这般狼狈的出现,可见情况已经危急到何等地步。
    赖瑭当场下令,召集军中将士:陈王造反,陛下危急,众将士随我速去救驾。
    战鼓响,整个军营全部动了起来。
    十万大军,倾巢出动,轰轰隆隆地开出大营。
    落在后面的老贾他们,以及追击赖瑾的几个陈王府的人,追着追着,到北营大门口了。
    两伙人同时看向大营方向,听到传出的惊天动地的声响,齐齐勒马调头。
    陈王府的几个人是调头逃跑,老贾他们则是要把这几人留下。
    双方交手没几个回合,赖瑭已经领着中军骑兵从大营中飞奔而出,很快便追上陈王府的五个追兵,将他们斩于马下,之后毫不停留地直奔京城。
    他在距离京城不到十里远的地方,遇到了出城追击的成国公夫人的追兵。
    成国公夫人带着随从,从官道上一直打到了旁边的农田中。
    北营骑兵见状,立即加入战场朝着城门校营禁军杀过去。骑兵对步兵,有着马匹、速度双重优势,冲进城门校营禁军中,一路如砍瓜切菜。
    成国公夫人身边的武仆已经所剩无几,就连赖瑾带出来的,为了保护她,也悉数战死。
    城里还等着大军前去相救,没有时间清点战损,甚至连包扎伤口都来不及,他们迅速解决掉追击出来的数百人后,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京城。
    这次没有绕行较远的西北门,而是直奔最近的北门。
    北门已经收到南门有人突袭出去的消息,加强了防备,见到轰轰隆隆奔行而来的北营骑兵,守城禁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许多人的腿肚子都在哆嗦。骑兵的速度快,率先抵达,他们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十万北营大军很快就会到。
    城门校营有五万禁军,又要打皇宫,又要分守十二座城门,除了北门和西北门留了两千,其余各门只有一千。北门的两千城门禁军经过昨夜阻击想要出城报信的,又折损了百余人,一夜没睡,已成疲兵,这会儿对上的却是大盛朝最精锐的北卫营,且兵力差距实在过于悬殊。
    北门城门侯站在城楼上,高声喊,“卫大将军,您带兵进城,可有陛下诏令?”陛下还在宫里被围着呢,自然是没有诏令的。
    骑兵在野外有着横踏四方的绝对优势,遇到攻城战,对着高高的城墙,毫无用武之地。
    赖瑭在距离城门约有一箭之遥地距离停下来,下令原地休整,等大部队赶到。
    二十里路,后面的大军跑步前行,没过多久便赶到了。
    赖瑭一声令下,“攻城!”
    攻城的登云梯架在城墙上,撞城门的大圆木由数十个身材魁伟强壮的壮卒抬着,用力地撞向大门。
    与此同时,远远的南门方向也响起了号角声。显然,南卫营的大军也到了。
    一南一北两个大营,二十万大军一起攻城!
    城墙上只有不到两千的城门禁军,面对黑压压看不到头的军队,爬到城墙上那密密麻麻的人头,未战先惧,许多人直接掷下兵器抱头投降。
    城门打开,骑兵率先入城,之后便是如潮水般大军涌向城中,径直朝着皇宫奔去。
    十万大军齐齐迈步奔跑发出的脚步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
    赖瑾跟在他大哥和亲娘身边,前后左右全是看不到头的兵,身边还有五百骑兵在奔行,安全感爆棚,恐惧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震撼。
    身在现场,跟坐在电影院看特效,完全是两种不一样的感受。他的心脏都似要被金戈铁马的轰鸣声震出胸腔,血液都似跟着大军沸腾了起来。
    很快,他们便到了皇宫外。
    宫门破了!
    皇宫变成了战场,城门禁军和步兵禁宫激战在一处,不时的还能看到仪仗亲卫军的身影。
    随着赖瑭一声令下,北卫营大军发出“杀——”的大喊声,冲进了战场。
    成国公夫领着北卫营五千兵马,带着赖瑾,直奔太子府。
    第6章
    太子府位于皇宫左侧,虽然它属于皇宫的一部分,却由高墙隔成自己独属的宫殿群。
    因为处在禁宫之中,太子日常出行有步兵禁军充作护卫,府卫安排得比众亲王、郡王、国公府还少,只有二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