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古代不限制生产,很多家庭都会生很多胎,之所以人口没有想象中的多,是因为小孩夭折率高,也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养不起那许多。
如果百姓们知道有那样一个去处,不仅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免费教读书,那肯定有不少的人干出偷偷扔孩子的举动。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女孩,古代因为女婴的性别问题,溺死扔掉了多少,你想都不敢想。
是所有人都狠心如斯,就见不得女孩吗?
不是的,是因为家里的条件不允许,在有限的条件下,他们只愿意把资源倾注到男孩身上。
如果安西的孤儿院开了这个口子,那可以想见,孩子会多得超乎想象。
百姓们会一个劲的生,生完了就扔到孤儿院。等孩子们长大,他们就回去认亲,在古代以孝治国的风气下,孤儿们敢不认他们吗?
他们原就是孤儿了,在社会上备受欺凌,如果还出个不认父母族人的名声,那就真的无路可走了。
有技术又怎么样,别人不要你,一切都是白费。
兴德帝想了想,那就建明暗两间孤儿院,普通的孤儿就在明院里长大,学一些匠人的手艺。至于那有些天资的,就送到暗院悉心教导。院里的夫子我会派人过去担任,也免了你烦心。
安西心中暗笑,上钩了就好。
那就麻烦父皇了,我这就下去筹办,计划是先在五洲建立五所,至于以后,等着这五所走上了正轨,能自立自足了,再接着筹备。至于暗院?
就放在京城吧,西郊还有一个皇庄,那里有一座山地势平坦,出产不多,就让人改建成书院好了。兴德帝直接开口,截住了安西的话,这个你不用费心,我直接让人去办了,你只要让人送优秀的孩子过去就行。
安西点头,西郊的那个皇庄他也知道,地盘很大,不仅有良田千亩,还有一个小山头。那里的田倒是肥沃,只山头怪石林立,没多少植被,也就没什么产出,现在弄成学院,倒也不错。
而且那些隐蔽,是属于皇帝的庄子,等闲也没人敢窥视什么,如果兴德帝的安保工作做到位,确实能隐藏很久。
等到这些暗院出身的学子,一个个进入朝堂,挤压那些原有的势力,形成全新忠君的势力,那皇帝的权限将进一步拉大。
当然,这是个长期的过程,没有十年是完不成布局的。
安西没指望这个帮他夺嫡,他只是想提前筹备人才而已,了解科学,思想开放的人才!
其实暗中培养也不是不可以,安西完全有能力瞒住皇帝,就比如他现在收买的那些文臣武将,只是何必呢。
有了皇帝这个捷径,他为什么还要自己劳累,找人培养他们,还要想办法给他们安排身份,不动声色的进入朝堂。
这么做,多累啊!
而告诉兴德帝就不一样了,人才由兴德帝培养,身份也不需要他去安排,兴德帝可以弄的妥妥的。
而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从安西的孤儿院出来的,是夹带了私货的。
毕竟,他们能在考核中胜出,那就说明他们的学科都学的不错,在小的时候,接受了科学教育,打下了科学的烙印,难道他们还能反对自己意识里正确的事物吗?
等到安西登基,这些人也占据了朝堂,是支持安西的中坚力量,有了他们,各种改革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即使遇到了阻碍,也好解决的多。
安西笑着对兴德帝道,那我在建明院的时候,出一套考核制度,合格的孤儿就送到暗院,剩下的就留在明院。
兴德帝满意的点点头,对于安西的识相非常高兴,大手笔的赏下了不少贡品。
安西也很满意,钱光明正大花出去了,有了做善事的借口,再也没人好意思借钱不还了吧?
而人才,也借着皇帝培养了,顺便还解决了他们未来的就业问题。
完美!
第237章 替身成正主17
有了皇帝这个挡箭牌,香皂水泥和玻璃的生意扩展很快,四年间已经发展到全国各地。如果安西仔细数数,估计利润比的上国库的一半了。
除此之外,厉云芊还在研究更多的东西,只是出于安全的考虑,暂时不能拿出来而已。
目前他们已经够耀眼了,再多皇帝都要嫉妒了。
这不,嫉妒的人就来了。
安王府的管家李禹,也就是原来的小李子走进院门,穿过一干等候的账房管事,来到安西的面前,王爷,宫里的淑妃娘娘派了嬷嬷过来。
安西睁开眼,拿走脸上盖着的书,似笑非笑的看了眼小李子,这是又打秋风来了?
小李子气愤的道,是的,王爷,这次可过分了,一开口就是十万两,她以为安王府的银子是大风刮来的啊!
厉芸萱听闻,担心安西生气,连忙过来安慰,帐都收上来了,我这就拿十万两银票给你。
安西倒是不气,摆摆手,不必了,不能这么惯着她,有求必应不是什么好事。我这就去打发了那个嬷嬷。
说完,就示意下人过来服侍,马上就有下人上前,把他的躺椅摇起来,然后抬着去了前院。
现在四年过去,安西早已恢复了,内力也完全捡回来了,只是为了扮猪吃老虎,以及打消皇帝等一干人的戒心,他还在装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