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61页

      张小冰一开口,就吧啦吧啦解释个没完。
    从这些话中,安西也听明白了他的意思,那些小心思倒是无所谓,只要地合适就行。
    安西去看过之后,非常满意,那里处于一座山谷的山坳里,地势平坦,面积极大,少说有两千多亩。山上有活水下来,只要修建一座水车,就完全能覆盖田地的用水。
    安西大手一挥,让王文直接把两千亩地划归到自己的名下,至于剩下的几十亩,就留给他们自己分配。
    王文,张小冰一家,李老头和几个做的比较好的组长,按照他们自己的需求,和各自家里真实的状况,都多多少少分了一点。
    在知道安西是新的县令,并取消了荒地前三年的交税后,他们立刻感恩戴德地要给安西磕头。
    无论是谁,都不会嫌土地多,安西正是瘙到了他们的痒处。
    至此,他们干活更卖力了,还拼命给手下的人宣扬新县令的好,以及之前的主簿有多可恶。
    种地是大事,在确立荒地后,张小冰就在王文和李老头的配合下,先把所有人都拉来开荒了。
    经过几天的征集,现在做工的人数以及达到了六百多人,在安西现代农具的加持下,这六百多人,仅仅花了三天,就把两千多亩地开好了。
    然后,安西又费了一点时间,教他们怎么种植冬小麦,种下之后,又要怎么打理。
    一开始,他们对于这种子,还有点疑惑,但拿钱办事,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都老老实实的按照安西交代的去做。
    倒是张小冰的爹,吞吞吐吐的过来,大半天不说话,还是安西不耐烦了,催促才开口道,大人,这个冬小麦的种子,不需要肥地吗?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种?
    当然不是,安西好笑道,我自然是买了很多化肥,才能保证它们可以种出来。
    种子倒是没花安西多少钱,农具也没有,真正费钱的是化肥,一下子花掉了他好几万。
    那这个化肥?
    很贵!
    张老爹不说话了!
    第149章 冒名县令世界9
    冬小麦的亩产一般在千斤左右,安西购买的种子是研制出来新品种,据说达到了1500斤的样子,产量高,但不可留种。
    这对安西来说,倒是无所谓,冬小麦只是救急用的,这里的气候还是更适合种植稻谷。
    安西算了算,因为土地是新开垦的,肥料也不是很充足,产量能有个七八百斤就已经很不错了。
    按每亩八百斤算,这两千亩地大概能收获八百来吨的粮食,可以支撑一万人两三个月的口粮,也就是说,省一省,差不多也够了。
    粮食的问题暂时解决,安西又面临新的问题。
    首先,他要招募自己的人手了,洪水已经完全褪去了,该回来的人应该很快就到了。
    安西不确定,以前县衙里的那些人会听自己的,他们毕竟当了那么多年的地头蛇,想来也不会愿意有个安西分权。
    如果是别的时候就罢了,现在洪灾刚过,扈县百废待兴,如果有人总是给自己拖后腿,也是麻烦事。为了以后行事方便,他得有自己的班底。
    再加上这毕竟是乱世,不管是在扈县,还是外面,都不可能安安稳稳的,必须得有武力震慑。
    安西自己倒是不怕,可县衙还有慧娘母子三人,他们也不可能一直住在阁楼里不下来。
    另外,县城也需要人保护,这样才能给百姓们安全感。
    没过几天,李老头拿着一叠纸找到安西,大人,这几天招了三百多人,前五组人差不多都满了,这些人要怎么安排?
    安西把那些纸拿过来细细看了一遍,突然,他在某一张上顿住,这个乔良曾经当过兵?
    李老头眯起眼看了一下,迟疑的道,是的,他跟着威武将军打过十年的仗,后来受伤退役,就一直在老家当猎户。
    安西沉吟了一会儿,开口问道,还有当过兵的吗?
    没有了,只有他一个。李老头认真的回想,最终摇摇头。
    那行,你把这个乔良叫过来,我有事吩咐他。安西又翻了几下表格,交代道,你先挑出身材强壮的六十人,到时候组成护卫队,其他人分成两组,在西边那边山脚,再挖两个窑洞出来,一个烧陶瓷,一个烧玻璃。再有多的都分去烧砖吧,那边需求量大。告诉四组的组长,他升大组长了,让他把烧砖的分成两组,挑两人当小组长,都由他管理。另外,他挑选的两个小组长,你也给把把关,要是觉得不合适了,来和我说。升职后的加工钱,就按我当初给你的规矩来。
    好的大人,只是要专门弄一个烧陶瓷的吗?是否需要找懂行的人?李老头细心的记下安西的嘱咐,又转而问道其他的事情上。
    县城是有烧陶的手艺人,但瓷器就不知道了,毕竟他们这些小老百姓也用不起。
    怎么?你有推荐?安西问道。
    回大人,我们县有一户人家专门烧陶的,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手艺很不错,县里的人都向他们买。
    陶是老百姓家必备的生活用品,什么水缸陶罐陶碗,家家户户都有不少。扈县虽穷,也是有专门的手艺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