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页
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没听明白,陶光启脑子并不是十分清明,但也没听懂卫氏在讲什么。
陶灼怀疑地看他,大伯父,你该不会不想承认吧?你都把三姐姐随意许给别人,事都做了,还不承认?
陶光启显然是恼透了陶灼,不耐烦地瞪她,怎么哪哪都有你的事,一边去。我不知道你说什么,什么亲事,我
忽然,他顿住。
好像脑子里模模糊糊地真的有说起过亲事,只是这段时间他一直醉醺醺,记不太清了,我,我跟谁好像提过一嘴
卫氏把玉佩扔到他面前,这是你给人家的玉佩,还能有假?这不是你的玉佩?
哎,这玉佩怎么在你那里,我说怎么找不到了,这怎么回事?
陶灼和卫氏仔细地看了他好一会儿,陶灼:大伯母,我怎么觉着大伯父不像是装的。
卫氏也有这种感觉,问陶光启,你这玉佩何时弄丢的?
前天,大前天,我记不起来了。
卫氏看他这稀里糊涂的样子,吩咐道:来人,把伺候大老爷的人都给我叫过来。
看来这玉佩是到了庄子上才丢的了,那就说明有人故意设了圈套设计琼姐儿的亲事。
卫氏一番铁血手腕,很快就弄清楚了来龙去脉,然后吩咐下去,不许大老爷再出庄子,以后他每日所作所为都报到伯府去。
然后便带着陶灼回伯府向邵氏禀告。
母亲,咱们庄子隔壁被那李祥兴买了下来,大老爷前些天在他登门拜访时两人结识,一起喝酒。他被李祥兴灌醉了,提了要结亲,只是大老爷当时醉酒迷糊了,给出去做信物的玉佩还当是丢了。
这事说难查也不难查,只是背后存了算计,从灼灼讲的那些事,再到这桩事上,很明显是昭容县主和固和驸马在背后做了推手,他们设计的毒计。
昭容县主和固和驸马许是想用这一招让琼姐儿定亲,可他们居然选了同族的人,还这般不掩饰,却算漏了陶光启在伯府的位置,没想到卫氏会直接截住了官媒。
母亲,儿媳打算将这玉佩和官媒送交官府,卫氏是这般打算的,届时,儿媳就告她一个偷盗之罪。
邵氏本还想着既然查明白了,该如何处理周家那边,听卫氏这般说,觉得倒是个主意,只是,就怕李家咬死了这事,去败坏琼姐儿名声。
那咱们就不承认有亲事这桩事,就咬死了是李祥兴趁着大老爷醉酒偷盗,卫氏豁得出去,反正咱们琼姐儿亲事定下了,这事还得麻烦芳皎往威远侯府去一趟,说分明了。管他什么李家驸马家,且这事说出去,谁不会觉得是李家在算计咱们,只是让大老爷名声损毁些。
虽然卫氏后面没说,邵氏也知道是何等意思,这事本就是陶光启被人设计钻了空子。
卫氏又道:且儿女亲家本就结的两家之好,就算定了亲事还能退婚,何况李家这种背地里算计人的小人之举。
陶益靑下值回来听说此事,也同意卫氏做法。
且大家都认为不可把昭容县主瞎猜测晋王与三姐姐的话漏出去,不然门儿清的都能从李家往昭容县主这猜测,即便陶宝琼是受害一方,且是昭容县主无稽之谈,但未免有人心思不正,非议陶宝琼争风吃醋,诋毁她的名声。
一番商议后,卫氏便将人扭着那李祥兴请的官媒去了京兆府。
之后,京兆府那边接了案子,传人到堂。
作者有话说:
陶光启:小侄女真是我的克星!
六姑娘:我可真无辜,渣伯父你就可劲作罢。
第152章
京兆府大堂之上,李祥兴自然要狡辩,说亲事是陶光启与他说定,才让人上门提亲,信物都交换了,伯府这却这般行事,是欺负李家微末之类。
卫氏就咬定,并无亲事一事,李家肖想儿媳想疯了,偷了玉佩谎称信物。
那李祥兴家自然说陶光启言而无信云云,偏卫氏和伯府这边由着他们诋毁谩骂,直咬定是李祥兴趁人酒醉偷窃玉佩,最后弄得李家无奈。
京兆府府尹断案多年,自然看的出来事情真相,最后让他们私了,此事就这般不了了之。
但让陶灼看来,还是觉得伯府和陶宝琼吃了亏,忿忿地将这事记在小账本上,只等晋王那边回京。说到底这还是他的烂桃花惹出来的,等他回京后让他去收拾昭容县主。
而威远侯府冯二爷夫妻,一点儿也没耽误与伯府亲事进程,请人合了八字是上上后,不出十日,纳吉、文定流程就走完了,陶宝琼和冯昊初便成为了未婚夫妻。
昭容县主闻听此事后,匆匆找到固和驸马,父亲,我听说陶宝琼定亲了,定的还是威远侯府的公子,这是怎么回事?不是说给她找了咱们旁支的人家吗?
固和驸马也是打算跟她说这事,道:是承宁伯府提前就跟威远侯府说了亲事,我原打算搅合了这事,没想到承宁伯太夫人居然不按常理出牌,不顾损毁她夫君背信弃义的名声,竟把李祥兴和官媒都告去了京兆府,非说那定亲信物玉佩是李祥兴偷去的。
昭容县主这几日没出府,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一桩事,原本出于她的嫉妒心,是想毁了陶宝琼,让她嫁给李祥兴的小儿子,既是自己的晚辈,那李祥兴家又是不入流的人家,折辱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