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姜敏听到这个陌生的三姐这样说, 心里有点不舒服。
去, 给我倒杯水来。
姜家的沙发是那种单人沙发,姜苗横躺着,连鞋子都没脱,把脚垂在下面, 仿佛一只没有骨头的咸鱼。
在姜敏看来,三姐就仿佛大爷似的, 吩咐她去倒水,她心里不乐意, 但看在她刚回来的份上, 拉着脸子到底还是去桌子上, 拿起塑料暖水瓶给她倒了一杯水。
给。
姜苗把那掉了白漆,露出黑边的搪瓷茶缸接了过来,她没有嫌弃, 而是喝了两口水,站起来,在客厅里乱转悠, 只见姜家的变化和原主记忆中的差别很大。
姜家是小三居,客厅不怎么大,中央的位置摆了一张饭桌和几把凳子,西边放着一个红色掉漆的橱柜, 橱柜左边放着一个洗脸盆, 右边是一张桌子, 上面放着几瓶白酒。
屋子后山的位置,墙上正中央挂着领袖的人物画,右边的位置,挂了一张没有原主的全家福,再右边就是一个印着摩登女郎的日历,已经被撕掉一半了。
东边的墙上什么也没挂,一把老式拖把在墙上竖着。
再往里走,就是姜家的房间了,原本是有三间房,可大儿子姜向军要结婚,嫌家里的房间小,吴淑兰两口子就把两间挨着的房打通,合成了一间大屋。如今那里面住着姜向军两口子。
剩下的一间是小屋,住着姜敏和姜娟。
而吴淑兰两口子住在了阳台。
可以说原主前脚刚下乡,后脚原本住的屋子就被吴淑兰他们给大儿子改成了婚房。
这也是刚刚姜敏为啥说家里没有姜苗住的地的原因。
想当初,姜向军也就是原主的大哥姜家老二,自由恋爱谈了对象,可没想到他在那次的下乡知青的名单上,姜家彻底的乱了,姜母吴淑兰舍不得让大儿下乡,因为一旦下乡,代表着谈的对象吹了,并且以后很可能没法返城,要在破水沟里吃苦受累,遭大罪,前途也完了。
而当时姜家适龄的人只有大姐姜娟和原主,老四姜敏还在上初中,所以只能由老大姜娟和老三姜苗中有一个替姜向军下乡。
原主当时就不愿意,因为她的工作已经下来了,进酒厂当工人,要知道酒那可是紧俏货,所以能在酒厂当工人,很吃香。
那是很多人送礼都想进去的地方,原主也是运气好,没有送一分礼,就被分了进去,这可让旁人着实羡慕眼红。
而大姐姜娟一直在造纸厂当工人,替老二姜向军下乡,也就意味着她要把自己的工作让给他,而她自己去乡下遭罪,以后还不一定能返城,她当然也不乐意。
最后,还是姜母吴淑兰出了个主意,抓阄,谁抓到黑阄谁就把工作让给姜老二,然后顶替他下乡。
在大姐的推让下,是原主先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原主运气真的不好,她抽中了黑阄,也就意味着她要让出人人眼馋的工作,顶替姜老二去乡下挖泥刨地。
原主本来就不愿意,抓阄也是被迫的,见自己抽中了,但还是不愿意,姜母吴淑兰指责原主不懂事,不去顶替姜老二下乡,那就是毁了姜老二的终身大事,那就是家里的罪人,她对不起他们的养育之恩什么的。
后面,一向疼原主的姜父姜建国甚至给原主下跪,求她为了这个家,为了她这个爸,去顶替姜老二下乡当知青。
原主心软,遭不住一向疼她的爸,这样姿态卑微的求她。
这两口子,还承诺原主,下乡一两年就想法子让她返城,结果,原主在乡下三年,家里连个屁都没放,连封电报都没有。
而姜老二是原主的哥,竟然厚着脸皮顶替了妹妹在酒厂的位置,并且在城里结婚,日子过的美滋滋,一点也没有想起那个替他去山沟沟里受苦的妹子。
吴淑兰,你闺女回来了!!!
中午下工的吴淑兰正准备回家做饭,他们两口子中午不吃食堂,一般都是回家做,听到孙嫂喜气洋洋的说,吴淑兰还有点纳闷,
这还不到我家娟子回家的日子哪,这咋突然回来了?
不是你大闺女。
拿着铝皮制的饭盒正准备去食堂排队打饭的孙嫂,故意卖了个关子。
不是我大闺女?
吴淑兰以为孙嫂说的是她小闺女姜敏,她解释道,
你说小敏啊,她不是突然回来了,而是今天没去牧场,在家休息哪。
吴淑兰,你咋这么糊涂啊,你难道忘了不成,你可是有仨闺女哪。
孙嫂见吴淑兰把那个下乡三年的闺女姜苗给忘了个干净,心里忍不住犯嘀咕,这吴淑兰也真是的,平时就没听她提起过这个下乡当知青的闺女,就像是没这个人似的。
你是说我家老三?姜苗?她回来了?
吴淑兰眉头紧锁。
就是她,你家老三回来了
孙嫂话还没说完,吴淑兰就不见了人影,她忍不住和旁边的人嘀咕,
这个吴淑兰也不知道是不是高兴傻了,听到自己下乡三年的闺女突然回来了,脸上连个笑都没有。
谁知道哪,对了,她闺女咋突然回来了?
这个不知道,没有问。估计回来探亲的吧,毕竟三年没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