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页
林家人大早起床都要下田,林爱红起晚不是一两次了,所以林母发现今天林爱红没起,早餐又没人做的时候,叹了口气,认命的去给自己的姑娘善后。
两个儿媳妇的不满她不是不知道,只是自己养大的姑娘自己心疼。阿红从小就是被捧在手掌心的孩子,出嫁前后都没吃过苦,现在要她大清早起床给全家做早餐,一时不适应也是有的。
林家两个媳妇不管有没有发现都不会对小姑子的事情多加开口。说多了吃力不讨好,况且人家也不会感激。
于是等林父去上班,儿子媳妇都下田以后,林母才跑去女儿房门前要叫林爱红起床。然后也是到这个时候,才发现自家闺女根本不在家里。
林母是认识一点字的,女儿留下了信,她磕磕绊绊的也看懂了意思。女儿想要去襄城找李有粮,她说两个媳妇都不赞成她等三年,她也不想拖累家里名声,所以打算自己去找找看,找到了就带他回来,找不到自己也会回来,死心嫁人。
女儿信里写得煽情,林母看得肝肠寸断。并且第一次怀疑了自己当初跟老头子的阻止到底是不是错了。
她知道女儿是想要去的,身为一个母亲,她担心她生气,但她也了解女儿。她知道即使这次阻止了女儿离开,那终究还是要有第二次、第三次。
所以她没有去找林父。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选择对不对,但如果女儿真的那么喜欢李有粮,不让她得偿心愿,这辈子说不定都要怨恨父母。即使林母知道,李有粮那人只会说得自己深情厚义,事实上根本就是个花花浪子。
如果李有粮只是不会赚钱,她跟孩她爹也不会那样牴触,问题是李有粮除了不会赚钱以外,整个人还有些油滑好色。这种男人就算有钱也不会是一个女人可以依靠的良人。
林母不晓得自己是希望女儿此去一切顺利,找到李有粮好。还是就这样找不着,然后死心回家嫁人好。他们把女儿保护得太好了,女儿现在已经在怨恨他们了,如果这次阻止,女儿说不定要当他们是仇人。
但是当真不阻止林母觉得自己一颗心都要被揉碎了。
晚上,所有人都回到家,林母若无其事的给一家人准备晚饭,大家没看见林爱红也没说什么。这几天她跟两个嫂子呕气,不想出现也不奇怪。
一直到晚上睡前林父看着林母满面愁容,才慎重的问:阿红去哪了?
林母早就知道自己瞒不过老头子,所以把那封信拿给了林父看。林父一开始是很生气的,一瞬间就打算要出去叫两个儿子报警拦截,但站起来走没两步,又颓然的坐下了。
他跟林母考虑的一模一样,二十岁,不是孩子了,嫁人三年都能这样挂着,就算李有粮真的不是好人,那也得孩子自己知道。
况且现在追也来不及了。
阿红说她要去襄城的有红实业找李有粮。林父想了想,姑娘私奔的事情不能宣扬,所以就七天。如果七天以后阿红还没消息,他就带着老婆子亲自去襄城找人。
扣掉路上出意外的可能,既然连公司名都有了,李有粮就算想要使坏,他们也来得及去把女儿救回来主要是也拦不住。
林父有点丧气。或许当初自己真的做的不地道,但刘家真的是左近几个村里最适合阿红的家庭了。千挑万选了一个好的她不要,身为父母还能怎么办呢?
林家两位哥哥还是发现自己妹妹不见了,他们试探的问过自家父母,林家父母说:你妹妹现在在村里名声也不好,大家看见她就闲着嗑牙。我们让她去外地待一阵。
至于去谁那里待,林家父母不肯说。
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林家父母打算事情在没有尘埃落定之前都不跟人说。
两个嫂子知道林爱红去外地避风头之后,也只是撇了撇嘴。现在躲一躲的确不错,就算为了家里,也的确应该躲。
这件事情让两个嫂子对林爱红的观感好了一些,也对公婆更信服了一点。毕竟谁的女儿谁疼,一出门就被人追着问家里小姑子是不是想男人实在不是什么好滋味。
却说林爱红上了火车以后,一边想着各种新闻上提到的拐卖、骗子、小偷小摸,一边异常警惕的不敢跟任何人靠近。她用一条头巾把自己给包得严严实实,吃东西只吃自己带的饼,可得狠了就喝水,可以说是把吃苦耐劳发挥到了极致。
大概也是因为主角光环的关系吧,她安安全全,一根头发都没少的到了襄城。
下车时正是中午,大热的太阳把她晃得眼晕。然后她费了一点钱找了一间旅舍,正规但稍微有点贵。林爱红没有在这个时候省,出门在外一个大姑娘,必须要保证自己安全。
然后她好好的睡了一觉,洗了早吃东西,并且找好明天要穿的衣服。她决定要用自己最好的状态去找李有粮。
林爱红不在的消息在村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传开了。这么大一个人,乡里乡亲的根本也不可能瞒得住。所以刘家自然也知道了。
刘建邦对此没有什么好说的,一样的维持着一边养伤一边陪伴老母亲的步调。他虽然不能帮忙下田,但他已经可以做些送饭跟收拾家里之类的小事。这应该是他难得陪伴母亲的长假,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极有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