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页
杨卫展虽有不甘,但祖父的话也对,科举他已经落后宋泽一步,难道就只能跟在他后面做事?他还是要尽快拿出其他政绩才是:“孙儿听祖父的安排。”
有人要办第二份报纸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京报诸人耳中,有人担忧不已,京报局面刚打开,就有人想要抢夺他们的果子了,心里那个气啊,宋泽却平心静气地说:“报纸谁都可以来办,只要我们保证我们京报的质量,就一定能被更多人接受,我们要将目光放长远,不必争一时之气。”
“京报上的文章也必须认真审核,切不可犯了大忌,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京报的第四期,我打算将印刷量增至一万份。”
众人听得抽了一口气,同时又激动不已,一万份啊,办第一期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敢想要这么大的量,起初还是靠大家手抄的,第二期才找来印刷作坊雕版印刷,否则靠人力来抄写根本来不及。
任务布置完,大家分头忙碌起来,杨卫展也不那么烦躁了,定下心来做事,第二份报纸的消息也在有心人士的宣传下扩散开来,不少人都等着看好戏。
这种情况下,人调去工部的顾昭显得越发低调了,原本众人对他调去工部的发展就不太看好,如今京报和另一份报纸又闹得沸沸扬扬,顾昭的存在感就越发显得减弱了,这对顾昭来说求之不得,每日在工部忙忙碌碌,晚上不是回家就是跟木头外出寻找好吃的。
他是真的没有太多空闲时间了,否则他都很想写篇小说投稿到京报上,引领一股新的风潮,不过到底心痒痒,用挤牙膏挤出来的时间写了个大纲,什么时候空闲多了再将内容填充进去。
在这般低调忙碌的日子中,黎家两位舅舅也同样低调地回了京城,两家人一前一后,中间不过差了三日时间而已,顾昭和黎氏都派了人在城外十里长亭处守着,府里也派了人提前整修打扫,让他们一回来便能入住。
黎家两位舅舅的府邸也是挨在一起的,黎大舅黎长庚是先回来的,在此之前,黎长庚和顾昭这对舅甥也就在信件事联络过,这回可是第一次见面,黎长庚见到前来接他的外甥十分感慨,拍着他的肩连声道好。
黎大夫人上回为黎氏的事回来,见了顾昭时便喜欢上了,这回也是抓着他的手拉他到身边说话,至于自己的儿子还有孙辈,统统先放在一边了,在她看来,顾昭一个顶得她所有的儿孙了,瞧瞧顾昭为黎氏办的那些事,叫她看得也羡慕,换了黎长庚这个亲兄长,都没有亲儿子办得好的。
相比起二舅黎长朔,大舅黎长庚人显得严肃多了,在西北边城待了这些年,一个文人也多了几分锐气,同时也比京城的同辈人显得年长,两鬓都霜白了,黎氏见到这样的长兄眼泪就控制不住了,抱着大哥痛哭了一场,后来黎长朔再回京时场面就好多了,毕竟和二哥之前已见过一面了。
黎家兄弟俩虽然高兴一同调回了京城,他们长辈没关系,可小辈不能一直跟着他们待在外面吧,但同时也有些忐忑,这回陛下将他们调回京城,不知会有什么安排。
“昭儿你在京城可听到了什么?”黎长庚直接问顾昭,顾昭这外甥虽还没有成家,可已步入官场,因而黎长庚便不再将他当成小孩看待。
顾昭对此事心知肚明,只是这些话没办法在信里与两位舅舅说明白,顾昭直接点头:“我大约能猜出陛下的用意,大舅和二舅这次回京应该不用担心官位,陛下应当要起用两位舅舅的。”
黎长庚心惊道:“莫非和夺嫡一事有关?”
从本心来讲,黎大舅并不愿意兄弟俩卷进这样的是非漩涡之中,从成之功是那么好挣得的?一不小心全家都要栽进去,当初他们父亲还只是没处理好地方上的事务,整个黎家都受到了牵连,父亲也是郁郁而终的。
可此刻外甥顾昭人就在京城,显然是无法避开的,所以这个时候回来也好,他们总不能让顾昭一人孤军奋战,对这个好不容易找回来的外甥,黎家两兄弟心里都有些亏欠的,当初若不是黎家无能,又怎会让亲外甥遭到歹人算计,刚出世就离开了亲娘,也就是碰到了心善的人家,才会有这样一番前程。
黎长庚对京城的形势也并非一无所知,比如公主参政,如今还进入了户部,这么大的事情作为官场上的人怎可能不清楚,黎长庚大胆猜测:“永福公主是不是也志在那个位置?陛下是支持永福公主的?昭儿你是不是也站在永福公主一边的?”
顾昭点头:“是的,舅舅,无论从关系远近还是个人能力来看,永福公主都要胜过那三位,那三位,燕向琦能力平庸不说还好大喜功,燕向骁心胸狭隘还任人唯亲,燕向瑾能力虽比前两位好一些,却为了揽财纵容贪腐,他的人跑去江南可捞了不少钱财,大有想将江南成为他的钱袋子的意图。”
顾昭虽离了江南的文思书院,可一直和乔焕保持着联络,对江南的官场和商界动静多少也了解一些,因而知道燕向瑾在江南那边手伸得可够长的。
黎长庚听得长长叹息一声,他待在西北边城,知道边关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而关外夷族一直没有停止对中原腹地的野心,想要彻底解决关外的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如果下一任皇帝不是个好的,受苦的只有最底层的百姓。
他苦笑一声,外甥对这三位的评价可真够低的,他当然不会认为外甥是煳弄他的,只要给他时间,他自然也能作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