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页
“给我来十份!”金老爷豪气地叫道,当然就算买下十份,也不过一百个铜板,算是他买的物品里最便宜的了。
拿到京报后,金老爷就找到顾昭写的那篇文章,仔细看了好几遍写出来的数据,确认无误,心中大喜,如果真如这文章里所写,京城的这生意门路他不要了,他回去开织布作坊去,而且得要趁早才行。
“走,我们找人打听下如意作坊的位置,赶过去看一看,如果行的话我们赶紧去工部看看能不能买到机器。”
茶馆里发生了同样的情况,甚至茶馆里的生意人比起路边的报点还多,这生意人里总有那么几个接触过织布这个行业,慧眼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买上几份报纸后便出了茶馆,不是往工部就是往如意作坊跑。
翰林院里参与京报的人这一天都忐忑不安,有的人还直接上了茶馆旁观众人的反应,等各个报点情况汇总到宋泽他们手中时,包括宋泽在内也松了口气,然后抬头露出笑容:“情况不错,不说听京报的人有多少,光是各个点今天售卖出去的京报,就超过了五百份。各位,我们需要再接再励。”
“竟售出去这么多份?太出乎我的意料了。”
“哈哈,这里面有我家人贡献出去的几份。”
“也有我,也有我。”
宋泽没说,他也担心京报会卖不动,所以也让身边的书童悄悄去买了几份,虽然数量算不得太多,连本钱都没能收回来,但这至少是个好开端,宋泽已敏锐察觉到这样一份报纸推广开来后,将产生不小的影响力。
“宋六元可知道这些文章中,在市井街头哪一篇最受欢迎?”
“那肯定是宋六元的吧,冲着这名头也要停下来听一听。”倒没人酸,毕竟搬出宋六元的名头吸引听众,也是他们想出来的法子,如此才能留住人,也吸引住路人的注意力。
“宋六元的文章自然是受到追捧的,不过还有一人出乎我们的意料,那就是顾探花的。”
“他的?那篇介绍如意作坊的?”要不是因为顾昭探花郎的名头,大家很想将他写的小短篇给撤下来,要不就换一篇,结果顾昭偏不换,后来因为他只需要一个角落便可以,大家才放过他一回,只此一回。
如今一听他的文章大受欢迎,大家很想不通:“这是为什么?”
“哈哈,我听了一会儿,我发现不少百姓都关注这如意作坊里女工的收入,还有不少人羡慕女工能拿这么多工钱,比起成年男丁都不差。”
“我留意到有商人听了这些内容后大感兴趣,当场买下不少份京报,好像还要专门去如意作坊看一看。”
“竟还有这样的效果?顾探花是不是早就预见到了?”
宋泽也是坚持将顾昭的小短篇放在京报上的人,虽然他考虑得没有顾昭那么深,但清楚一点,顾昭不会无缘无故放这样一篇文章上去的,放了肯定有他用意,而且如意作坊也的确值得推荐,他也想让更多人知道如意作坊的存在。
如今听到有商人感兴趣,宋泽觉得他可能知道顾昭的目的了,他不仅是为了宣传如意作坊吧,还是为了工部的那些机器吧,商人看中文章里所说的机器了?
作者闲话:顾昭是六品主事,上章写错了,写成五品了,没那么快的。
第248章 广告的事
“顾大娘,又有人要来看我们作坊了。”
顾老太太立马欢喜地出来:“又来人了?那交给我老婆子吧,我带他们去参观。”
她年纪最大,接待男客完全没问题,因而兴冲冲地又出去接待第二波客人,第一波是位姓金的商人,参观完后就直奔工部去了,顾老太太心中美滋滋的。
“这位老爷也是想来看我们如意作坊的机器的吗?那跟我老婆子来吧。”
“老嫂子如何称唿?”
“我夫家姓顾,叫我声顾大娘顾大嫂都行。”
“那我叫声顾嫂子吧,这京报上写的如意作坊就是你们家吗?哦对了,我姓钱,老嫂子叫我声钱老弟好了。”
“原来是钱老弟,你说的是京报吧,当然就是我们如意作坊了,那是我儿子写的。”顾老太太得意洋洋道。
“原来老嫂子竟就是探花郎的那位养母?失敬失敬,我该称老嫂子一声老夫人才是。”这位可是有朝廷诰命的,这位钱老爷顿时将面前这位年长妇人看重了几分。
顾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不过不管在外还是在家里,她都不爱摆老夫人的架子,还是让人叫她老嫂子来得亲切,昭儿跟她们说了,有人想来参观如意作坊,尽管让他们来,不怕他们买了同样的机器纺纱织布,因为天下百姓这么多,如意作坊再扩张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生意都做光,只要如意作坊织出来的布质量过硬,不怕卖不出去。
因为顾昭提前说出来的这些话,如意作坊的管理人员都配合得很。
钱老爷随同顾老太太看了一圈,心里很震惊,据他的观察,京报上的文章所写并没有夸大的成分,而是非常如实,这些机器真的比起江南最好的机器都来得好,因而出了如意作坊后也直奔工部,这机器只有工部有。
赵大人以为制作出来的机器要落灰,谁料突然就有商人找了门路前来工部询问,有人将商人带到了他的面前。
“如意作坊使用的机器的确是我们工部制作的,这位金老爷从何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