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35页

      这三类弟子的所作所为,全部被另一
    个更高、更深的存在看在眼中。
    等待他们的是未来截然不同的命运。
    兰渡说的没错,虽然沈轶只有一个,但他可以去找自己手下的「孙汉」。近来的两次任务,原本就是一个筛选的过程。
    随着时间流逝,三年之后,整个琼天宗范围,都呈现出一种蒸蒸日上的氛围。
    从「娱乐场所」离开后的男女们转头进了琼天仙师开办的纺织厂。
    与被老鸨捏着卖身契、朝不保夕的日子相比,当下能够踏踏实实地用工作换取酬劳的生活,是他们中很多人从前做梦都不敢想的,自然要愈发努力。
    这引起一个沈轶最初没有预料到的连锁反应。又几年后,这批工人成为了与琼天弟子们并立的坚实力量。
    并且,与对沈轶的很多要求感到迷茫的琼天弟子们相比,这批工人对这些要求的理解要更加深入,执行起来也效果更好。
    这是后话了。
    看着琼天宗上下的改变,再远一些,多了行商时把琼天法带出去的修士,琼天灵稻也出现在了愈多人的视野当中。
    眼看人口大幅度往琼天宗方向迁移,不少小宗门坐不住了。
    就连原先与琼天宗并驾齐驱的大宗门,也开始旁侧敲击——老兄啊,之前做得那些事儿,有点不够意思吧?
    负责接待他们的,是跟在沈轶身边忙前忙后、已经对一应章程颇为了解的掌门。
    掌门知道沈轶想做什么。几年看下来,他也不得不承认,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凌华大陆将大有不同。
    别的不说,在琼天千山下最近的那一圈,夜晚已经能点「灵灯」了。
    不用什么修为,只需要装好机关,轻轻按一下按钮,就能有满屋明亮。
    眼看灵灯、灵话等装置要往外辐射,掌门心头时常升起一股澎湃的激动欣悦。
    到现在,面对其他大小宗门的来人,他挺直了腰杆,话里话外,透出一股「跟着我们沈长老做事,准没错」的骄傲气度。
    大小宗门最先还不以为意。但在掌门的带领下,诸多来人组成了一个考察团,参观了琼天附近几个仙城的现状。这些长老们静默了,回头纷纷给自家发信符。
    的确,如果要琼天宗交出这一套,他们那些附加要求,是让大小宗门的长老觉得「手伸太长」。
    可人家原本也没有一定要给出这些的义务,明明是他们在恳求琼天宗。
    其中一个大宗门的人眼不下这口气,不软不硬地刺了一句:“这么些人,也不知道往后要怎么住。”
    掌门还是笑,说:“巧了这不是,我正好带着第一批「琼楼玉宇」的建筑图。”
    「琼楼玉宇」几个字是掌门激动之下取出来的,实则就是二十三十层的高楼。
    原先一块地,最多住上十来户人家。可有了这样的建筑,十来户就成了百多户。
    虽然眼前只有图纸,可掌门看在眼里,还是不住拍着额头,叹道:“我从前竟未想见!”
    那大宗门的被瞬间打脸,面子上挂不住,又挑出毛病:“一群凡人,要他们如何从窗口飞入?”
    掌门疑惑地看对方,说:“自然有楼梯。”
    大宗门长老:“……”
    大宗门长老:“楼梯?照你说的,一栋「琼楼玉宇」住百来户人,日日上上下下。下层的凡人还好,到上层,啧,还得按照身形健硕与否来选人住。”
    “这倒是不会……”掌门笑眯眯讲话,“沈长老说了,到时候,所有「琼楼玉宇」都会安装两部以上「灵梯」——不瞒诸位长老,这「灵梯」是何模样,我也并未见过,不敢妄言。”
    考察团不说话了。里面有脑子灵活的,已经看出凌华大陆日后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故步自封,等待他们的,就是被彻底抛弃。
    那就学吧。
    无非是关掉一些青楼之类的场合,再整治一下修士、凡人之间「杀人夺宝」的现象。
    虽然麻烦了点,也磨磨唧唧了点,但和拿到的好处相比,不值一提。
    其中又有很多欺
    上瞒下、曲意逢迎的现象,可惜的是,这些总瞒不过天道的眼睛。
    转眼又有数十年过去。
    对修士来说,这些时间,是一次闭关的工夫。
    不少人出关以后,看着面前的高楼广厦,露出惊愕、迷茫……不知自己身处何处的迟疑目光。
    再看看那些飞在天上、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在与对面沟通的「凡人」,此类修士里,十个有八个要揉揉眼睛,重新回到自己闭关之所,想从「梦」中清醒。
    而对于凡人来说,五六十年,已经足够他们的第三代,乃至第四代子孙出生。
    这是一个人口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新生儿中修士比例大幅度增长的时代。
    天天吃着灵稻,五六十岁忽然引气入体已经不是新闻。
    而在灵气充裕的环境下,年轻一辈里,修士反倒要多于凡人。
    这在某一个时期,引起了修士对凡人的又一次欺凌。很多人还没有转变过来观念,依然认为天生就是修士的他们的地位要凌驾于凡人。
    虽然在琼天宗的各种规定下,不好做太过分的事。但日常生活中的孤立、偶尔显露的轻蔑,还是少不了的。
    好在,在沈轶的有意关注下,此类现象并未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