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一帆小朋友早上起来得了爸爸妈妈给的红包,又得了四爷爷四奶奶给的,一个劲地说自己有钱了要去如意婆婆的摊子买豆腐花。
隔壁家的孩子过来拜年,林小北和余酒都一视同仁的地给了红包。旁边家的也就余建国和刘春香还知道要给孩子发红包,等他们要走的时候,站在门口那给一帆的口袋里都塞了红包,说了几句吉祥话。倒是大人们都默契地没再开口。
翻了年过去,工人们又回来上工了。
来建房子的都是公社里的青壮年组建的施工队,因为工作效率高,人也好说话,所以附近几个公社的也都喜欢找他们。
现在这个时候不少人家或者单位做个工程还要拖上两三个月的。余酒给工钱爽快,年前的工钱过年前就提前给结了,剩下的等完工后一起结算。不仅如此,还包吃三餐,饭菜直接从周记饭馆买过来,份量多,油水也多。所以大家干起活来更卖劲。
房子那边轮廓都建好了之后,林小北就去找了木匠过来量尺寸做家具。家里的家具已经好多年了,当年做的时候也没考虑多,那时候也没有那么多钱做好的,现在已经有些坏了,干脆就一起换新的了。
对于家具,林小北没有太多要求,只把“简洁实用”原则贯彻到底,不管是什么家具,都没打算在上面做什么雕花,并且想要整个房子的家具都统一色调做原木色。
木匠师傅一边在心里嘀咕“这光秃秃的有啥好看的”,一边按林小北的要求考虑怎么才能实现。
主卧、儿童房还有一楼的客卧,虽说这就已经三张床了,但是林小北反复强调只想要床架,而且不想要太高的,特别是儿童房的床,可以矮一点,所以工程量不算多大。书房就只摆上一张两米长的方桌在中间,再放上三张凳子,靠墙的地方做简易书架用来放书。麻烦一点的就是楼下客厅的沙发,林小北和木匠师傅反复确认了几次草图,才最终拍板。
做完这些,林小北又觉得家里好像还缺了什么东西,直到看到一帆抱着玩具去钱婶家里找小伙伴玩,这才想起来:哦,应该给孩子做个玩具房的。
于是一楼右手边的储物间变成了一帆的玩具房,尽管里边还空空如也,他的玩具也是一个小箱子就能装完。林小北推己及人,她自己小时候就特别想要一个小房间来放自己一些小玩偶,有时候还能带小伙伴回来一起玩过家家。好吧,虽然一帆可能不需要。没关系,以后他长大了把玩具房改成别的也可以。
到了四月,家里边的翻修工作已经完工,家具也都做好了搬了进来。工人还十分贴心地帮忙把整个屋子做了卫生清洁,门窗大开着通风透气,亮堂堂的十分好看。
住在附近的人家看见了觉得眼热,有些家里条件也不错的,就过来问林小北翻修整个院子开销大不大。林小北直说可能每家需要的布局不同,也不好说,直接推荐了施工队的负责人让他们自己详谈。
余酒那边动工也顺利,其实主要是建两排屋子过去,一排是放机器和对食品进行加工的地方,还有一排是仓库用来储存的。高高的院墙围了一大片空地出来,里边还做了食堂和预留以后放货车的地方。他们现在资金不够,买不起最起码要四万块钱一辆的货车。
忙完厂子这边的事情,余酒又找了张卫国陪同去省城购买了一批机器,真空包装机和塑封机都先各要一台,切割机和搅拌机就各要了两台。一下子就有去了差不多小一万。
张卫国帮着跑上跑下,建厂房和买机器的事情都完工了,还给余酒推荐了几个人,都是青山食品厂里的临时工,都会一点机器知识。余酒就把这些人的名单记下来,说让他们到时候一起来参加招工,要是好的他就要了。
等买回来的机器都放好了,余酒和张卫国一个个地检查核对没问题了才签单子给结算钱款。
余酒没着急着回家,反而是拉了张长条凳子坐在加工房的屋檐下边坐下,张卫国踟蹰着,久久没开口。
眼看着太阳都要落山了,余酒直接催他:“你这天天放着正经的工作不去忙,跑上跑下地帮我免费干活,有什么想法你就直接说。”余酒大概能猜得到一些。
张卫国和李强俩人,张卫国一直是个更对形势敏感的人,头脑也比李强清醒,更有冲劲,所以他们俩人是一样的时间进的食品厂,但是后来是张卫国被提拔起来做了小组长。比起李强的循规蹈矩,张卫国更有冒险精神,有想法搏一搏也很正常。
“余大哥,我想辞了食品厂那边的工作跟你干,你说可行不?”张卫国有些不确定。
他做这个决定其实也挣扎了很久,现在在食品厂的工作,他一个月能有七十多块钱的工资,逢年过节厂里的福利也不少。但是就这么一个一眼望得到头的工作,实在是让人麻木。如果换做是另外一个人开厂,张卫国想,他肯定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是这个人是余酒那就不一样了。这些年的经历,让他对余酒和林小北这两口子有种本能的信任感。知道林小北他们投资了川省风味,开了好几家分店,还有通过余酒介绍来进货的瘦猴发了家,江然和乔菁菁在南市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所以他动摇了。
趁着还年轻不拼一把,以后估计就没有这个机会了。
余酒看了看他,没去回应他的问题,反而问道:“这个事情你是突然决定的?还是和安梅商量过了之后才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