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1页

      彼时已近黄昏,吴秀穿了一身新衣裳,按照吩咐,两边城门大开,收到消息的百姓们也已经站在了两侧。
    “校尉,放炮么?”
    “放啊,这人都过来了还等什么!”
    裴渊刚进城,就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伸手就从萧阅泽那拿了个红包,丢给了吴秀。
    吴秀倒是傻乐一个劲的恭喜。
    花香香拍了拍心口,“妈呀,之前坐在茶楼,还没感觉,现在坐在车子里头才晓得这人挤人的热闹。”
    月魄萝也觉得大晋人多,在他们蛊门,也就逢年过节寨子里才走动,那村与村也没那么多人呢。
    但跟以往不同,今日百姓们是可以拦住花车的,来讨要喜糖喜饼红包袋。
    所以花车走得很慢,等天彻底暗了下来,季知欢感觉脖子都快断了,才听说到了勇冠侯府。
    今日的勇冠侯府也是十分热闹,朝廷能来的都来了,席面直接摆到了街面上,在里头侍奉的全是宫人,一水的宫女在花车停下的时候,就拿着毡席等待着。
    裴渊下了马,亲自握住了季知欢的手,等她下了车,落脚便是绵软的毡席。
    等她踩过一块,后面的侍女便取走小跑到前头铺上,保准不让新妇一脚落到硬地去。
    京城娶媳妇,有跨火盆,过走箭、拜猪圈和炉灶的习俗,主要是夫家镇压新妇的习俗,但勇冠侯府显然没有准备这个,则是直接进了正堂,由裴渊与季知欢亲自书写了名字上族谱。
    而这位新封的突厥永安公主,大晋的护国夫人是由铁甲军护送,已然代表了裴渊对妻子的敬重,大晋开国以来,就未曾听过是由丈夫的军将充当嫁妆带来的。
    不由也让人好奇,突厥那边到底给这位公主多少嫁妆,裴渊又是多少聘礼。
    毕竟这也是婚礼重要的一节。
    百官们不知内情的,还当裴渊拮据,娶媳妇那都是要朝廷出钱,只有礼部的清楚,人一个铜板都懒得要朝廷的,并且他刚才也拿到了护国夫人的嫁妆,着实无话可说,小算盘都不用打了。
    当季知欢的嫁妆是金矿与铁矿,还有天然盐湖,客云来客栈二当家、拼夕夕、还得捞……顺丰速递等等的店名分红一出来。
    全场宾客都静默无声了!
    他们还在等季知欢拿出来什么龙凤镯、玉器珠宝啥的,结果人家直接一座金山!这还不止,那最近生意红火不得了,连自家夫人女儿都天天念叨要排队买的胭脂铺,也是她的!
    这哪里是需要金山,她本人就是一座活脱脱的金山。
    谁能告诉他们陈家村那鬼地方,为什么会有大晋稀缺的金矿和铁矿,为什么还有盐湖!???
    他们只能看到满田埂的田啊!!!
    这时候他们明白了,看向裴渊的时候,忍不住羡慕了。
    媳妇这么漂亮,还这么有钱,合着你丫真是赚到了你。
    就在这时候,外面突然来了人,宫人们进来回禀,“侯爷,公主,外面有人送了一叠礼单。”
    裴渊诧异,“是什么人。”
    “说是姓姜,来给公主送聘礼。”
    “念吧。”裴渊已经猜到是姜之淮。
    送礼单的几乎都要报出来,宫人见裴渊没反对,这才开口,“西京马场、京城十全街、香山银矿、北凉郸昌书院、千机楼……”
    一开始大家还听着,等随着聘礼单子越报越多,大家的目光都变了,里面涵盖的地契房契,除却大晋最有名的几家场馆街道,还有突厥、北凉、南疆……涉及之广,让人都怀疑这礼单的真实性。
    刚才还有人羡慕裴渊,现在都是羡慕季知欢了,这上面随便拿出来一个,都够一辈子吃穿不愁,大晋第一富从今日起,萧家得让位置了。
    第400章 洞房花烛夜
    这礼单如此浮夸,两位当事人却没什么反应,季知欢等全部听完了才打起小算盘,轻声道:“你那师傅这是把全部家当都给揣来了?罗刹盟到底是做什么的。”
    裴渊其实也说不上来,“我没去过罗刹盟,但印象中姜之淮这个人对什么东西都很讲究。”
    “送入洞房!——”随着一声礼官的一声吆喝。
    季知欢与裴渊对视一眼,都将姜之淮抛到了脑后。
    勇冠侯府是为了庆贺裴渊打胜仗才赐的,自然占地面积不小,加上有特地装点后,光是从前厅到正院,季知欢就有点目不暇接了。
    入了喜房更是满室的红,季知欢与裴渊同坐在被褥上,喝了合卺酒,又行了结发礼,裴渊才被萧阅泽他们催促着去了前面。
    天色渐暗,屋内燃着龙凤烛一点点燃烧,中途花香香偷偷跑过来,给她送了一碗汤面,季知欢纳闷,“你怎么好好的想起来给我送这个。”
    刚才就不见她。
    花香香一脸坏笑,“你说谁还惦记着你不吃饭?”
    季知欢吃面的动作一顿,“他喝醉了么?”
    “今天哪能不醉,不过我让萧阅泽盯着点,应该不会影响你们洞房的!”
    季知欢寻思着裴渊那点酒量……觉得醉不醉恐怕不是肉眼看得出的。
    前院,裴渊其实只喝了一点,大部分都让铁甲军的人给拦着了,就那些文官哪能跟武将比酒量,主要是,今天可是将军的大日子,哪能让他喝多了逮着人就亲呢?!这传出去还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