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坐在饭桌上,李贝贝明显感觉家里的气氛比以前更和谐了。
几个嫂子之间的关系客气中带着亲近,不像以前一样,亲近中带着挑刺了。
而变化最大的就是郑老太,她现在全程都是笑眯眯的,对几个儿媳妇她也不训了,对儿子她也不瞪眼了。对孙子孙女更不用说,现在的她,就是李家村最和蔼的老太太。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唐春梅了,由于几个兄弟都分家了,唐春梅也得在众兄弟中选一家入住。
最后她选中了给她当徒弟的李向北家。
这些天她也看明白了,马大丫这个人虽然馋了一点,但是人一点也不坏。
而且马大丫最大的优点就是不亏嘴,和她一起打伙吃饭,家里的伙食应该不会太差。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郑老太又一次把几兄弟留在了屋里。
“我把你们几个留下,是有点事情要和你们说。”
李向南代表大家发言:
“妈,你有事就说吧,和我们客气啥啊?”
郑老太白了李向南一眼,
“谁和你们客气了。”
接着她又看向四兄弟,问道:
“现在你们是不是觉得你们手里的粮食很多?基本吃上半年也吃不完?又开始想着怎么祸祸了?”
别人还没反应,李向北先尴尬上了。
“妈,我是看这些粮食够吃,就想着在家里多养点鸡。”
郑老太点头:
“你想着好好过日子,这没毛病。但你们知道咱家能攒下这么多粮食有多不容易吗?”
众兄弟沉默。
郑老太继续说话:
“那咱们前几年一直吃不饱饭的日子,你们还记得吧?”
众兄弟点头:“记得。”
郑老太继续说话,
“咱家能够多出来这些粮食,一个是因为你小妹在外面弄回来一些。
另一个是因为我每天控制着家里人的饭量,可以说这是在大家嘴里扣出来的粮食。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吗?”
众兄弟有的沉默,有的摇头。
郑老太抬头看了李贝贝一眼。
“闺女,上,来给这帮憨货讲讲外面的形势。”
李贝贝……这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味呢?怎么有种关门放狗的感觉?
但这是自家老妈的命令,必须配合啊!
于是,她看着几个哥哥说道:
“咱们这个地方位置太偏远,有很多政策到咱们这里都已经实施不到位了。
就在今年年初,上面提出了增产节约运动……”
这时候李向中插言:
“这个我知道,我和三哥上班以后就听说了。”
郑老太看向李向中,
“那你说说咱们这边的政策具体是什么样的吧?”
李向中挠挠脑袋,看了李向西一眼,才说道:
“嘿嘿,我们知道的也不多,大致情况就是每顿饭少吃点,每个人每个月省下来一两斤粮食,然后咱们全国人就可以省下上亿斤粮食,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下那些受灾的地方了。”
这下李向南惊讶了,
“这么说你们上班后还没有在家里吃的饱呢?”
说起这个李向西和李向中就有一些讪讪,
“其实我们俩还算好的,早饭晚饭都在家吃,中午少吃一口也没什么。
而那些全家都是城镇户口的才惨呢,他们的粮食根本不够吃不说,家里想吃根菜都得出去买,哎呀,那日子过得……”
这时候李向北看着李贝贝问道:
“小妹,城里户口粮食都是定量的,那爸妈你们几个的粮食够吃吗?”
这话一问出口,其他三个哥哥也同时望了过来。
可是还没等李贝贝回答,郑老太就先抢先反问了,
“这话你们问的是不是有点晚啊?我们都在那儿待好几个月了,你们才问?”
几兄弟有些讪讪,李向南说道:
“上次小妹弄回来那么多粮食,我以为她有门路能弄到呢!所以就没太担心这个。”
郑老太再次瞪了几个儿子一眼,
“放心吧,你们小妹比你们有成算,她偷摸的往家里买了两千多斤粮食,而且还在不停的继续往回买。”
李向南看向李贝贝,疑惑道:
“小妹,你往回买那么多粮食干嘛呀?你们几个也吃不了那么多吧?”
李贝贝心说,我这不是为了安二老的心嘛!
但这话可不能真这么说出来,怎么也得把自己说的高大上一些吧!
怎么忽悠下几个哥哥呢?
想了想,她说道:
“这个事,就得从今年年初,我们回京都的路上说起了。
在路上,我听说上面号召要开展全国性的增产节约运动。这是为啥呀?我就好奇啊,然后我就回去查了一下资料。
原来去年闹灾的地方比较多,有一些地方颗粒无收,那里的人都开始挖草根吃树皮了。
上面为了帮助他们,才开展的这个运动。
我一看,这不是个事儿啊,要是万一自己家这片也受灾了怎么办呢?
想指望别人救济的那点吃的,够不够吃先不说,它没时候送到呀!
后来我就反思啊,想办法呀,最后我想明白了,谁有都不如自己有啊。想指望别人救济,自己就得先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