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白大人手腕很硬,曾经被辰帝三贬三起,仕途一直不顺。
镇南王夺取西川之后,正是用一些铁手腕的官员,就将西川丢给了他,白大人也是发誓一定要做好。
但是没想到这才区区一年不到的光景,竟然出了这种事情。
欺压百姓,巧取豪夺,这还是镇南王拨下来的银子,竟然也有人敢贪墨,且还是一分银子都不想掏?
白大人紧紧咬着牙,镇南王送来了一万两银票,他可是一钱银子都没克扣都放下去了。想不到……
“来人!给我查!彻查!”
他倒要看看这中间究竟有多少的猫腻!
这件事很好查,这一万两银子拨下来,因为是专款专用,所以中间敢克扣的人并不多。
至少府台张大人就没敢。
不是他都清高,或者多爱民如子,只是因为他胆小。而且他还知道,那玉米出自东丰县,李总兵那个好兄弟李景,就是出自东丰县。
李景,东丰县,玉米……
这几个关键词很轻易的就能串联起来了。
他堂堂府台大人,自然是不怕李景一个商人的,哪怕这李景受前一任布政使王子和大人青睐,如今那王大人也是告老还乡了。
可李景和李总兵交好,意义就不同了。
说起来,西川易主,张知府还能在知府这个位置上稳稳的坐着,也是因为李总兵。
李总兵当年也在边疆待过,后来调任到了这边。不过一直都被前面一任的知府打压,直到李景他们在王子和王大人面前戳穿了他虚假的面貌,才让王大人厌弃了他,从而日子好过起来。
后来叛军打到了西川,郑三知道这位李总兵人还不错,深夜潜入了李总兵的大帐。
李总兵差点没吓死,可看到对方拿出的那把匕首,顿时一愣。这是当初他跟李景换毛皮的那把。
两人仔细一攀谈,知道李总兵也在边疆待过,甚至还是大临战神的麾下,这是后来战神归隐,他们也就散了。
后来辗转的,被人推举做了这个总兵,可也是做的不痛快。
经过郑三一番忽悠,李总兵痛快地投降了,还跟着郑三一起去见了萧佑封。至于他那群兄弟,都是以他马首是瞻。
知府也是李总兵带着人去围的,带着刀直接进去,“咱俩也算是不错的兄弟,你说你是选择跟我们走一条光明大路,还是选择殉国?”
知府是个俊杰,所以特别识时务,义正言辞地选择了前者。
因为这几年也没做过什么鱼肉百姓的事情,投降的又极其痛快,且有李总兵作保,萧佑封索性没动他的官职。
一个能将局势稳住的地方官,才是最合适的。至于吏治如何,那都是朝局稳定之后才考虑的事情。
萧佑封兵不血刃地拿下了宁都府,又带着李总兵这支新加入的队伍,迅速拿下了周围的府城,所以西川才会这么静悄悄又迅速的被占据。
宁都府归降之后,整个西川也都拿下,张知府狠狠地松了口气,心里偷偷感谢李总兵。
要不是这兄弟拉自己一把,自己早就不知道埋在哪里了。
第383章 胆大包天
张知府可不知道这其中错综复杂,外人猜也猜不到的关系。
他还暗自感叹李景这买卖真是做大了,如今都做到镇南王头上去了,直接将玉米卖给这位。
这李景这么大的能耐,将来妥妥的皇商啊。
张知府无形之中对李景又多了几分亲近。
因着这层关系,听到东丰县,听到玉米,张知府一分银子都没克扣,甚至还从宁都府分出了两千两,用于明年府城下面各个县推广种植的费用。
比如请经验丰富的农学家负责指点,一些试验田的改造,还有一些其他费用。
想要推广新型农产品,总是需要成本的。一万两千两纹银,继续往下拨。
只是他不克扣,不等于他下面的人也胆子小。
赵燕潼从知道这笔银子是拨到东丰县的,眼睛就绿了。一万二两千银票,他直接扣下了一万两两,剩下的才给小舅子发下去。
赵燕潼当同知这么多年,对于下属几个县的农业还是知道的。
那东丰县是治下最穷最偏僻的一个县,那些村民一年到头饱饭可能都吃不上,银子这东西,给他们,他们可能都不会花。区区一些粮食种子,又怎么能用得了这么多?两千两也用不了的!
赵燕潼的小舅子吴济就更是个混账的,再加上他那狗师爷在一旁撺掇。
两千两银子,一文钱都不想掏,打算空手套白狼。
没想到挨了一顿社会毒打。
陈师爷这封血泪控诉的信,连夜次日就送到了赵燕潼的手中,同时赵燕潼的夫人吴氏也收到了自己兄弟让人捎的话。
赵夫人一听自己弟弟别人打了,行凶的人还是一帮泥腿子庄稼户,顿时哭天抹泪的就直奔了前堂,逼着赵燕潼给她弟弟出去,要杀尽那些敢动她弟弟的人。
赵燕潼年轻时候贫寒,多亏了老丈人一家不嫌弃将女儿嫁给他,还给他出银子打通关节,这才有了他的今天。
所以对于自己的夫人,小舅子,赵燕潼很是宠爱护短的。
看到书信,又看到自己夫人又哭又闹的,如今觉得自己站得十分稳的赵燕潼瞬间就怒不可遏了。
东丰县虽然没有多少军队,但是府城可是有的,找了个借口,去李总兵那边借了一队兵马,赵燕潼亲自带队,直奔了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