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4页

      div class=book_con fix id=text
    送走祖父后,一日我对镜自照,突然发现我已经两鬓斑白,可我如今,方过不惑之年。
    那日出行,马车忽然停了。
    车夫说前面有一老者摔倒。我抬眼看去,只见一老者被一年轻后生轻轻扶起来,又伸手帮忙捡那散落一地的物品。
    老者箱笼破损散架,正一筹莫展,只见那后生拿出一个大大的布袋子,将老者的物品细细装好,递给老者。
    老人连连道谢,年轻人连连摆手。
    我却看着老者手中的那只布袋出了神。
    前几日就收到小刘的来信,说思君要进京赶考。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见。
    我邀请思君来我府上备考,方便临考前再指点他一二。
    果然是那小骗子教出的孩子,学识渊博却不显山露水,性子沉稳行事谨慎,进退有度知礼知义。
    我暗暗点头,这孩子,甚好甚好。
    果然不出我所料,思君不但榜上有名,还高中探花。
    这般年轻的探花郎,长相俊秀,谈吐不凡,品貌一流。是以,许多京城显贵都欲招他为婿。几个家中有适龄女儿的同僚下属,甚至问到了我跟前。
    我笑眯眯的将前来试探的同僚给打发了,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暗喜,摸了摸并不长的胡须,
    你们啊,晚了。
    是的,念念和思君的相遇是我故意安排的,我早知以思君的学识,必定榜上有名,只不过没有想到他能高中探花。
    这般好的后生,岂能便宜他人。
    我的念念和思君,这下门当户对,一定能相携白头,幸福一生。
    再次见到她,是她上门来商议孩子婚事的时候。
    光阴无情,亦在她脸上刻下些许痕迹。
    只是那身形,那神情,却还是我记忆中的模样,沉静、理智、谨慎。
    我站在兰花园里,看她由远及近,同杜宇和子鹃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眼神温和,神情温柔。
    我没有冒昧的出去见她,能这样再看她一眼,足矣。
    儿女结亲后,念念时不时回家,她的性子活泼了不少,不似在家时那般刻意端庄沉稳,终于有了些小女儿的娇憨可爱。
    每次回来,她就会拉着她娘说思君对她的温柔,婆婆对她的宠爱,还有她小姑子思文对她的照顾,整张脸写满了幸福。
    我从念念的只言片语里,不经意的问道,
    你婆婆,可还好?
    念念不疑有他,只当是我担心她过得好不好,天真的回道,
    婆婆人很好,温和慈爱,每日也不拘着我去她跟前站规矩,夫君事多忙碌,她怕我在府中无聊,还让思文带我外出踏青,逛街,郊游,赏花。婆婆说我们小姑娘就应该多出去看看转转,不能总闷在家里。
    我佯怒道,
    你们怎可只顾自己游玩,将你婆婆独自留在府中。
    念念忙回道,
    爹爹您误会了,我们有陪的,您可不知道,婆婆会的花样可多了。除了种花刺绣做点心,还会好些新奇的游戏,上次她还教我和思文翻手绳,抓子儿呢。最近婆婆准备在院子里种兰花,带着我和思文,教我们如何给兰花分株。爹爹,下次我回来,你的兰花我可以给你照顾了。
    看着念念这般活泼的样子,夫人眼含泪花,感激的看着我,
    老爷,您给念念找了个好人家。
    我笑笑不语,
    我自然知道那是个好人家。
    后来,念念和思君夫妻恩爱,又被婆婆宠的像自家闺女,还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日子过得十分幸福美满。
    直到那一年春天,杨府传来了噩耗,念念哭红了双眼,整日守在婆婆床前。
    她离开的那天,我抱着一盆兰花守在杨府门口,这一生的牵念,终于有一个人要先离开了。
    念念匆匆跑出来,眼睛哭的红肿,看见我站在门口,手里抱着兰花,愣了一下,却瞬间了然,
    爹,这兰花,是婆婆当年送您的吧。
    我没有回答她,只问道,
    她,走的可安详?可留下什么话?
    念念回道,
    婆婆走的很安详,只是嘴里一直念叨着一个名字。
    名字?什么名字?
    我突然心跳如擂鼓,仿佛当年的那头小鹿又再次回到心上。
    念念回道,
    是杨文君。
    砰!
    手中的花盆掉落到地上,摔得粉碎。
    我不敢相信,
    杨?杨文君?
    念念肯定的点点头。
    我仿佛从空中重重摔落,脚步突然踉跄一下,我苦笑道,
    原来,原来,你思的不是我。
    原来这么多年,都是我自作多情。
    回去后,我就病倒了,这一病,就再没好起来。
    我索性向官家递了折子,告老还乡,回禹州去将养。
    孩子们看着我虚弱的坐在马车里,都担忧不已,我却执意不让他们任何人跟着,只带着张生和那盆未摔碎的兰花,乘一辆小小的马车,慢慢的向前走去。
    临走前,我对思规说,
    陆家这副担子,我挑了一辈子,是时候交给你了,记住,莫要让陆家再回禹州了。
    阔别几十年,我又回到了博雅院。
    院子还是以前的样子,连院子里石凳的位置都没移动分毫。只是,它又不是以前的样子了,曾经同我一起在这个院子长大,生活的人,竟只剩下了一个张生。/divdiv id=lineCorrec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