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51页

      “早就不在了。”谢堂燕说,他面无表情,却无端显露出几分脆弱。
    方庭珩收回目光,说:“抱歉。”
    “嗯。”谢堂燕抽了一截厨房纸擦手,“你做饭吧。”他走出厨房,没有停留,径直走到沙发旁坐下。
    抽油烟机的声音响起,油爆开的噼啪声、翻炒声、关火的咔嗒声包围着谢堂燕,带给他一种家的感觉。他入神地盯着玻璃门上模糊的人形轮廓,感到心脏塌了一角,饭菜的香味飘出来,他吸吸鼻子,听到轰隆隆的抽油烟机声戛然而止。
    方庭珩端着盘子走出来,说:“尝尝怎么样。”
    谢堂燕走过去,拿起筷子尝一口,满足地眯起眼睛:“好吃。”
    “你平时住哪?”方庭珩把盘子放在餐桌上,“我想换个房子,咱俩合租怎么样?”
    “我其实不太……”谢堂燕一口回绝。
    方庭珩说:“我可以给你做饭。”
    “……这个嘛。”谢堂燕可耻地心动了,他冷静一会儿,十动然拒,“不行。”
    第30章 好好学习考高中!
    方庭珩并没有因为谢堂燕的拒绝而歇了心思,回到川南山区,他一边拍戏一边琢磨怎么织个针脚繁密的竹笼把燕子框住。
    留在京城的谢堂燕想起来被跟踪的事情,觉得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谢堂燕本就不是宽容大度的人,何况是威胁人身安全的事情,他想了想,和顾书博的经纪公司通电话。
    “衣董。”谢堂燕声音严肃,“您现在有空吗?”
    “您好,谢董。”衣国栋年逾五十,说话办事进退有度,颇为靠谱,他推了推金丝边眼镜,“二十分钟后我有个会议。”
    “好,那我不耽误您的时间,开门见山。”谢堂燕说,“我对顾先生的女儿跟踪我的行为非常不满。”
    “顾先生的女儿?”衣国栋惊讶道,“跟踪您?”
    “我查到顾爽有精神病史,请问您这边了解吗?”谢堂燕问。
    “什么?抱歉,我不知道。”衣国栋伸手在笔筒中抽出一支笔,拿过一张空白纸写写画画,“请问顾女士伤到您了吗?”
    “暂时没有,但她坚称她和我有一段过往。”谢堂燕说,“这令我十分担心以后会不会被她骚扰。”
    “对不起,我这就去查。”衣国栋转头对秘书说,“等会儿的会议取消,把顾书博叫来。”吩咐完,衣国栋继续在电话里说,“谢董不要着急,我明天上午一定给您一个准确的答复。”
    “好的,麻烦衣董了。”谢堂燕没有过多纠缠,衣国栋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二三十年,堪称人精中的人精。
    挂掉电话的谢堂燕抬头看向李晁恩:“让保洁来把我办公室仔仔细细打扫一遍,以及叫保全公司带设备来测一下楼里有没有多余的摄像头。”
    “好的。”李晁恩点头。
    挂掉电话的衣国栋闭上眼睛,烦恼地揉揉太阳穴,倒不是说他怕谢堂燕,而是顾书博这个人很难办。
    顾书博年轻时玩得很开,三十五岁才有了顾爽,紧急和顾爽的母亲结婚,奈何过不到一起去,结婚不到一年便离婚了。顾书博十分疼爱顾爽,费老大劲把顾爽的抚养权争到手,也是顾爽的母亲想得开,不带孩子更好嫁人。
    顾爽的青春期坎坷无比,单亲家庭,父亲是三金影帝,众人对顾爽的期待过高,青春期的少女本就心性不定,加上压力太大,顾爽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就在这个时候,谢堂燕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大获成功,新闻上满是谢堂燕的大幅半身像,骄傲恣意,年轻俊朗,顺理成章地成为顾爽梦中的白马王子。
    顾爽开始疯狂搜集谢堂燕的新闻,奈何身在国外,没有办法见谢堂燕一面,她的精神状态愈加不稳定。十年幻想,一朝成真,顾爽见到谢堂燕,理所当然地将幻想套进现实。
    顾书博坚持认为顾爽的脑子没毛病,有的只是性格问题,孤僻和固执罢了。
    衣国栋和顾书博是二十来年的老朋友,一起谈过无数次顾爽的问题,无论在电话里还是面对面,顾书博始终不愿意承认顾爽是有问题的,然而顾爽不仅有问题,而且非常严重。
    衣国栋叹了一口气,这次他必须要跟顾书博说清楚,顾爽得罪的谢家,不是以往那些无名氏。今天客客气气打来电话的是谢堂燕,下次估计不会打电话,而是直接上门要人了。
    毕竟谢家并非商界,政界办事,向来不会走明路。
    “砰砰砰。”
    “进。”衣国栋打起精神,偏头看见顾书博走进来,“坐。”
    谢堂燕黑着脸,视线逡巡在桌子上一堆窃听器和监控探头上:“小姑娘挺下本儿。”
    李晁恩脸色同样不好,在他眼皮底下居然能出现这种事情,幸好是谢堂燕的狂热粉丝,若是竞争对手,那他们岂不是赔的底裤都没了?
    “报警吧。”谢堂燕懒洋洋地说,“我是不是太好欺负了?”
    李晁恩没搭腔,掏出手机拨通警察局的电话:“喂,您好。”
    谢堂燕古怪地笑了两声,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姐,有人欺负我。”
    “还是顾爽?”谢英卓问。
    “她在我办公楼里装了十二个摄像头。”谢堂燕说,他皱起眉头,“我已经报警了。”
    “好。”谢英卓说,“我催一下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