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1页

      “无论是从平常的周周练,还是一次次的大考,我都能看出来,你们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是全年级——注意,是把理科班也算上——十四个班里最强的。”
    台下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在听木梓说着。
    “我不知道你们自己有没有注意过自己成绩的变化,总之我那里把咱们班每一个同学每一次考试的成绩都进行了总结,整体变化趋势表就在我电脑上存着,每个人都有一张,我懒得打印了,想看的同学可以下课去办公室看,就在桌面上‘成绩趋势表’那个文件夹里,自己看就行,也不需要密码。”
    “你们的一次次进步我全部都知道,从进入高二我带你们以来的第一次考试,再到前不久刚刚结束的联考,你们向我,向学校领导展示了你们强劲的生长力。”
    说到这里,木梓终于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同学们,你们身上真的有无数可能,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这段话依然是非常常见老套烂大街的话,可是每个人听过之后却又感觉心里酸酸的,并不是那种“我觉得这生活学习好累”的酸,而是那种“以后可能就不会有人和自己说这种话”了的,那种即将离别的心酸。
    “所以啊,我觉得,你们真的应该好好见证一下你们的成长。”木梓说着,拿起投影仪的遥控器,打开了PPT自动播放功能。
    悠扬婉转的音乐响起,PPT一张又一张的切换,上面粘贴着一张又一张照片,都是二班同学们的照片,有些照片是有些活动后班里同学拿摄像机拍的,而大多数照片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拍的,靠在窗台上背书的侧身,依偎在栏杆前聊天的背影,还有走在走廊上高谈阔论挥斥方遒的意气风发……
    一张张照片,是大家从高二到现在的一点一滴——木梓悄悄用手机记录下来的一点一滴。
    那一张张脸,从初见时的青涩稚嫩,再到现在就算布满疲惫却依然年少意气的面庞,所有人,每个人的照片一张一张的出现,放大后缩小在屏幕上,最后,一张张图片拼贴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爱心。
    教室里响起了低低的交谈声,江羽帆听到身边几个女生小声说着“好感动”“有点想哭”之类的话。
    “我呢,也在今天给大家一个礼物吧。”PPT播放结束,木梓关掉了投影仪,从讲桌底下拿出了好几个快递纸盒,“还有100天,大家不要小看这100天,好多人都是在这100天里逆袭的。”
    木梓说着,从快递盒里拿出一个小小的许愿瓶:“给大家一人准备了一个,大家可以把自己想考的大学写在里面的纸条上,然后大家统一挂到教室后面,100天后再取下来,算是一种非常简单且简陋的时间胶囊吧。来,班长。”
    木梓把吴言辞叫来:“你找两个同学,把这个许愿瓶给大家分一下,好多种颜色呢,大家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慢一点哈,玻璃的,小心别碎了。”
    这下班里的轻微躁动变成了大规模的交谈。
    “我靠!这……啊啊啊,好想哭。”
    “唔……真的,说的没啥好说的,但是办的好用心。”
    “就是,好感动好感动。”
    江羽帆拿着许愿瓶,小小的玻璃瓶握在手里,却感觉沉甸甸的。
    明明只是一种仪式感,江羽帆却觉得这个小瓶子里竟然真的承载着自己的梦想和老师家人的期望和祝福。
    他打开瓶塞,从里面抽出纸条,和身边的同学一样,拿着笔在纸条上认认真真写下来“北京师范大学”几个字,然后又歪头想了想了,在下面又补了一行小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这下这个许愿瓶承载的就不止自己的梦想了。
    江羽帆笑笑,提着挂绳把瓶子在半空中晃了晃,瓶子里的小海螺和小珍珠击打着玻璃瓶身,发出叮铃叮铃清脆悦耳的声音——那是梦想的回音,是未来的呼唤。
    木梓一看就是上了心好好准备的,连挂许愿瓶的绳子都准备好了。
    她叫了几个男生把绳子在教室后墙粘好,然后让大家把自己的许愿瓶挂到绳子上。
    几乎每个人都是亲手挂的,不会的现学,总之,大家都觉得亲手挂更有纪念意义。
    大家围在教室后面,闹哄哄缠作一团,木梓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一幕,觉得眼眶有些酸涩。
    她拿起手机,打开相机,镜头对准这一幕——
    永远叛逆着不把校服穿好的少年,永远七扭八歪的课桌椅,永远被一摞摞书堆满的桌面,永远散着书包和资料夹的过道,永远被调皮男生拿粉笔画的面目全非的后黑板……
    咔嚓——
    手机快门的声音湮没在吵闹声中。
    这乱糟糟的一幕,永远被定格在相框里,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但只要看到这张照片,所有人的思绪都会回到那一年,回到那一个春寒料峭却温情融融的100天。
    班会结束后,所有人意犹未尽,都还在抒发着内心的感慨。
    江羽帆去了趟办公室后,回来找钟朝舟:“我刚刚去看了你的成绩趋势图。”
    “……啊?”
    “嗯。就现在的状态,保持下去。”江羽帆笑了笑,“公大侦查系那三四个名额,你就有足够的实力去竞争了。”
    钟朝舟也回了一个笑:“好,到时候咱俩一起去北京。”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