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页
赵兴也成亲了,是三爷爷让人保的媒,是奶奶去世以后才说成的亲事,之前都黄了,谁都不愿意一过门就伺候老太婆啊。
老太婆一蹬腿,立马有人来给赵兴说亲了,其实他条件挺好的,家里有五十亩地,之前是二十亩,后来跟着赵毅一起干作坊开荒,前后又买了二十亩荒地,和十亩好地,还有一间酒馆,也是红红火火的。
这间酒馆是赵毅无偿送给赵兴的,因为现在他已经像样了,赵毅才愿意把这间酒馆送给他。
酒馆对赵凤一家子来说,意义是不一样的,不是钱的事,这间酒馆是爷爷和赵凤她爹拼了老命赚来的,当年真的很辛苦。
赵毅之前是气赵仁不成器,软弱没有担当,买走了酒馆,可如今赵仁也越发能干稳重像个爷们样了,一个铜板都没要,还给了赵仁。
赵凤一家子都记得爷爷养育他们父子几人的恩情,只要赵兴像个样子,到啥时候都不会撇下他的。
奶奶最后几年里是赵然伺候的,她回家之后去见了哥哥赵仁,和他商量后在县城买了个宅院。
院子是赵仁出的钱给妹妹买的,反正那会他也是个光棍,无所谓跟谁商量。
赵然就用赵凤兄妹给的钱买了个铺子和一个小茶园,后续又填了一个小田庄,都是她自己打理后自己赚来的。
有了院子后,买了一家子逃荒来的老实人,负责看门做饭,她就把奶奶接了过来,自己伺候着。
可即便这样,赵仁那几年还是没能说上亲事,以往那些事的影响确实让人诟病,都在怀疑他们兄妹的人品。
赵然如今在县城过得也挺好的,前年还买了几亩荒地送给村里做祠田了,悄悄的也没吭声,村里她回不去的,影响太坏了。
第288章 小郡主
赵然并没有再婚,她受的折磨和伤害太重了,一辈子都忘不掉,如今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也很安稳。
虽然赵家村不让她回去,她自己也没脸回去了。但她毕竟是赵家村的人。
她捐了地给族学,村里人是知道的,三爷爷悄悄给村民说过这事,给她求了一件事。
那就是赵然没有孩子也没有丈夫了,她死后葬在赵家村的墓地里,这个就必须要族人答应才行。
其实赵然倒没想到这一块,是觉得肯定不会答应,都是打算葬在自己田庄边上就行,她经历了那么多事早就看开了。
没想到三爷爷替她想到了这件事,求村里人同意她死后下葬在赵家村。
族人考虑了以后,还是同意了,都是一个村的,孩子走错了路也付出了一生的代价,死都死了还计较啥呀,让孩子回来吧。
赵然知道这件事后痛哭了一场,又买了些荒地给了村里做祠田,祠田是赵凤提出来的事,也是她开的头。
这个头开得特别好,后续村里人出了头,当了官的几个,都花钱买了荒地做祠田,以孩子们的名义留个保证。
父母都应了把事办得圆满,这上面没人打马虎眼,舍不得钱啥的,并没有。
赵凤的祠田也在最难的时候帮衬了村里人,因此再买祠田他们也愿意出份力,毕竟日子过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也不在乎这点了。
如今村里的祠田可不少呢,越来越红火了,荒地买得多,村里人压根不去外面做事了,地里的事都干不完呢,跑那么远还不如在家门口挣得多呢。
荒地多,村长聘请村里人的过来做佃户,收成了自己能的一部分,剩下的分给老弱孤儿寡母的,村里人都没意见。
赵然现在有地有铺子,有宅院,自己单过,日子过得安稳也富足,奶奶去世后,她请了村里人做护院,跟着船去了一趟江南,去玩的。
看开了就没啥了,日子反而过得不错,想去玩有村里人的船,给钱就能捎上她,回去的时候还是自己人带她回去,一路还有人护送,安全得很,给点钱意思一下就行,彼此都挺高兴。
赵然如今的日子过得美着呢。
赵兴也成亲了,说的是富户村地主的姑娘,认得几个字,人也温柔大方,还时常去看赵然送点吃的喝的啥的,相处得特不错。
赵兴的婚事还是三爷爷亲自相看的,女方陪嫁就是三十亩土地,一点不比赵兴差,也不过是看重他不纳妾,没有公婆要伺候,嫁过去日子过得轻松,族里规矩也好,兄弟也愿意帮扶,这就啥也不差了。
如今赵兴孩子都生了两个了,一儿一女,赵兴让姑娘读书认字,以后让两个孩子都去大学读书。
赵然说她百年后,她的东西分做两份,捐一份钱给助学,剩下的产业给赵兴的女儿做陪嫁,姑娘家嫁妆要丰厚些才好,儿子不要紧,有赵兴的财产可以继承呢,就没事了。
赵然把东西都写好了,只告诉了赵兴和三爷爷两人,后事也都安排好了,剩下的余生,她要吃喝玩乐。
徐氏还在赵毅那住着呢,边关除了冷一些,其他的都还好,徐氏喜欢小孙女,就在那帮着照顾孩子。
和王乐关系处得好,两人都是村里出来的,有共同话题么,秦婉柔毕竟是大家小姐,有文化有本事,人也高雅,待徐氏也特别好,但婆媳俩说不上啥心里话。
徐氏认不得几个字,和大儿媳没啥说的,总觉得自己说错了啥会给孩子们丢人,还要见客啥的,忒麻烦了。
到了边关就自由多了,王乐读书认字但她是村姑出身,做派还是以前那样,徐氏就觉得亲得很,她能懂自己说的啥意思,最主要是不用见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