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99页

      “叔,咱有机会干海船不?”
    “有很大机会,图你拿着,我回头找老六商量一下,这图他知道不?”
    “我提过一嘴,我公爹没在意,他忙得很哪顾得上我这点鸡毛蒜皮的事啊。”
    赵凤摇头,估摸着公爹没往心里去。
    “那行,我找他说去吧,你别管了。”
    “谢谢叔。”
    “凤丫,那你要做生意了,还去大学堂教书么?”
    贤淑公主问她呢。
    “当然要去了,我把大学堂的钱留出来了,等过几日我就去销假了,这外头的事不是有爷们在么,这是他媳妇的陪嫁,他不赚回来,那亏的也不是我。”
    赵凤瞅了眼李晖。
    李晖看了眼脸红的孙氏,忍不住露出笑容,“得,我给你干,我回头一定找瑜哥告状去,跟他说你媳妇把我全家老小都使唤的提溜转。”
    哈哈哈!
    大家一听顿时哈哈大笑,乐得前仰后合,笑得直不起腰来。
    今儿主要商量一下作坊的事,大家群策群力,都很愿意跟着赵凤一起干,也是信得过她的为人和才干。
    她得了金牌御令的事目前只有九王知道,但即便这样,对她也是十分佩服的了,关键是她人品低调谦逊,直爽大方,讨人喜欢。
    作坊的事这回有很多人帮衬她了,秦老夫人来就是秦相爷的意思,让娘们参一股是掩人耳目。
    为的是那份钱,给皇帝的那份钱是要充国库的,可不能直接说,皇帝也要脸面呢,所以只能娘们赚个脂粉钱,算交税的。
    这回和上次可不一样了,在边关干得太苦了,赵凤事咬着牙一个人扛下来的,所有的难题和各个关节都是她一趟趟去跑下来的。
    那份为难,被人三番五次拒之门外的尴尬,全都是她一个人吞下来的。
    现在边关的事做得特别顺溜,齐王和老将军们派了人盯着的,杨旭也在那边所以不需要担心了。
    就这一份产业就让齐王和李瑜在军中威信大增,诸多老将军对他们父子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也替皇帝解决了大难题,让皇帝的威名和仁善传遍边关,老百姓感恩皇帝。
    最后赵凤就换了点信任和一块不怎么敢用的牌子。
    但对于赵家人也是好处很多,例如赵斌现在是皇帝重用提拔的臣子,未来靠赵凤这点脸面也能让他多几个机会。
    赵家村若是还有人出头,也能沾上赵凤的光。
    赵凤在家休息了几日,准备了一下课程和内容,就带着银票去太学堂销假了。
    做生意和做夫子不冲突,也不是天天需要去谈生意,这回帮她干活的人多着呢,不需要她日日盯着了。
    做夫子才是她最喜欢的,简简单单的日子才是她最想要的。
    当她出现在学堂的时候,所有学生全体起立,大声而激动地喊道:“赵夫子好。”
    大家的目光带着激动,敬佩和雀跃。
    赵凤望着孩子们心中无限感慨,在这里她才是最快乐的,最简单,最平凡的父子。
    赵凤朝他们鞠躬行礼,“谢谢大家,我……回来了。”
    众人一起为她鼓掌,眼里带着泪花。
    赵凤抬起手压了压,众人鸦雀无声,“我还是喜欢读书,做夫子,和你们在一起的日子,我特别开心,所以我又回来了。”
    “欢迎夫子回家。”
    学生们开心地大叫着。
    “好了,上课吧。”
    学生们赶紧坐在位置上做好,挺直了脊背。
    “我把欠大家的钱也带回来了,山长说要考虑一下怎样让这笔钱发挥更大的作用,等想好了再告诉大家。”
    按照惯例她也要告诉大学堂为她捐款的学生们,这笔钱花在哪,拿回来要做什么,这是礼貌和态度。
    今儿大家都很激动,想听听她在边关的事情,京城贵圈都传疯了,把她夸张得神乎其神的。
    赵凤干脆坐下来和他们讲了自己一路的见闻和奇遇,还有如何在边关做小作坊的,将这些事如实地阐述给学生们,也希望他们能从中感受到百姓的辛苦和不易,最大程度去体会民生,这对他们将来做官也很有好处。
    这一次回来做夫子,得到了大学堂所有学生的认可和成长,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拥有一颗赤子之心。
    生活又恢复了按部就班,朝九晚五,每日和学生们谈论古今,去查看书籍,每日抄写书籍一个时辰,这是惯例。
    第240章 家乡来人了
    李瑜去西山大营了,刚接手千头万绪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经常回家了。
    但不影响赵凤太多,回家就带儿子玩教他学说话,整理作坊需要的计划书,每日去学堂上课,看书抄书,日子过得十分充实愉快。
    她成全了李瑜的抱负,李瑜也成全她的梦想,不会要求她必须在府里相夫教子。
    而是支持她去做夫子,去做生意帮助更多的人,让她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
    府里除了她一个女主人没有其他人,不做点事也太无聊了,她家也没啥宅斗,就算是婆媳关系也不错,不至于像亲母女,可也没必要闹个你死我活便宜外人吧。
    她们婆媳的默契是,一致对外,互不干扰,不内斗,力所能及互相帮助。
    生活恢复了从容,离过年还剩一个月,家里来信了,来年有两个赵家村的孩子要过来科举,拜托她照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