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9页

      林卫东点头了,林国文自然不会反对,于是换房间这件事就定了下来。
    主屋睡着的确比隔间舒服,就是柜子后面的单人床实在碍眼,陈芳住了几天,就想把床给扔出去。
    刚开始林卫东还是不同意,想着就算她妈以后不一定会回来住,但至少该把床给她留着。但陈芳天天说,再加上他看张秀梅在林静家里住得挺好,不像是想回来住的,态度渐渐动摇,夫妻俩磨了半个月,最终把单人床送人了。
    换到大房间,没了双人床,再把衣柜往里推,陈芳觉得空间立刻变得宽敞起来,连着几天见人都笑眯眯的。
    陈芳在主屋住得好好的,内心对新房子的需求就减弱不少。
    但林卫东很清楚怎么说服陈芳,他不说现在住的房子怎么小怎么挤,只说机床厂分的房子更大更宽敞,还有单独的客厅和厨房。
    陈芳从来都不是容易满足的人,不知道就算了,等听林卫东说起,立刻就心动了,别说让林卫东带走,把她……好吧,林卫东不让她去。
    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虽然晚了一小时,但林卫东还是顺利地把儿子带出门了。
    林卫东儿子叫林学兵,是今年四月份出生的,刚满五个月。月份虽然小,但孩子养得不错,个头不比那些六七个月的孩子小,而且白白胖胖看起来很讨喜。
    只是西西刚出生,吃了就开始睡,因此虽然林卫东儿子精力旺盛,两个孩子依然玩不到一起去。
    当然,林卫东没指望两个孩子现在就能玩到一起去,他带儿子过来,主要还是想在三个大人面前露露脸。
    林卫东的期待并没有落空,虽然张秀梅现在的心头肉是西西,但孙子在她心里的地位也不低,反正比他爹靠前。而且林学兵很亲近她,看到她便张开双手要抱抱,她没抵抗住,就从林卫东怀里抱过孙子哄了起来。
    纪明钧也抱着林学兵转了两圈,虽然不太喜欢林卫东夫妻的为人,但他还是挺喜欢这孩子的,一来几个月的孩子看不出脾气,多笑笑就很讨人喜欢,二来这孩子的确被养得不错。
    纪明钧想,如果他闺女身体能有林学兵这么结实就好了。
    虽然西西挺能吃,但出生刚满五斤的小姑娘看着实在有些瘦弱,好在没有早产,孩子身体器官发育正常,并不像早产儿那样体弱多病,他也能稍稍放心。
    孩子出生前,纪明钧对她有很多期待,希望她身体健康,漂漂亮亮,长大了也要听话懂事。但孩子出生后,纪明钧的期待只剩下第一个,他希望这孩子身体健康,无病无痛。
    当然,如果她五个月的时候,体重能超过林学兵就更好了。
    想到这里纪明钧问:“你儿子多重?”
    这问题来得突然,林卫东愣住:“怎么了?”
    “没什么,我就问问。”纪明钧说。
    林卫东还真不知道他儿子有多重,别看他隔三差五抱着孩子上纪家,对儿子亲亲热热像个模范爸爸,实际上孩子都是陈芳在带,他在家很少抱孩子。
    这是林家父子俩一贯的思想,男主外女主内嘛,陈芳坐完月子就没再回五金厂上班,又不怎么做饭,带孩子不是应该的吗?
    因此,纪明钧的回答,林卫东一时半会真答不上来。
    亲爸都不知道,林国文就更不用指望了,还是张秀梅根据经验估计说:“学兵手长腿长,人也胖乎,应该有十六七斤吧。”
    林卫东不确定地说:“应该有吧。”
    纪明钧应了声,把“十六七斤”四个字记在心里,将林学兵还给林卫东,去看还在呼呼大睡的闺女。
    林卫东抱着儿子也去看了看外甥女,夸赞道:“小丫头长得真可爱。”又问孩子名字取了没。
    林静点头,将闺女的大名和小名又说了一遍。
    林国文闻言也夸了句孩子名字起得好,然后又去看外孙女,对林静说:“这孩子长得像你。”
    “鼻子和嘴巴像静静,不过眼睛还是像明钧。”林卫东接话说。
    林国文点头:“头发也像明钧。”
    林静:“……”扎心了。
    聊着孩子,病房里气氛融洽不少,张秀梅对着林国文也不像之前那样冷着脸了,看他身上衬衣是新的还问了句:“最近买新衣服了?”
    林国文愣了下,低头看了眼身上的衣服,不自在道:“不是买的,是新做的。”
    林卫东也是第一次见林国文身上的衣服,闻声看过来问:“爸您什么时候做新衣服了?我怎么不知道?”
    “没多久,就前段时间。”林国文含糊说。
    林卫东恍然:“您上晚班的空闲做的吧?款式不错,这颜色您穿着也合适。”
    林国文脸色放松下来:“就瞎选的,能穿就行。”
    张秀梅语气淡淡说:“样式是不错,手艺也好,看来这半年多你也变了不少。”
    当着林国文的面,张秀梅说得比较含蓄,等人一走就跟闺女念叨起来了:“以前我听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总想不明白什么意思,今天见了你爸,我算是理解了。”
    林静一时没明白她妈的意思,问“什么意思?”
    张秀梅冷哼说:“我跟你爸结婚二十多年,不管他在单位多劳模,回家我就没见他动过针线,现在我搬出来不到一年,他连衣服都知道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