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
都不肯去。我来你家求英杰的媳妇去我家给我娘瞧瞧病,行不行?”
陈老四的娘叫张婆子,今年快七十岁。
前几天,张婆子在家里闹了一出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
她老人家把钱埋进地里,然后忘记了怎么也找不到,就怀疑出了内贼,最后钱找到了,但是她的小孙媳妇因为精神紧张受了惊吓早产。
她心里自责,去别人家哭,来回的路上,老脸被风吹了……
前天早上,她起床后,就发现右边的脸麻木,右嘴角斜了,时不时的流口水。
陈老四很孝顺张婆子,当时就要带张婆子去县城药铺瞧病。
张婆子怕花钱太多,打死不肯去。
刚才,陈老四听说李玉雪用一些药水就救了吕正一家八口的命,赶紧拿了东西过来求医。
吕老头问道:“张姨这是中风了吧?”
陈老四道:“不知道。唉,我姥爷去世前的几年,先是脸麻、嘴斜,然后是身子不能动,只能在床上躺着,吃喝拉撒都得在床上,特别受罪。我就怕我娘日后也这样。”
陈秀去跟李玉雪道:“好玉雪,你陈叔的娘,就是张奶奶,她半边脸斜了,不由自主的流口水,你能不能去陈叔家给张奶奶瞧瞧病?”
李玉雪自是知道跟吕老头关系很好的陈老四。
那天吕春风休张红时,陈老四是见证人之一。
李玉雪很痛快的点头道:“好……”
陈秀喜道:“玉雪,你真是心善,真是好孩子。你陈叔给我们家送了礼,六个鸡蛋、一碗花生米。等会我把礼物给你拿过来。”
今天上午的时候,吕英杰就听黑脸青年八卦了张婆子半张脸瘫了的事,但是他没有跟胖媳妇说。
古人云:医不叩门,道不轻传。
病人没有主动找郎中,郎中就登门要给病人看病,病人心不诚,不会配合,还会怀疑郎中居心叵测。
吕英杰道:“娘,你先回正房,玉雪要准备一下。”
他等陈秀走后,特意低声道:“陈爷爷多年前过世,死在打西域敌军的战场上,连骨灰都没有运回来。张奶奶是寡妇,一个人把陈叔兄弟拉扯大。
陈叔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陈叔的大哥不到十五岁就死了,陈叔的二哥跟我爹同年参军,死在边境杀马匪的战场上,陈叔的三哥不到二十岁就死了。
陈叔上头没有哥哥,成了长子,给张奶奶养老。张奶奶的命很苦,年龄大了把钱看得很重。前几天……”
又把张婆子忘了钱藏在哪里的事说了。
闻言,李玉雪感慨道:“张奶奶的夫君、二儿子都在战场上牺牲。陈叔跟我们家关系好,那我给张奶奶瞧病,就不收钱了。”
李玉雪在平镇、县城给人看病,会收诊金、开药方的费用。
嫁到吕家后,给吕春风、吕正一家人看病没收钱,是因为他们都是亲戚。
吕英杰亲了李玉雪脸颊一下,殷勤的帮她背木箱。
他的胖媳妇出诊,他肯定得跟着去。
下午是一天当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可是河东村因为紧挨着周河,湿气重,又阴又冷。
这是李玉雪第二次去村里的人家。
陈老四的家在村子的最里头,家庭条件比吕正家好些,不然也不能一下子拿出鸡蛋、花生米。
不过,也比不了吕老头家。
李玉雪借着两次出诊的机会,看到了整个村子的面貌,大部分的人家都是破旧不堪的茅草屋。
她听吕英杰说过整个村子没有一口水井。
是啊,这么穷的村子,怎么可能有人家有钱打水井呢?
等她到了陈老四的家,陈家的人热情似火的请她喝水吃黑面玉米面做的窝头。
她看到装水的碗边缺了三个口子,水也有些浑浊,没敢喝水,再看窝头又黑又硬像石头,怕吃了对胃不好,也没敢吃。
陈老四家只有正房的窗户大,其余的房子窗户小光线暗。
张婆子住的卧房光线不好,李玉雪请张婆子移步正房。
别看张婆子半张脸瘫了,嘴都斜了,但是不停的道:“这女娃长得可真有福气,一看就能旺夫,旺得英杰以后当状元当大官。”
陈老四用脏得黑油的衣袖给张婆子擦嘴角流下来的口水,“娘,你都流口水了,说话也含糊不清,别说了。”
“我就是高兴。”
张婆子心道:这下可好了,不用花钱能瞧病。老天爷真是开眼救了老婆子我。
李玉雪一边听张婆子说好话,一边给张婆子检查,问道:“能不能鼓气?”
张婆子两个腮帮就做鼓气状。
李玉雪又问道:“耳朵的听力有下降吗?”
张婆子道:“听得见……”
李玉雪又问了一些问题,道:“诊断结果是面神经炎。”
面神经炎俗称面神经麻痹(即面神经瘫痪)、“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摘自网络)
张婆子问道:“啥经炎?”
李玉雪又说了一遍病的名称,考虑到陈老四家里很穷,就没给张婆子开药,而是采取别的治疗方法,道:“此病能用针灸加按摩治好。”
陈老四失声道:“啊,还得针灸?听说县里的郎中使不好针灸,这可怎么办?”
停顿一下,望着张婆子布满皱纹的老脸,下了一个决定,道:“娘,我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