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白秀荷和黎老太她们也是一样的想法,黎成石长期不在家大家早就习惯了,他把妻儿也接走之后,一下子少一个大人、两个孩子,黎家院子就要冷清得多了。
黎明春和黎明夏两姐妹跟着姜芷芸绣了这么些年,已经基本出师,她们等到大家说得差不多后从大人后面走出来,拿出她们给做的搬家礼物——四个枕套。
三房四口人刚好一人一个,黎成志和姜芷芸的是米白色的绸缎上面绣了配套的祥云纹,看着典雅大气,黎明瑾的是浅绿色的绸缎,边缘绣了一排竹子,看着清新自然,黎明康的是浅黄色的绸缎,小孩子喜欢老虎,就在枕套两边各绣了一只老虎。
姜芷芸将她们两姐妹的礼物收下,摸了摸她们的脑袋叮嘱道:“明春、明夏,你们两姐妹以后在家如果绣活遇到了问题,可以直接到县城找我,也可以等到我和你们三叔回村的时候再问,手上的功夫要靠练,不能荒废。”
这些年姜芷芸对两个丫头很是上心,差不多就是把侄女当成闺女那样对待,她希望她们以后的日子能够越过越好。
作者闲话:感谢对我的支持)
第232章 烙饼来路
黎明瑾和黎明康怀着对新宅子的期待坐上了牛车,只在离开上河村的时候回头看了眼黎家屋子所在的方向,心里颇为不舍,有些忐忑,不知道县里的新邻居怎么样。
牛车走得很慢,并且一晃一晃的,很快昨晚兴奋得睡不着、今天早上还早起了黎明瑾和黎明康就开始点脑袋钓鱼。
黎成石和姜芷芸两人颇为好笑地看了他们一眼,然后一人扶着一个,防止他们掉下车。
等到两辆花钱雇来的牛车晃晃悠悠走到了县城外,附近的人声越来越大时,黎明瑾和黎明康才悠悠转醒,一脸茫然地抬头左看看右看看。
冷风一吹,黎明瑾就彻底醒来了,一脸兴奋地看向城门,好像他是第一次进城一样。
以前每次进城就只是在县城里待一天半天,这一回是他们搬家到县城来,以后就要在县城生活了,感觉确实不一样。
没有长期在县城生活,对黎明瑾来说县城有些熟悉,但是更多的还是陌生。
又走了一小会,距离城门已经很近了,黎成石见黎明瑾彻底清醒,就将他怀里还有些迷煳的儿子塞到姜芷芸和黎明瑾中间,让他们看着下,他先下车去同守城的士兵说说话。
同为在县城给官府做事的人,守城的士兵同县衙的差役基本互相之间都认识,今天黎成石没有穿差役的衣裳,还从两辆装得满满当当的牛车其中之一下来,都好奇他这是干啥。
黎成石走过去三言两语就说了他搬家到县城的事,接着一人给了一个小小的红封,里面装着五文钱,再邀请他们到自家吃顿暖锅饭。
守城的士兵没有上峰的允许是不能离岗的,黎成石的邀请说了等于没说,不过让听到的人心里比较舒坦。
等到黎成石带着姜芷芸他们进城,介绍媳妇和孩子给大家认识的时候,这群守城的士兵把黎成石妻儿的样貌记了个大概。
黎成石是想以后他们要在县城生活了,让姜芷芸他们多认识几个人有好处,万一在外面遇到了什么他又不在的时候可以求助一二。
进城耽搁了一会儿,等到了新宅子的时候时间就有些晚了,姜芷芸顾不得牛车上的行李,她叫上黎明瑾同她一起去灶房给灶王爷做饭。
于是就剩下黎成石一个可以搬东西的人,他多花了两文钱请牛车夫帮忙把行李搬到院子里,然后自己再把行李搬进屋。
当他们几个大人忙忙碌碌时,黎明康一个人在院子里撒欢地跑,认识这个新家。
这个院子虽然只是一个一进的小宅,但它并不小,尤其是中间的空院子,面积大不说,还分成了好几个不同的区域。
最左侧是一个葡萄架子,现在葡萄的叶子都掉光了,等到春天会长出来新的,还会结葡萄,架子下面有一个石头桌子和四个石头凳子,夏天在葡萄藤下面乘凉应该不错。
在葡萄藤的边上有一口水井,这样他们一家人用水就不需要去公共水井挑,直接在自家打就行。
在葡萄藤的后面,有一小块土,土周围有砌一圈矮墙,可以保证泥巴不会在下雨、吹风时跑出来,葡萄的根就是在这一小块土的角落。
光是葡萄藤,黎明康就绕着跑了好几圈,还数了数上面的木架子数量,那模样好像是在数以后他能够吃上多少串葡萄。
围着光秃秃的葡萄藤和暂时还空荡荡的土转了两圈后,黎明康又注意到在屋檐下的两口大缸,因为他个子矮看不到缸里有什么,又不敢巴拉着大缸往里看,跳了几下什么都看不到之后,他放弃了对大缸的关注。
在院子的一个角落里还有两颗粗壮的树,以黎明康的见识分辨不出来这是什么树的,不过他感兴趣的本就不是树,而是两棵树之见的布袋子。
说是布袋子不太妥当,因为这个袋子是悬空系在两棵树上的,黎明康翻来覆去看了看没有搞明白这个有什么用,然后也放弃了。
等到把院子里的东西看完了,黎明康才开始跑进一个个房间看。
在上河村的黎家院子格局其实和一进小院差不多,正屋、左厢房再加一个右厢房,这里也是一样的。
现在这个宅子只有他们一家人住,正屋有堂屋和两个房间,这两个房间之一自然就归黎成石他们夫妻两人,另一个则是留给黎老头和黎老太,离村之前黎成石说的话没有骗人,他们确实在新宅子给爹娘准备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