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页
“恩恩。”黎明瑾见自己的意见人家愿意听,高兴地眯着眼睛笑了起来。
然后,老先生将目光转向黎成石,看着他身上那明显是官府差役的服饰和佩刀,问道:“你这后生是昌平县的差役?”
尽管现在老先生身上没有了刚才那种气势,但是黎成石相信刚才的感觉不是他的错觉,因为老先生提到昌平县和差役的时候语气非常漫不经心,好像整个昌平县在他的眼中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一样。
没有犹豫,黎成石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是的。”
老先生接着问:“既然是差役,这个时间应该在县衙当差,你怎么会出现在这牛车上?”
黎成石正在想怎么回答比较好,他家瑾哥儿就提前开口了。
因为黎明瑾听着老先生的话以为是在说他爹擅离职守,他有些着急又有点生气:“老爷爷,我爹是奉命送我们回村,他没有在做事的时候偷懒。还有,刚才救你才是耽误了我爹送我们回村呢!”
这话说得可是一点都不客气,所以黎明瑾说完立马就被黎成石弹了个脑瓜崩:“瑾哥儿,怎么说话的呢,对长辈能这样吗?还不快道歉!”
然后黎成石对着老先生行了个礼:“老先生,我这次确实是奉命送他们几个孩子回村,送到了就要继续回县衙。”
“童言无忌,他这是在维护你,挺好的。”老先生笑眯眯地看着黎明瑾。
黎明瑾也知道自己刚才着急说错了话,他犹豫了一下,微微嘟起嘴:“爹,我知道错了。”
说完,转向老先生:“老爷爷对不起,我那样乱说话不知礼数,请你原谅我。”
老先生本就没生气,看着这个可爱的哥儿认真道歉,他也郑重其事地回他:“好,我原谅你了。”
然后,老先生问他们:“后生,小哥儿,你们这是去村里的路上?”
“嗯。”黎成石点头,他有点为难地看着老先生,想要问他是不是要去县城。
老先生主动说:“既然如此,你们介不介意我跟着你们一起去看看吧?我刚到昌平县,对周边不了解,去了之后再跟着你这后身一起返回县城。”
一直没说话的白志文想着老先生刚才还昏倒在路边,问道:“老爷爷,你身子不适,不用先去医馆看看吗?”
“不碍事,这是老毛病了,吃一颗药就能好。”老先生不在意地摆摆手,“我现在独自一人跟着你们反而好些,万一我又晕了好歹有人喂药。”
说得不在意,其实老先生也隐约有点担忧,要不是他今天任性不让下人跟着,今天又正好遇到了这几人,他这次怕是真的要出事。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黎成石只好让牛车夫继续驾着车往上河村走去,反正他今天送了孩子就回昌平县,载着这位老先生只能说是顺路。
至此,黎明瑾梦里发生的所有事结束,牛车上多了一个人。
黎成石稍微放松一些的心又提了起来,因为担心这位老先生背景不简单,担心他一会儿说错话。
结果黎成石担忧的事完全没发生,老先生更喜欢同黎明瑾这个活泼可爱的小哥儿聊天,偶尔白志文和黎草叶也会说两句,他同三个孩子很快熟悉起来。
继续走了有大概两刻钟,这会儿在路上已经能够看到上河村的房子了,老先生突然说了一句:“相逢即是缘,志文小子,老夫看你像是要读书考科举的小学子,你现在学到哪一步了?”
白志文下意识接一句:“四书五经已读熟。”
白志文是他爹小白秀才给他开的蒙,因为他的记忆力好,早在他七岁的时候,就已经能把三百千背得滚瓜烂熟,字也都识得差不多,然后继续学蒙学的其他经典,十岁之后开始跟着他爹读四书五经。
老先生点点头:“不错不错,我还在想你小子是不是刚学完蒙学十三经。”
蒙学十三经?这个词黎明瑾没听过,隔壁村老童生开的启蒙私塾就教大家三百千,也就是教孩童识字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但是在州城接受更好教育的白志文,和在县衙要组织学子进行童生试和县试的黎成石两人是知道这个词的。
黎明瑾不知道,他就直接问了:“蒙学不是三百千吗,蒙学十三经是一本什么书?”
黎成石回答:“瑾哥儿,蒙学十三经是一个统称,除了三百千,蒙学还有《小儿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名贤集》、《千家诗》、《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蒙求》、《龙文鞭影》和《幼学琼林》这几本书,只有读完了这几本书,才可能通过童生试。”
听着他爹报了一串书名,黎明瑾眨了眨眼睛:“原来考童生试要学这么多?大哥和三哥真辛苦。”
老先生来了兴趣,问道:“小哥儿,你家大哥和三哥也是小学子吗?”
“嗯嗯。”黎明瑾点点头。
“有点意思。”老先生笑了笑。
从刚才的闲聊中,老先生已经看出来了黎明瑾是识字的,通常来说,能让加重哥儿或者女孩读书识字的,要么是大户人家,要么是耕读世家,这黎成石只是一个县衙差役,他们家在他之前就是本本分分的农民,怎么也会教哥儿识字。
贸然开口询问人家的家事不好,老先生不再说这个话题,他摸了摸下巴转而对准白志文,既然这小子说他已经读熟四书五经,那他就要来考考他,看他所谓的读熟是有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