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她按捺不住了,揣两个果子便去虎子娘家询问。
门外,为人爽朗的虎子娘接过一个果子,放进嘴里吧唧吧唧地嚼:“镜子啊,镜子都是槿荣自己做的。都不用咱插手,只要把砂石给做成玻璃,后面的交给她。”
果然和她猜想的差不多。周兰递过另一个果子问道:“那也不能白给做呀,做镜子的条件是啥?”
米面粮还是油,她家应有尽有。
看着周兰背后自家新搭的粮仓,虎子娘笑了:“今秋大丰收,谁家还差那么点米面粮油。”
这是大实话,周兰不由得面色一沉,追问道:“那是什么?”
难不成槿荣也想像她当时那样,预备请人家帮她做劳力?
吐出一个果子核,虎子娘看着周兰的表情,就知道对方在合计些什么。她摆摆手,打断道:“条件简单的很,跟没有似的。只要你家里有人去上学堂就行;去的人越多,越先给你家做。”
她抬起右手晃道:“我家一家四口都在学堂里,所以排在了第一个。”
上学堂?周兰懵了,下意识问道:“那要是不去呢?”
对方给的果子不太好,有点塞牙;胡子娘一边剔着牙,一边朝周兰身后挑了挑眉毛,像是和什么熟人打招呼。
心中忐忑之际,周兰听到身后传来一道熟悉的声音,羽毛似的轻飘飘:“那抱歉,不去上学的,领不到镜子。”
正是横抬着一面大镜子走来的裴槿荣。
秋风飒飒,包裹镜子的细布吹起了一角。光滑的镜面明晃晃的映着从西边射过来的太阳。
槿荣挟着镜子走不快,早在几步之外就听到了周兰和虎子娘的对话。
不同于瓷器、天然气乃至玻璃,镜子的材料——纯银十分有限,故而槿荣决定自己亲自来做。
当然这其中也有推广学堂的心思在。镜子不是生活必需品,缓缓也无妨,几日来,无论是谁来陶瓷窑问镜子如何制作,槿荣都是一样的说辞,不容商量。
此时,她重复道:“只有来学堂读书方能从我这里领镜子。”
明明对方只是轻声细语,周兰却觉得仿佛有一座五指山朝自己头上压下来一样。
她若是想去学堂,早就去了。
在那里固然可以多见到裴松,但槿荣也同为学堂的老师,甚至比裴松更有话语权。若是自己到学堂求学,就好像是承认她比裴槿荣低了一头。因此,周兰根本就没有动过那个心思。
听着槿荣不容置疑般的声明,周兰不服地开口:“凭什么?”
“你这是霸道,专横!”她脱口而出,尽是往日周存福在家里嘟囔槿荣的话语。
熟料对方仿佛是听了什么笑话一样。秀眉高挑,修长的手指在镜子外的细布上点了一点,揭掉了半面细布,幽幽开口道:“我以为,霸道专横该是这个样子。”
周兰目光下意识落在镜子上,见里面的人双手攥拳,胸膛前挺,横眉竖眼。浑身上下都透露着四个字——蛮不讲理。
见镜子中自己的倒影和槿荣真实的面容对比在一起,周兰由心感到了羞愧。
她动了动嘴,镜子里的人却发不出声音。
而槿荣难得的耐心话语传了过来:“勤洗澡,认真洗脸,皮肤或许或好一点。”
撂下这句话,槿荣冲仍旧剔着牙的虎子娘点了点头致意。就又复盖上镜子,往预定镜子的村人家去了。
当晚,周兰在木盆里就着水和肥皂,一遍又一遍的洗着脸,耳边不断回响着母亲的催促声。
她摔下手巾,嚷道:“镜子我不要了!”
想让她去学堂听槿荣授课,做梦去吧。
.
秋风拂水,去学堂方能领镜子的话传到了家家户户。
乡亲们不约而同地笑开了花:“还有这等好事?”
早晚各两班的学堂,如今又分别添了两班;倘若家里事情多忙不过来的人,也可以选择每隔一日去一次。
原本村里识字的人是稀罕,会算数的人更是格外得意。现在少数成了多数,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能写会算的人,再也不用为了掰扯几斤稻谷、米粮四处求人。
课上,槿荣目光从一顶顶乌黑的脑袋上扫过,心里默语道:还不够。
和她与裴松不同,多数的乡亲们到了他们这个年纪,早已成家生子。也因此,村里祖父母辈的人不少,才四五十岁就早早地颐养天年更是常事。
这些“爷爷奶奶”辈的乡亲们,只两鬓掺杂了几根灰发;他们的身体或因为从前过重的劳动落下了病根儿,头脑却丝毫不糊涂。
槿荣并不打算装做看不见他们。
因着学堂加课,如今除了紧急的病症,一般来找看诊取药都在暖洋洋的午后。药屋门前,十多个人一同做伴儿来看诊的是常事。
看着闲话家常的长辈们,槿荣转着笔,心思一动。
也不用大张旗鼓地设立什么老年学堂了,不如直接趁着这个机会,同他们多说上两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