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7页

      梁何氏有些不太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小闺女软了声音,拉着她的手娇娇道,“咱们是为了让我哥安心念书才支的摊子,现在好不容易能去府学了,反而要因为这个摊子拦着他或者让他读书不安心么。”
    梁何氏看着两个孩子,叹了口气,“娘是有些糊涂了。”
    她拉着清若的手,用力握了握。
    世人庸俗是常态,她的小闺女却一直清醒且温柔有力。
    站在母亲的角度,让她很难不反思,不心疼。
    梁何氏是这样,梁星河也是这样。
    决定好要去省城,一家人变开始忙活张罗了。
    晚上梁何氏去找谢大娘,清若和梁星河去当铺掌柜家送东西,表示感谢也是道别。
    两人出来时候天色已晚,月光皎洁铺着淡淡一层银光,繁星闪耀。
    五月间晚间的风已经带上了春季的暖意,不急不徐,拂到面上是刚好的舒适。
    两个人说着话沿着街道慢慢往家里走。梁星河不知道看见了什么,嘴角勾起,转身朝她伸手,“小老板能不能给支点工钱。”
    她挑眉问他,“干嘛?”似乎不大乐意。
    他话语缓缓,“买点重要东西。”
    清若打开钱袋,低着头动作间问他,“要多少?”
    他还没回答,她已经拿了一小块碎银放在他掌心里,还问道,“够不够?”
    梁星河笑起来,“够啦,谢谢小老板。”
    转角处,是糖铺。
    阿婆不在,老爷爷守着,手里拿着蒲扇慢慢摇着撵周围闻着甜味围着的小飞虫。
    “爷爷,拿些酥糖。”
    爷爷听着耳熟,眯着眼瞧他,“哟,咱们小解元啊。”动作迅速的给他装了酥糖,还多给了几块。
    梁星河买糖,清若跟在后面等着他。
    他回来把剩下的银钱递给她,“喏~”
    而后跟过来一块酥糖,“张嘴。”
    清若张嘴,酥糖长条状,一块她一口就咬了三分之一。
    剩下那块梁星河直接塞自己嘴巴里了。
    咬得咔擦咔擦,“酥糖是挺好吃。”
    两个人踩着月光往回走,梁星河突然开口,“突然感觉,一生卖糖也挺知足。像阿婆和爷爷这样,卖一生甜。”
    清若偏头看他,少年没转头,下巴稍抬,看着远处夜空中的月亮,“世人总觉得星辰是围绕着月亮才发光。”
    “不然呢?”这会的风太温和舒适,清若懒洋洋的,慢吞吞的接话。
    “或许,月亮是为了保护某一颗小星星才那么努力的发光吧。”
    不是书呆子的逻辑,却是读书人的纯粹浪漫思想。
    他偏头喂她糖吃,“你要少对我好一点。”
    清若睨他,“对你好还有错咯。”
    少年摇摇头,“没错。”手指轻轻拨掉她嘴角的糖渣,“但我总是觉得这样自己很讨厌。”
    清若弯着眉眼笑起来,“没有,那是你的错觉。”
    梁星河稍微低着头,和她对视,少年清亮黑润的眼眸深处藏着细致的温柔虔诚。
    “再等等我吧。”总觉时间太慢,这一日一日,要搭个金屋,要藏娇,要握住让小玫瑰日日骄横肆意的温暖。
    **
    我要握住这世间万物的偏护。
    予你。
    ——【黑匣子】
    第20章 .古代·梁星河(20)向她示弱,也是……
    六月中旬府学便要开学,到省城后还有不少事情,时间紧迫,一家三口快速把家里做了规整之后便雇了车大包小包出发了。
    到洛宁省城起洺后,三个人先是在客栈住了几日,之后便是熟悉这座城市,先租房子。
    首要考虑的便是梁星河上学的问题,先找到府学的位置。
    梁何氏还在发愁怎么找房子才能少折腾不被骗的时候,清若和梁星河已经带着她去找了周围路边的散工们。
    起洺城是建卜县的好几倍大,这里店铺多,生意行当多,散工也多,平日里就在街边等着,有老板需要来叫谈好工钱就去。
    清若和梁星河买了肉包子、买了肉饼,明摆的要打听事。
    但是他们打听的事又不是什么隐秘,出手大方态度客气。肉包子自己吃,肉饼却是可以留着带回家的。
    没一会那群人就把周围的情况倒了个干净,还顺带附赠了不少八卦。
    梁何氏一开始还在感慨,后来完全是听得津津有味。
    等她八卦听完还在回味的时候,两个孩子已经决定好了要去找谁看房子,在哪一片看。
    一家三口租了户距离府学不太远、背街安静的小院子。
    把家安定下来之后便是找铺子,找铺子这事得慢慢来,里头门道多,便也不着急。
    日子就这么安稳下来。
    在县城学堂是周围少年人偏多,到了府学,年龄差距拉大,同窗之间的家庭条件差距也与之扩大。
    夫子比县城时候多,最明显的感触便是知识的输入口增多。
    省城交通便利,起洺城又距离长安不远,不管是书籍、名家之作,这里的资源都更为丰富。洛宁省也算是仅次于长安的科考重省。
    梁星河过了乡试进入府学,确实如他形容那般,只是拿到了读书圈子的入场券。
    府学是官学,起洺城作为洛宁省省城,吸纳了整个洛宁百分之八十以上在考学阶段的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