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页
弹幕开始玩起来了:“嗯?不是小两口直播吗,怎么点进来有三个人?(狗头)”
“这算什么?平成三杰还有四个人呢(狗头)。”
“你们为什么都加狗头(doge)”
“因为是单身狗啊(doge)”
这三人都没看手机,独独霍依一个人在憋笑,还好她是摄影师,总是被忽略的那个人。
到了鱼塘,就是常巍的主场了。他熟练的打开鱼塘小屋,给大家介绍这些养殖设备的功能,又到桥上,给大家介绍探测仪等仪器的安装和合理的分布,又给他引以为傲的水循环和水质检测做了详细讲解,引得弹幕学习的网友纷纷感谢。
“水质和水生态对鱼群的繁育至关重要,数据越精准,鱼的肉质越好。”常巍又补一句,“我上传的那份数据不是完全通用的,还要大家结合实际地域生态做调整,跨域太大,气候和水生态都不同,肯定是要大改。”
出了鱼塘,吴旗拥向身后的梯田指路:“飞碟在上面工作,还有鸭场,它也会去搬运。”
霍依复述网友提问:“不需要控制,会自己找货搬运吗?怎么设置路径和目的地的?”
吴旗拥拿出一个黑白色的U盘外形物件:“这个是目标笔,需要搬运就来后勤领一支笔,飞碟身上有不同功能的雷达,一个是识别,一个是检测,一个是追踪。目标笔有两头,白色一头抓取目标,黑色一头放置目标。在物体上打出记号,这个货物就会成为追踪雷达的目标,放置目标要提前打好。”
“一支目标笔的抓取和放置是绑定的,一个工作区只需要一支目标笔。”
弹幕有的说见过,有的说见到世面了。
从鱼塘回来是十一点零五,搜救组的车已经停在门口,轮轮磨磨协助后勤人员搬运盒饭。
杨兵和左若飞也歇够了,准备上车。
吴旗拥再一次做到了车边的位置,对镜头说:“准备出发去凤泉岩改(电)线路,二十分钟后再见。”
作者有话要说:
日三正常(●°u°●)
第30章 终于物资输出了 ·
雨下得很大, 天色阴沉。
到凤泉岩之后,小伙子们开始调整线路,添加了基础的红外、温度湿度检测仪。
电线网线拉进了溶洞里, 直播间切回来的时候,吴旗拥正在帮忙装灯。
弹幕:“黑咕隆咚的,这是哪里?”“养山羊的那个岩洞吗?”
“把山羊养在岩洞里?哇!”
这一片的视频里偶尔有光一闪而过, 接着吴旗拥的声音响起:“诶哟!给错灯了,我这个灯座是有镇流器的, 你们递上来的灯也是自带镇流器的。”
杨兵往打了手电的后方传话:“来个没有镇流器的灯!”
“我给的就是没有镇流器的!”左若飞还在那里狡辩。
然而杨兵已经把灯还回来了:“你自己看看有么有?”
“啊,我脑子怎么糊涂了?”
常巍那边的灯装好了一个,他轻轻摁下开关, 溶洞里又亮了一点, 接着他也喊道:“电线盒,钉子。”
杨兵又小跑过去:“学长!给!”
“欻”, 吴旗拥那边连的灯也亮了起来, 溶洞里的景物又清晰了一个度。
弹幕纷纷赞美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啥时候可以不那么忙?我好想去旅游……”
“真的美啊,不过溶洞酿的酒好喝吗?”
霍依懒洋洋地靠在甬道口,当一个没有感情的传话工具。
家里酿过酒的小常老板回答:“那当然是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了。温度湿度和密闭性, 大米质量、水质和九曲都讲,溶洞的好处是能够最大的效率保证恒温。”
霍依继续传话:“问我们村有没有屠宰场匹配禽畜园?”
吴旗拥:“我们到现在就杀了一头猪,其余的肉还是赈灾支援的物资。县里有一个大型屠宰场,减少污染, 乡村就不配备了, 等高速修好, 通车方便,杀猪就是来回一个钟头的事。”
“我们的肉猪八月份出栏了, 猪圈里的母猪又生了一窝小崽子。”
之前杀的是一头母猪,小猪崽长大后,小强又从其他村民那里弄了一头母猪一头公猪配种,现在前面的猪崽能吃了,又多了一窝新的。
溶洞里的基础设备安装很快,马上就到了万众期待的挤奶环节。
雨幕中,岩洞口中午也要开灯,否则跟溶洞没有太大区别。
农家乐的人对这四十五只山羊都还不太熟,羊群是流动的,上次挤奶时对着身份证找了半天,挤完后干脆给他们隔开,关到独立的新建的临时挤奶棚里。
挤奶的时候,弹幕在问:“每天都挤奶吗?”“上次挤奶是什么时候?”“这奶好喝吗?”
吴旗拥:“我们不喝,都是杀菌处理过后给老人孩子喝的。”
“上次挤奶……”左若飞听着雨声,有些恍惚间,“是上次。”
吴旗拥抬头:“你回去睡两天吧,阿飞。”
左若飞挤奶的时候还眯了一会儿:“我也觉得要休息了。”
弹幕:“我也是在休息……高强度工作要不得。”“轮班啊!”
“后勤人本来就少,尤其是山区,大头都在搜救组,我们这里的支教组和宣传组有时候都会去搜救。”
“支援者人数少,只能拿时间来凑了。”“去星星之火看看吧,线上陵园又多了一位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