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8页

      ————
    蔡苏亚也发觉了异常。
    她接收的记忆,不仅仅是以原身为视角发生的事情,而更像是第三视角,旁观了一系列故事的产生。
    站在原身的角度,秦绍齐确实没骚扰她,反而是她,在对方一次次的帮助下,对他产生了仰慕、依赖的心思,最后不受控制地喜欢上了这个属于她亲姐姐的男人。
    但之后发生的事情,令她猝不及防。
    “蔡苏亚”虽然喜欢上了秦绍齐,但绝对没有插足的心思,她还想着远远躲开,大学毕业后去别的城市读研,时间长了,再多的感情也会渐渐消磨的。
    然而,还没等她离开,却在某一天,突然撞上了酒醉的秦绍齐,从他原本应该待的客房里跑了出来,好死不死跑到了她的房间,还将她当成了她姐姐,蔡苏青。
    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蔡苏亚”都处在脑袋一片空白的状态。
    秦绍齐和蔡苏青分手了,蔡苏青远渡国外,秦绍齐气极之下跟她告白,两人交往了……
    哪怕结局不美好,可从内心感受来说,在那场阴差阳错的交往中,“蔡苏亚”的确有过开心的时候,这让她越发责怪自己,对蔡苏青充满愧疚,所以等到后来,秦绍齐知道了作为的真相,来找她质问的时候,她也模模糊糊,真的开始觉得是自己的错了。
    是她因为对秦绍齐的喜欢,所以在他喝醉酒找过来的时候没有及时带她去找姐姐么?
    是因为她,才导致秦绍齐和蔡苏青这对金童玉女有缘无分,就这样黯然收场的么?
    所有人都在责怪她、鄙视她。
    “蔡苏亚”迷迷糊糊地,把过错都归咎到了自己身上。
    无论如何,她的确喜欢上了秦绍齐。
    这是无可辩驳的过错。
    于是,一切的唾弃、不屑、咒骂……“蔡苏亚”都默默忍受了下来。
    之所以来参加这个节目,在“她”看来,她是来赎罪的,给秦绍齐和蔡苏青赎罪。
    作为后来者的蔡苏亚,其实也没比原身知道多少。
    毕竟在原定的剧情中,参加完这个节目,原身在最后一期,知道了外界对自己铺天盖地的谩骂,拿到手机,看着数不尽的未接电话,短信里的各种谩骂诅咒、肮脏不堪的言论。
    “她”脑袋里最后那根弦终于断了,一走出这个豪华舒适的小屋,随便找了个高楼,在最高处,直挺挺跳了下来。
    也是讽刺,等她死后,背在身上的罪名都变得无关紧要了起来。
    没有人再议论她当小三,抢了姐姐的男朋友,“网络暴力”成了当年最热的词汇,她的手里有许多人开始给她发道歉的信息,在她死去的地方,也有人送花祈祷,祝福她安息。
    他们说,
    “其实蔡苏亚也没做什么啊,她不是在秦绍齐分手之后才跟他在一起的么?”
    “说实话,秦绍齐和姐姐本身感情应该也有问题,不然就这么一个误会,就能让他们分手?那该有多脆弱啊。”
    “对啊,秦绍齐又不是没去解释,姐姐也信了,可偏偏说因为蔡苏亚喜欢他,就死活不跟他复合……唉,说到底,也是因为没那么爱吧,不然哪能轻易放手啊。”
    他们都开始体谅起蔡苏亚,
    可惜她再也听不见,看不见了。
    ————
    蔡苏亚轻轻吐出一口气,她能感觉到胸口翻涌的气息,原身只是刚刚住进这个小屋,全身上下的疲惫就已经蔓延开来,哪怕是她也不免被影响。
    什么都不想做,就想一个人,半点力气都使不出来,整个人懒洋洋的,窗外灿烂明媚的阳光也像是蒙上了一层黑白滤镜,感受不到温度,一眼看去,似乎整个世界都不是真实存在的。
    虽然说蔡苏亚不是什么专业的心理医生,但她隐约也有点感觉,原身的心理好像出了点问题。
    尤其是面对秦绍齐的时候,心率不齐、紧张失语、手足无措……
    “她”发自内心的惧怕着他,这份怕,并不是来自秦绍齐,而是原身自己。
    来源于她对自己,深深的厌恶。
    要蔡苏亚说,哪怕等节目录完,网上没有对原身的网暴,照她这个心理状态,也撑不了多久。
    在这些几乎将她淹没的负面情绪影响下,蔡苏亚才冒然当着镜头,说出了那么一大段话。
    她从来只在乎自己,没工夫去体谅秦绍齐的“苦衷和无辜”,当初提出要交往的是他,要分手的也是他,凭什么就原身被骂??
    蔡苏亚觉得只给他一个“骚扰未遂”的罪名,已经够善良了。
    ————
    蔡苏亚在节目中曝光“前任”的一大段话在网上掀起了滔天大浪,将原本一边倒痛骂职责她的网友们飞快分成了两边。
    秦绍齐长相、条件都是一等一的优秀,还是吸引了不少粉丝,他们联合一些觉得“无图无真相”的路人观众,声势浩荡地表示这些话都是蔡苏亚的污蔑,是她故意给自己洗白的借口。
    不过蔡苏亚被骂了这么两天,许多没看节目的普通网友都忍不住生出了逆反心理,
    “秦绍齐一张嘴巴巴说两句话你就信,蔡苏亚条理清晰地说了这么长段,你们就知道看证据了???不是,你们之前把人家姑娘黑成‘现实版紫菱’了,你们到底有什么证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