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9页

      又拿了个大碗,倒了点白面在里面,打上两个鸡蛋,切了些蔬菜进去,加盐和水调成面糊。
    待粥熬好,直接盛起来。
    锅中放油,面糊分几次倒进去烫成面饼。
    面饼中有菜有蛋,今天晚餐就这么简单的解决了。
    吃了饭,白露趁着天色还早,就去了林婶子家,主要是想问问关于学堂的事情,还有建房的事情。
    她记得林婶子的男人是专门给别人建房子的,这会应该下工回来了。
    “婶子,吃饭没?”
    白露老远就见到了坐在门外的林婶子。
    一脸愁容的林婶子见了白露,立马笑道。
    “露露来了。”
    白露往林婶子身后的屋里望了望。
    “婶子,叔在家不?”
    林婶子摇了摇头。
    “还没呢,他要在外面吃了饭才回来,每次回来都要点灯了。你找他可是有什么事?要不你先和我说说。”
    白露直接说明来意。
    “就是想跟叔问问建房子的事情,不知道现在工价多少,建房请多少人合适,木工怎么算钱。”
    林婶子听了,一脸高兴。
    “你家要建房子啦?”
    白露笑了笑。
    “是啊,要建房子了!不过我们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懂,所以就想来问问叔,毕竟叔比我们老到。”
    林婶子不禁感慨。
    “你们也真是不容易,那茅草屋也是住不得,下雨天铁定漏水呢。”
    “婶子说的是,前一阵连下两天雨,屋里全是水。”
    说到下雨,白露真是记忆犹新。
    那两天下雨,他们地上睡不成,五个人挤在一个床,她都睡不好。
    这也是她觉得必须要先建房的原因。
    “这建房我虽然不会,不过工价的事我倒是能说道一二。现在建房的工价一年比一年高,往年都是二十、二十五文一日,今年加到了三十文一日。”
    林婶子望向白露,继续说道。
    “你们若是建个跟我们这差不多大的房,至少需要请八个人左右,建成的话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白露往林婶子家里瞅了瞅。
    自己想象中的房屋,虽然跟她家格局不大一样,但面积应该是差不多的。
    林婶子家也是三个孩子,每人一间房,他们夫妻一间房。
    “那成,婶子,叔那边的房子啥时候能忙完,到时候能叫他带头叫八个人来我家将房子建了不?”
    反正都要建房子,熟人帮忙估计会好一些。
    林婶子的男人白露也见过,瞧着很是老实,这事交给他,她也放心。
    林婶子想了想,说道。
    “成是成,就是马上农忙了,得将家里的事情忙完,才能去你那建房子。”
    白露点头笑道。
    “这个当然没问题,那这事就拜托婶子和叔帮忙了。”
    林婶子摆了摆手。
    “嗐,咱们住这么近,都跟亲人似的,就别见外了。不过若是八个人干上一个月的话,再加一顿中饭,得十两银子左右,这建房的工钱是血汗钱,最是拖欠不得的,你们可得准备好。”
    “哎!这个婶子放心。”
    白露点了点头,又继续问道。
    “婶子,我还想问问,下半年的学堂,啥时候开始收学生啊?我想将我们家耗子送去学堂。”
    “耗子不是八岁了吗?”林婶子问道。
    白露点头。
    “是呀,就是因为八岁了,才要趁早送学堂去,好歹学点东西。”
    万一不小心考个状元啥的,她还能跟着享福呢。
    好不容易穿越一次,让她也去见见那京城的繁华。不过最终还是要回来的,要说过日子,还是得在农村,自在!
    “要我说,八岁了就直接送去镇上的书斋上学,八岁左右正正好,我们家三福下半年也是要去镇上念书的,这不这几天家里闹腾着呢。”
    林婶子说到后面,压低了声音。
    白露也压低声音问道。
    “咋了?是弟妹跟你们闹么?”
    说着,往屋内努了努嘴。
    第31章 商量上学的事
    一说到这事,林婶子就来了精神,她拉着白露的胳膊出了院子。
    一边走还一边低声说道。
    “咱们一边说去。”
    两人来到院子外面站定。
    林婶子探头往自家屋里的方向看了看,才说道。
    “我和你叔送三福念书,那孙氏有意见,说浪费家里的钱,还说我们偏心。
    唉!那时候大福和二福我们也是问过的,他们都不愿意念书,这才没浪费那钱。
    三福也是他自己愿意念书我们才送,你说这叫什么事?”
    白露点了点头。
    “确实是,有时候孩子多了,扯不清。”
    林婶子连连点头。
    “就是就是,这次因为要去镇上念书,三福又太小,我就想着去镇上租个房子,她觉得花这么多钱不值当,就跟我吵起来了。”
    “镇上租房,婶子打听过没?”
    白露问道。
    若是要去镇上念书,每天来回跑肯定是不现实的,毕竟苏文昊才八岁,让他自己跑来跑去的,她也不放心。
    “要看地段和大小的,两个房间的房子,位置离学堂远一点的都要两百文一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