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312页

      严老庄主则带着人直接奔着那中年男子而去。
    那中年男子叫温成,他已认出了萧枕,正在得意就要将萧枕杀了之时,没想到眼见就要得手,突然杀出了一批江湖人,他咬牙大怒,吩咐人,“放箭,杀了他们。”
    对方射箭,但城门口还有御林军和各府的府兵,也都有盾牌在,齐齐竖起盾牌。
    五六万兵马到底不是小数,哪怕只是寻常的士兵,严老庄主和青雨山的人虽然武功高,但在箭羽下,也只能避其锋芒,靠近不得。
    孙巧颜捂着伤口白着脸喊,“外祖父,不必急着杀他,守好城门就是。”
    城门就这么大的地方,进来一批士兵就杀一批士兵,就算反贼有五六万兵马,但若是不要命,只管进来。
    古语有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青雨山的高手有上千人,一个人可以低十人甚至百人,由这些人来堵在城门口,就算是外面的兵马也给堵的完全进不来。
    第894章 化危为安
    青雨山来了上千人后,萧枕和孙巧颜这里的危机霎时解除,瞬间缓解了死神盖顶的压力。
    孙巧颜的伤势有些重,青雨山有擅医的大夫,立即过来给她包扎,孙巧颜的外祖母严老夫人已到了孙巧颜近前,心疼的不行,口中骂,“杀千刀的,敢伤我们的宝贝疙瘩,我老婆子一定饶不了外面那死东西。”
    孙巧颜龇牙咧嘴,红着眼睛地告状,“外祖母,您和外祖父来的太及时了,否则我就再也见不到您们了。”
    “出息,你的佩剑呢?”严老夫人拍了孙巧颜脑袋一下。
    孙巧颜哽了一下,“为了杀江北郡王萧瑾那个反贼,我将佩剑给献去给他用了,将他重伤了。”
    严老夫人心想怪不得没个趁手的佩剑被人所重伤了,她看着身边这年轻男子一直拉着孙巧颜的手,她到近前说了这半晌话了都没松开,她咳嗽一声,“这位是……”
    孙巧颜立即说:“外祖母,他是当今陛下。”
    严老夫人恍然,“原来是陛下,老身失敬。”
    她仔细打量萧枕,人长的不错,眉目俊秀,身材颀长,风姿出众,很是满意。她刚刚距离得远,看的却清楚,危急关头,陛下一直护着重伤的外孙女,就冲这一点,人品就没得说,不是那等只顾着自己跑路的,若是寻常人,都得称赞一声,更遑论他身份尊贵,是九五至尊。
    “多谢老夫人相救。”萧枕见严老夫人目光落在他拉着孙巧颜的手上,神色顿了一下,缓缓松开了孙巧颜,拱手见礼。
    严老夫人连忙避开他的礼,拍拍衣裳,回了萧枕一礼,“陛下折煞老身了。”
    她说完,催促二人,“你们快走,皇宫内有撤出去的密道什么的吧?我们来挡住城门。”
    萧枕点头,“老夫人小心。”
    他重新抱起孙巧颜,由人护着离开。
    刚走出不远,听到城外远处有大批的马蹄声而来,萧枕脚步一顿,冷月闻声跳上高墙,向外看了一眼,惊了一下,大喜,“陛下,是咱们的京麓兵马。”
    萧枕皱眉,“怎么会是京麓兵马?”
    冷月顿了一下,他也不知道,再细看,是京麓兵马没错,他回道:“是凌大人和张大人带走的那五万京麓兵马没错。”
    萧枕闻言不走了,抱着孙巧颜上了城楼,向下看去,果然是“京麓”的旗帜迎风招展,正是本来几日前离开去幽州增援的五万京麓兵马。
    五万京麓兵马一来,温成和萧瑾的兵马便受到了内外夹击,青雨山的人瞅准了机会,由严老庄主和严老夫人一起带着人冲出了城门,再度去杀温成。
    温成腹背受敌,想要撤走,但哪那么容易?几个回合下,叛军士气大减,温成周边的护卫悉数被青雨山的人杀了,最后剩他一人也没逃脱得了,不甘心地毙命在了严老庄主和严老夫人合力的剑下。
    温成一死,叛军群龙无首,只能降了。
    凌云扬擒住了重伤的萧瑾,揪着他衣领,对他不解地问:“萧瑾,无论是先皇,还是陛下,待你江北郡王府不薄,你为何要投靠碧云山谋反?”
    萧瑾苦笑,“江北郡王府早在十年前,就受制于碧云山了,我在十年前,也中了碧云山控制的毒,每隔半年有人给我送一次解药,你说我为何要反?”
    凌云扬懂了,松开他,“那你完了,江北郡王府也完了,不过你姓萧,留个全尸,应是没问题的。”
    他命人押了萧瑾,赶紧到萧枕面前。
    萧瑾已将孙巧颜交给人看顾,负手而立,看着凌云扬和张炎亭皱眉,“你们没去幽州?”
    凌云扬立即说,“我们为了抄近路,擦着江北边境走的,不成想察觉江北兵马有异动,我本来想着是不是七妹也给萧瑾传信了,他也是集结兵马去支援幽州的,便留了人手打算知会他一声,谁成想我走了半日后,留下查看的人传急讯,说江北的兵马奔着京城来了,我便觉得不对,便立即掉头,回京城来救驾了。”
    “那幽州呢?”萧枕急了,“他们危在旦夕,等着朕派兵马去支援的。”
    “陛下稍安勿躁。”凌云扬很是镇定,“我在回来的路上已得了消息说岭山的兵马已赶去了。若是妹妹他们能撑得住岭山兵马赶到,幽州之困必解,若是撑不住,那我们区区五万京麓兵马去了幽州也不解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