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5页

      俞昭昭站在原地,看着柳行知的背影逐渐消失在夜色之中。
    她有些疑惑了,方才她无意听定燕帝说了一句,柳行知是个知恩的人。可若柳行知真的是这样,又怎么会为了自己的前途,把景瑟交到她的手里?而且,她是真的该去相信柳行知吗?
    站在不远处的小丫鬟等了许久,在见到俞昭昭沉默不语的时候,劝慰道,“郡主您别生气,小良国公怎么看的上四小姐呢?四小姐比不上你的!”
    小丫鬟不提还好,她一提起来就让俞昭昭想起了定燕帝的话。
    她咬牙切齿的低吼,“她自然是什么都比不上我!”
    “她景瑟真以为自己是个东西吗?山鸡也想攀上高枝做凤凰。”俞昭昭说,“她既然想要攀高枝,那我就成全她。我倒是要看她能站的有多高,最后摔下来的时候变得有多狼狈。”
    就如柳行知说的那样,景家送进来的两个女儿都不成气候。
    最近定燕帝虽然对这位宁贵人多有照拂,可没有子嗣的嫔妃在宫里,会落得什么样的结局,俞昭昭自然是知道的。
    只要景瑟入宫在定燕帝身边,那么景瑟就不会对她造成威胁了。在宫里的景瑟,一旦被定燕帝冷落,那么她就可以对付景瑟了
    俞昭昭皱着眉头,开始琢磨着要怎么让定燕帝收纳下景瑟,因为她的确没这个本事。
    俞昭昭看着空中的圆月,在心里思索着,难道真的要去找柳行知?但是柳行知这个人可靠吗?
    她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柳行知却开始准备明日接待汝阳郡主。
    无论是景瑟还是俞昭昭,她们都是养在深闺的小姐,即使被娇养长大,却依旧是个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和感情的女子。这样的女人说难听点,脑子里除了喜欢和爱慕,便不会存在其他的东西。
    俞昭昭只要想要得到裴长庚,就会攻击接近裴长庚的女子。
    没有人不善妒,除非真的不在意。
    所以他相信,俞昭昭会来找自己。
    定燕帝曾无意透露过,在这三年内暂时不会动汝阳王府,为的就是让汝阳王府放松警惕,最后斩草除根。
    等这一切处理好的时候,汝阳王怕是也不在了。
    一个失去了父母庇佑的小姑娘,她说出来的话,又有谁会相信呢?所以,柳行知完全不怕来日俞昭昭会反咬他一口。
    翌日,柳行知依旧去给景瑟问安,闻小月把他拦在殿外,还说了不少难听的话。
    柳行知依旧不在意,在回潇湘馆的时候听到人说,“柳先生,汝阳郡主身边的人送了一些赏赐过来,让你亲自去东篱馆那边拿呢!”
    第178章 撞破
    柳行知对通传的人说了一声谢谢后,神色依旧如常。
    这个人也不介意,因为他早就习惯了柳行知这目中无人的样子。
    在潇湘馆里,不少乐师都曾得过定燕帝的赏赐,可没有一个人像柳行知一样,能自由的在外走动,丝毫不被束缚。
    说不羡慕都是假的。
    然而柳行知却没有注意到通传的人的脸色,若是往常他察觉有异,即使心里不满也会赏点什么东西。
    他此时想的都是闻小月对他的恶言。
    闻小月生的清秀,瞧着也是细皮嫩肉的,丝毫不像是一个乡下丫头。而且,闻小月说的话还十分的难听,她说柳行知怕是在潇湘馆呆的太久,有些鬼迷心窍了。
    潇湘馆这边废弃的院子,一直都有奇怪的传言,尤其是前段日子,一向不喜欢多管闲事的童泚突然找到他,问可曾有外人出入过潇湘馆,还去了不该去的地方。
    柳行知没有多想,便知道童泚问是哪里……
    他摇头否认,也没有提起带景瑟去了东篱馆的事情。
    其实以东厂的实力,想要查清景瑟的行踪太容易了。就景瑟那日疲惫的模样和她小心翼翼出处事,她又怎么敢在东厂附近晃动?
    要知道童泚在私下,没少在定燕帝的面前说长宁伯府的坏话。因为当年,景铁铭曾和定燕帝说起过,童泚这个人留不得。
    到底为何留不得,柳行知没有查探出来,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这两个人水火不容。这些年来,宁贵人会被定燕帝冷落,或许也有童泚的功劳。
    所以景瑟不可能去东厂附近走动,更不可能去不该去的地方,还和童泚见了一面。不过,柳行知的确对景瑟带了几分疑心,毕竟眼前的少女是白素梅的女儿,在白府的时候还单凭一己之力给景筝洗刷冤屈。更重要的是,景瑟明明猜出了谁是杀害方家那位小姐的凶手,却故作不知,敷衍了过去。
    她知进退,既黑又白。
    所以,他还特意试探去问了景瑟答案。
    可一切就如他想的那样,景瑟的确没有和童泚接触。
    不知为何,他居然觉得若能亲手困住这样的少女在自己身边一段日子,倒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柳行知想到这里,不仅从屋内走了出去。潇湘馆和东篱馆都在梨园内,距离不算不远,所以他很快就走到了东篱馆,并且很顺利的见到了汝阳郡主俞昭昭。
    俞昭昭微微敛目,看着柳行知的眼光有些错愕,她走上前说,“你真的可以……”
    “多谢郡主赏赐。”柳行知直接打断了俞昭昭的话,然后用两个人才能听见的声音说,“人多眼杂,隔墙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