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
她心里想的竟然都被先生提前先到了,玉芙心中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乖巧地点了头后,又问起了元宵诗会的事。
“元宵诗会,先生每年也要去的吗?”
温时书解释道:“自然。府城中每年会举办大大小小的诗会,当属元宵诗会最令人瞩目,我门下都是各地而来的才子,参加诗会有助于考验学问,另外还决定了他们要去何处的府学,我作为师长,自然要去的。”
余下的话他没说,小姑娘也不一定能听得懂。
学子们参加诗会为的就是展现自己的才华,继而挑选如意的府学,江南等地富饶,就算是应天府也去得,每年都会有变动。这对于各地的官员来讲却极为重要,能收下有才的学子进入府学,对日后的升迁评定极为有益。温时书并不是固执的人,如今天下海晏河清,国力鼎盛,早就不是当初有才华就能被重用的阶段了,这种入仕之前的政治利益对学子们来讲十分重要,他作为师长自然是不会阻拦。
毕竟朝中张林二党的事到现在都水深火热,是时候再培养新人入仕了。
玉芙懵懂地点了头,能继续听先生讲课她是高兴的,心中害怕与师兄们接触,也是因为大魏的闺秀们鲜少有这种经历,惴惴不安后,却想到了刚到书院时看到的场景。
那些学子们身着道袍,言行气质富有诗书,让人不由得会心驰神往。
想到这儿,小姑娘也不再纠结,端端正正地行了个礼后,就打算听先生授课,模样瞧着别提多认真。
温时书视线落在她身上时,有些哑然失笑。
姑娘的心思从来不往深处去想,兴许这样也好,毕竟以后要经历的事情还不是她能承受的……
*
正月十四,是要去姑苏城的日子。
小桃从一大早就开始翻箱倒柜地给玉芙寻着衣裙,近些日子也不知怎了,原本湿冷的江南突然又有了暖意,没有刚入冬时的那些寒风刺骨,穿得多了甚至还会有点闷热。
玉芙虽是女子,和先生同去参加诗会不能在前头,却还要与女眷们同席的,再怎么说都要好好装扮才行。
选的衣裙并不是颜色鲜亮的,是件鹅黄色素雅的诃子裙,外头配的大袖衫绣满了芙蓉花纹,层层叠叠似烟罗飘软,正配得玉芙豆蔻年华,娇俏不失精致。
小姑娘额头轻点花钿,颈间戴了西域传来的珠宝,发髻上的装饰都是些娇俏的绒花,杏眼盼顾间,更是楚楚动人心弦,只不过她年岁还小,今日这般打扮,更是显了几分幼态。
这对玉芙来讲也算好事,先生带她参加诗会多少有些于礼不合,若众人一瞧她还是个未及笄的姑娘,就不会计较太多,省得后续有麻烦。
安定县去往姑苏城的路并不远,驾车只需两个时辰即可到达。
临近元宵佳节的姑苏城格外热闹,到了夜间灯市如昼,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烟稠密,正是灿若云锦的热闹景象。
众人就住在望君楼,七里山塘是姑苏城里最为富贵风流的地儿,能够住店的多半都是有功名在身的学子,或者是富商大贾,一开窗就是画舫里传来的丝竹声,江南美人婉转地弹奏着琵琶,让人不知不觉就会沉醉在此般繁华里。
玉芙坐在窗边塌上望着外头的景象,竟有几分回到了应天府的错觉,直到小桃推门而入,这才回过神来。
“姑娘,主子唤你去用膳,据说学子们都到了。”
玉芙颔首点头,踌躇片刻还是出了门。
她还以为,见到师兄们得在元宵诗会了,心里倏忽有些紧张,毕竟……她是个女子,自魏朝建立后,就再没有女子正儿八经的学习诗书了。
玉芙走至拐角处,映入眼帘的就是披着狐裘的先生,那身浅金暗纹圆领袍在灯火下格外显眼,通身矜贵下却是温润如玉的气质。
“先生,学生来了。”
温时书闻声转头,看见小姑娘无措地攥着帕子,浅笑道:“怕了?”
玉芙红着脸逞强,“没有……我只是有些不习惯这里。”
温时书对她的回答不置可否,小姑娘鲜少来这种热闹的地方,不习惯倒也正常,却没信她不怕的话。
“既然这般,那就走吧。”
他这样说了,玉芙不好改口,只得硬着头皮跟在身后,抬眸时却瞧见柱子后头藏了四五个年龄尚小的学子,见她望去,一哄而散地往雅阁里走了去。
这下可教她不知如何是好了,连提着裙摆的手都抖了起来。
小姑娘这样的反应,却在温时书的意料之中,温声道:“别怕,就是让你见见他们,待会儿我带你去看花灯,元宵的灯市上有许多吃食,应会有你喜欢的。”
她还以为……今日要与师兄们一同用膳呢,听见先生这样的安排不禁松了口气,继而又想到先生话里提到的花灯。
原来她在家中时,每至佳节长辈们也会带她们出门,订个酒楼略看几眼,并不会让姑娘们真去逛着玩儿,生怕出了什么事,拘的也厉害。
现下听先生这样说了,玉芙心中还真生了些期待。
随着雕花门推开,雅阁里的谈笑声也戛然而止,那些身穿道袍的学子们都看向了门外娇俏的美人。
先生收了玉芙做学生的事,他们也是刚刚知晓,虽说当初在书院里都对玉芙十分有兴致,以后要同窗进修课业却是另一回事儿了,纷纷投去了打量的目光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