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页

      *
    众人出行的这天,正逢细雪初霁,梅花处绽,云霭山虽终年被雾霭缠绕,岁寒三友却在这无边的白中,增添了许多景色。
    几人隐居之地极为隐蔽,平常人极难寻到,因此地形也错综复杂,需走上一段路,才能搭乘马车前往云霭寺。
    玉芙被小桃搀扶着,绣鞋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藏在狐裘下的小脸被冻得通红,却依旧挡不住她对这一切的向往,杏眼四处观望着沿途美景。
    竹林白雪,山鸟婉转。这是在闺阁中从未体会过的经历。
    刚从小院出来时的那段路被童子清扫过,地上只薄薄一层雪沫子,周遭修竹极多,颇有曲径通幽的美感。可再往前走去,积雪已没过小腿,玉芙跟随着前头几人的脚印踩下去,才勉强不会湿了鞋袜。
    可惜玉芙年岁小些,步子迈的本就没他人大,到后头渐渐有些吃力,白茫茫的哈气不断从她口鼻涌现,却依旧平复不了她起伏的胸膛。
    “小桃……咱们慢些吧。”小姑娘不敢打扰到前头的沈意夫妇,毕竟自个儿头回与众人出行,不能因娇气误了脚程。
    小桃闻言放慢了步伐,使姑娘能暂缓一会儿。不过瞧着姑娘吃力的模样,担忧的问道:“姑娘可还撑得住?若是不行暂且歇息下,我瞧这脚印都是前头童子踩的,姑娘很难跟上,还是慢慢来好些。”
    玉芙力不从心的点了点头,不敢真歇下,暗自咬牙硬撑着,只顾着闷头走路。
    山路到底难行,云霭寺建在山腰,去时的路颇为不易,好几次她都差点摔了,愈发地力不从心。但走着走着,却发现前头的脚印多了一双,踩的距离极小,对她来讲正正好好。
    感谢的话刚要脱口而出,抬头就发现先生竟走在了她前头,他站在那片光瀑里,金线勾勒的仙鹤晃的玉芙有些怔愣。
    先生好像在刻意等她。
    小姑娘紧走了几步到他身侧,忽地就从他袖笼中闻见了山茶香,夹杂着雪地特有的清冽,煞是好闻。
    “先生,谢谢你。”她轻声道谢,脑子里浑浑噩噩的,又想起了那晚的梦,先生细心至极……待她这般好,是她这些年从未体会过的。
    念着这些,小姑娘早就忘却了先前的累,跟在先生的身后,连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温时书轻轻“嗯”了声,将嘴角的笑意压下,待到了马车附近,这才与她分开。
    两人的行为却早就落在了沈意夫妇的眼中,心照不宣的对视后,神情上都若有若无的浮现了抹讶异。
    他们与温时书相识多年,关系密不可分,对他这些年的性情多有了解。当时天下十二国群雄割据,各国看重门第,而温时书出自江左温氏,那是个人杰地灵的宝地。如此显赫的家世,再有自幼才子的名号,早年间温时书便名冠天下,十四岁就在楚国舌战群雄,将一众老臣讲的哑口无言,至此风光无限。
    他不同于其他男子,在少年时会锋芒毕露,自沈意与他结识,就是温柔稳重的性子,可却偏偏免不了清冷疏离。温时书身处的吴国虽富饶,吴王却昏庸至极,亲小人远贤臣,温氏不得重用,直到吴国被灭,他便隐居深山,不再理世俗纷争,身上的清冷也愈演愈烈。
    当时的竹林四友已齐聚,都出身名门,各有各的抱负却无处施展,只有温时书像是没有七情六欲般,每日抚琴品茗,任谁都不足以冲破清冷的枷锁,找寻回温柔的少年。还是当时魏国公子期的出现,让温时书变得越发鲜活。
    可沈意也知晓,明主在好友心中的重量极重,时至今日其实也没人敢多提及明主……而温时书自明主亡故,性子又逐渐清冷起来。
    今年的云霭山相聚,他原以为不会有所不同,见到的好友无非是清冷威严的,不光是书院的学子怕,就连他都有些怵。几日的相处下来,他却发现并不如此。
    娇娇软软的小姑娘,好似总能让好友刻意温柔对待,他都跟着沾光。
    沈意坐在马车里,几次欲言又止,终究还是忍不住了。
    “鹤行,我有一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温时书阖目养神,淡淡地道:“问吧。”
    “你……不觉得你变了?”沈意顿了顿,斟酌道:“仿佛回到了八年前,你可懂我意思?”
    温时书皱了剑眉,睁开眼看向了好友,笑道:“如此,应是好事,子俊为何愁眉不展?”
    他眉目清冷,却若有若无的有似温柔意味,叫人不敢多瞧一眼,生怕亵渎了这世间仙人。
    这笑落在沈意眼中,却叫他频频感叹,“确是好事,却叫我心里难受。我还以为你是块儿捂不热的石头,年年我都回来看你,到底还比不过个小姑娘,也罢,你这人甚爱教习他人,到底还是天真性子得你喜欢。”
    温时书轻笑出声,摇了摇头,眉宇间有了思索。
    “子俊,我知你顾虑不敢再问,时过境迁,明主已逝,其实我早就不在意了,玉芙还是孩子,受不了清冷的对待。只是当年的事,我愧对明主……所以多年闭口不言,致仕不回。”
    沈意眉头一跳,没想过好友会提及此事,多年来缠绕众人心中的疑问,继而浮现在他的心头。
    第13章 愿菩萨保佑她。
    明主当年是不受宠的魏国公子,与好友相识时,已近而立之年,魏国公子众多,才华横溢有野心者比比皆是,若好友志在功垂千古,又怎会选择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