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437页

      还是九妹妹这个夫家好,门口看热闹的?就聚了一大堆。
    “这个什么不能的?”云娇将团扇掩在面前,只露出一双妙目:“都是自家哥哥,送我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把云闱虽不是什么好人,但并未对她如何?从小到大,也不曾欺负过她。
    她不必要摆什么脸子给他看?自家兄弟愿意送她,那是她在婆家人跟前的脸面。
    “好。”把云闱没想到她答应的这么痛快?也不由得欢喜:“那我等一会儿叫个人同我一道去,这样就是双数了?必不叫妹妹委屈了。”
    “八哥哥自己看着办就是了。”云娇笑了笑?心想着他如今倒是比从前懂事了些。
    兄弟二人一个背着?一个护着?后头跟着一堆婢女小厮,便这样往大门而去。
    原本,这其间还有个规矩?便是女儿去拜别父母,听听父母的教导,再上花轿。
    可钱芳馆已经不在了,把言欢恐怕也说不出什么来,把云庭觉得云娇看着把言欢一个人坐在那里,反而要心里头不好受。
    是大喜的日子,就别招她难受了,干脆就作主免了。
    门口,秦南风等人已然预备妥当了。
    把云庭跨出门槛,云娇抬头便望见秦南风正朝她看了过来。
    二人四目相对,她弯了弯眼笑了,秦南风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上前挑开了喜轿的帘子。
    边上,阮氏怀中半抱着个簸箕,里头装着谷子同各色豆子,正大把的四下里洒着,尤其是大红的喜轿里里外外,更是到处都洒满了。
    这也是大渊的风俗,谓之“撒谷豆”。
    云娇进了花轿之后,帘子便落下来了,鞭炮声同丝竹之声同时响起,轿子便叫人抬起来了。
    外头响起一片恭贺声,是前来观礼之人,等着捡利市钱,自然净挑着好听的说。
    对此,秦南风自然不会小气,掏出预备好的碎银子,漫天洒了出去。
    众人声音更大了,道贺声与笑声响成一片,其中更夹杂着感叹声,寻常人家洒利市钱多是用铜子,没几个舍得洒碎银子的,人人都觉得这热闹看的值了。
    随着花轿往前移,那些人也都跟了上来,他们料定了等一会儿的利市钱还要更多,这个新郎官在女方家门口都这么大方,更何况到自己家门口了?跟一路又如何?
    如此,这迎亲便显得热闹非凡了,一众人簇拥着迎亲的队伍往前走。
    秦南风骑着马走在最前头,这回从来时走的不是一条路,娶亲不走回头路,须得从另外一条路绕回去。
    这条路,自然是绕远了。
    一路上,逢桥或是庙宇,都要停下来放爆竹,洒利市钱,这也是风俗。
    云娇坐在微微颠簸的花轿之中,原本以为自己会打瞌睡,毕竟早上起的太早了,可不曾想却越发的精神。
    她想着,就算是自认为不紧张,但其实心里头,还是有些紧张的。
    也不知,咱一会儿会是个什么情形?
    秦南风那个大姑母,会不会趁机为难她?
    到时候,在场那么多的人,她到底是要不要给她留脸面?
    她思来想去的,还是决定不能委屈自己。
    成亲就这么一回,秦焕禧敢搅和,她凭什么还善待她?
    想到这,她又摇了摇头,秦焕禧是有脑子的人,不至于如此不堪,恐怕是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她不再想此事,又想起与秦南风从前的种种来,想着想着,便想到了八两。
    “蒹葭。”她朝着外头小声的开口。
    “姑娘。”蒹葭贴近了轿子的窗口,答应了一声。
    “八两安排好了吗?”云娇有些不放心。
    李嬷嬷原本说将八两也带着一道去。
    云娇想了想,如此不妥。
    八两胆小,不能见生人,一见生人便吓得身上的毛都倒竖起来,更不要说如此喧闹的场景。
    且到时候,各人有各人的事,都忙碌起来,谁又顾得上它?
    是以,她便安排了乔巳将八两用笼子装起来,径直送去了秦府,这般省事多了。
    “乔巳在咱们前头就动身了,姑娘放心吧。”蒹葭在外头小声道。
    约莫走了一个时辰,云娇远远的便听到了喧闹声。
    “来了来了!”
    “新娘子接来了!”
    “快来瞧新娘子!”
    她知道,这是到了秦府了。
    轿子又往前一段路,接着停了下来,缓缓的落下。
    “快撒,快撒!”
    有人大声吩咐。
    接着,云娇便听到豆子落在地上蹦哒的声音。
    她知道,这是撒谷豆了,洒谷豆是旧俗,从娘家洒到婆家,她从前倒是见过不少回。
    而后,便是笑闹之声,似乎是有人把着门要利市钱,否则便不叫新郎官进门。
    秦南风自然是撒了利市钱,众人争相抢拾,一时间热闹不已。
    便听媒人李氏大声道:“请新人下轿!”
    接着轿帘子便叫人掀了起来。
    云娇以扇遮面,低头而出。
    秦南风伸手去扶,却叫媒人一把拍开,笑道:“秦少爷急什么,此时可不该你扶,前头引路去。”
    围观众人都哈哈大笑起来,相熟之人甚至开口取笑他,他也跟着笑,并无半分不快。
    而后,秦南风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