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月宁自然是愿意的。
韩山长德高望重,又曾是本朝相爷,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博古通今,是读书人口中的大儒,多少人都想拜入他门下。
韩山长一生所收弟子众多,然近几年他身体欠佳,便不大收弟子了。
若是要收关门弟子,那往后便再没机会拜入,月宁点头谢道:“谢谢姨母,谢谢母亲,若能拜入韩山长膝下,我怕是要高兴的睡不着觉了。”
“你喜欢,我就去办,你淑姐姐总夸你知书达理,我也瞧着不错,韩如非脾气古怪,却也是惜才的,等定下消息,我让衍哥儿与你说。”
李衍嗯了声。
月宁忙摆手:“姨母费心,只是我明日便去书院当值,若有消息,我定会比郎君知晓的更快。”
“你唤他哥哥就是,直把人叫生分了。”齐氏捉起她的手,横看竖看都很喜欢,至于方才故意提到李衍,实则还是不想断了两家姻缘。
月宁看着母亲,苏氏笑道:“听你姨母的,唤作哥哥就行。”
母亲既已说了,月宁也不再推辞,低声叫道:“衍哥哥。”
李衍也不知哪根筋打错了,登时就回了句:“宁妹妹。”
两个长辈笑的很是开怀。
待反应过来,李衍忍不住啜了口茶,挑起眼尾偷偷打量月宁的反应。
她神色淡淡,恍若还想着方才的人,手里的帕子快被绞烂了。
没几日,便要进行拜师礼。
只是这回儿不是收一位关门弟子,而是两位,且都是女子。
一位是月宁,托了李淑的关系,另一位便是秦筝,自然看的是京中长姐的颜面。
拜师礼庄重繁复,拜过祖师爷后,两人又冲着坐在上首位的韩如非跪下行三叩之礼,韩如非摸着银灰色的胡须,微微颔首,依次喝了两人的拜师茶。
然后便开始训话,大抵都是读书人恪尽职守的本分,叮嘱她们两人要勤勉,要上进,更要清白。
拜师礼后,明照书院膳堂这才开宴。
秦筝今日穿的格外素净,与月宁一般,只着院服叩拜,没有在装饰上再用心机。
韩如非吩咐两人入门后,交上一篇策论,就去岁春闱写下自己心得体会,以及朝局纵横。
李淑与其他几个学生邀韩如非去受敬酒,房中只剩下月宁和秦筝。
自打月宁认祖归宗的消息传开,秦筝在家里躺了三日,三日里睡不好吃不好,人都瘦了一圈。
她怎会想到,宋月宁一转身,竟然变成了孙月宁。
一个被拐跑的人,曲曲折折还能找回家门。
何其可笑。
当年的事,她还有些印象。
秦筝彼时才九岁,跟几个世家女约着去打捶丸,谁知道下了雨,冬雨格外料峭,她被淋了,便把火气撒到丫鬟头上,命他们赶紧去买雨伞。
人刚走,她就被掳走了。
阴暗潮湿的小屋,两个穿着灰布衣裳的婆子,凶神恶煞的看着她。
问她是谁家的姑娘。
她知道,她被绑了,而这两个婆子,是想要银子花。
秦筝打小就聪明,她脑筋一转,想到方才看见孙家二姑娘站在桥底下等她哥哥,两人似乎也是没打伞的,孙成周跑的飞快,一溜烟就不见踪迹。
孙二姑娘还小,团子一样站在桥底乖乖等她哥哥。
秦筝便故作镇定,与那两个婆子周旋,后来果真哄得那两个婆子去把孙二姑娘迷晕抱过来。
秦筝又把身上值钱的玩意儿悉数交出,花言巧语骗的婆子大意后,趁她们睡觉,她偷偷溜了出去。
回家后,她一直忐忑不安,又不敢与爹娘交代白日发生的事,唯恐出卖孙二姑娘的把柄落下,她也跟着得个不好听的名声。
后来,扬州城人人都知道,成国公府的二姑娘没了,国公爷和国公夫人疯了一样四处寻找,可秦筝不敢吱声。
她甚至暗暗得意,那样蠢的女娃娃,被骗了也是活该。
谁叫她自小就生的比她还好看,到哪坐席都能引得旁人格外关注,白的像雪,偏偏还那么多人喜欢。
秦筝心里生出既兴奋又紧张激动的情绪,孙二姑娘若是没了,扬州城就没人比她好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她竟还能回来!
秦筝默默收起拳头,看向对面娴静温婉的人,月宁手执一本书卷,翻开来低头看着,她速度快,记性好,不多时便翻了半本过去。
许是因为上回被秦筝和秦家三姑娘害过,月宁并不打算搭理她。
可她低着头,犹能感觉到秦筝凝视的目光。
让人不舒服。
“孙妹妹,你可还记得当初是如何走丢的?”
秦筝到底是慌乱的,虽面上笑盈盈,心里却很是没底,她不知道月宁记得多少,也害怕万一她记得什么,将自己推到人前。
千夫所指,那是何等可怕的事。
月宁没抬头,淡声回她:“约莫是被人抱走的。”
“可还记得是被谁抱走的?”
月宁心中泛了疑,抬起眼眸,想着宋星阑说过的话,便留了心眼:“我记得走丢失,自己穿的是件粉色襦裙,白腰带,好像拐走我的人,有点外地口音....”
说到后来,她放慢了语速,同时观察秦筝反应。
秦筝脸上不慌不忙,可眼底藏不住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