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36页

      医馆入门左边悬着一块“妙手回春”的木牌,是郎中坐堂看诊的区域,大约是刚下过暴雨,堂内只有寥寥数人。右边则有“药到病除”的牌子,便是买药所。
    颜烟看右侧靠墙安置着整排药橱,就知道自己该往那处去。
    那位唤作素素的女掌柜正巧等在柜台前,见颜烟来,笑着和她打招呼。
    “你也是来抓药的吗?”她刚说完,就见颜烟稍稍举手示意了一下手中提着的几个纸包。
    “是想来卖些药材,不知该找谁。”颜烟看着柜台内几道忙碌的身影,有些局促。
    以前在医仙谷时,采药都是自用的,到了余山村的药庐后,采来的药材大多交由周郎中去处理,她也不知这医馆收不收她采来的这些药材。
    “哦,这个呀,我帮你问问。”素素看出她的为难,很是好心地唤来一人,“喂,凌耀,你过来一下。”
    有一年轻男子正背对着她们拉开药橱小格,听素素喊他,便匆忙抓了撮药放在戥子中转身回到柜台前:“怎么了?”
    “这位小娘子带了药材来做买卖,你帮忙看看。”素素与他颇为熟络,应是早就相识。
    “好,请稍等片刻。”那名叫凌耀的男子对颜烟点了下头。
    颜烟听他应允,将手中的药材暂放到柜台桌面上,看他手法很是熟练地称量药材,将戥子中的药材取出适量,分成几份用油纸包起后递给素素。
    “令尊可是得了膏粱病?”颜烟见他抓的药中有味白附片,向素素问道。
    这膏粱病即为痹痛,是因过食膏粱厚味,壅滞于道,滞久结石,引发关节剧烈疼痛,通常是富贵人家吃得太好才会得这病。白附片有逐风寒湿邪之效,可用于缓解痹痛。
    “膏粱病?”素素边接过药边朝她看去,摇头道,“凌郎中说我爹是得了风壅之症。”
    “那这药可能是抓错了。”颜烟指着她手中的药材。
    素素一愣,拆了纸包,却不大识得这些药材,疑惑地朝凌耀望去。
    凌耀被她看得耳尖发红,辩称道:“我是按着药方抓的药,怎么可能会出错。”
    颜烟毫不留情地反驳他:“风壅头疼之症应是用白附子入药。”
    白附子与白附片名字接近,外形也极为相似,但这是两种药材,制作方法也有区别,药效更是迥乎不同,或许是方才凌耀心急,一时拿错了。
    凌耀亟待再辩,头顶却被一位老郎中抬手狠敲了一记。
    “错了就是错了,还想说什么?”那郎中正是凌耀的父亲凌温硕,方才看完一位病人得了闲,便来看看他这小儿子这活干得如何,没想到就撞见这事,“快拿去换了。”
    他听颜烟所言又观素素手中捧着的药材,凌耀确实是错了,气不打一处来,
    为防止头上被多敲出几个包来,凌耀赶忙从素素手中抢过配错了的药材,转到身后药橱去更换。
    “素素,真对不住,这药费就给你免了吧。”凌郎中满是歉意地说道。
    他们两家是老相识了,素素与凌耀还是同岁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虽说这药费本就不贵,他这般也算是表个态。
    “没事没事,换对了就行。”素素连声说道,“也是我喊他,让他分了心才弄错的,您别生他气了。”
    “你这孩子,怎么总帮他说话?”凌郎中轻轻摇着头,又看向颜烟,“这位小娘子可是会医术?看一眼就知道用错了药,年纪轻轻就如此了得,不错。”
    颜烟听他夸赞,不好意思起来,自谦道:“哪里,略懂皮毛罢了。”
    正说着,凌耀重新抓完药过来,凌郎中将药材确认无误后交给了素素,并叮嘱了几句:“早些回去吧,可要让你爹记得按时服药,别误了时辰。”
    “知道了,谢谢凌伯。”素素得了药,和颜烟也道完谢,丢给凌耀一个带有自求多福之意的眼神后离开了医馆。
    颜烟由于有药材需出售,便没跟她一起走。
    凌郎中看她未走,很是客气地问道:“小娘子看着面生,不是这义乐城之人吧?鄙人姓凌,是这妙存坊的主人,敢问尊姓大名,师承何处?”
    “敝姓颜,今日刚行至义乐城中。家师名讳不便提及,还望见谅。”颜烟听他提及师承,念及魂曲一事,又因此前被劫持过,有了顾忌,不想在外表露自己是医仙谷弟子,只能借口不提。
    “无妨。”凌温硕开了这么些年的医馆,知道这些医术高明的江湖游医的脾气,多是不愿透露来历,“幸亏颜小娘子出言提醒,这用错药只会延误病机,定是不妙。”
    他扭头见凌耀呆立在那儿,又是一通指责:“你这小子还不过来向这位颜小娘子道谢?”
    这凌耀是凌温硕之子,年纪轻轻,尚未及冠。
    虽然他行事有些毛躁,不够沉静,但心地不坏,知道这次完全是因自己粗心而出了差错,当下就朝颜烟作揖道:“在下姓凌,单名一个耀字,方才之事多谢颜小娘子。”
    颜烟还了一礼:“凌公子不必客气,我只是凑巧看见而已,好在及时更换。”
    凌温硕看颜烟像是比素素还小一两岁,不由得再度朝凌耀数落道:“颜小娘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眼光,既擅长分辨药材,又能对症下药。你再看看你,向来对医术不肯用心钻研,现在拿着药方都能把两种药材搞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