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50页

      老二以前都是在家里养病,可没做过这种辛苦活。
    阮俊:“……”我一定是捡来的。
    阮霄轻咳一声,给阮俊道歉:“抱歉,方才是爹误会你了,你做的很好,继续努力,争取超过爹,成为最厉害的庄稼汉!”
    “爹,我要当官!”
    “什么官?”
    “大司农!”
    大司农,在大胤王朝,是负责教民稼穑(激ā色耕种收获)的农官。
    阮霄是知道大司农的,听到小儿子的话,眼一下子红了,拍了下他的肩膀:“好儿子,有志气!”
    一旁的阮家人也都对阮俊投来欣慰的目光,显然都很支持他。
    今年的水稻谷种,是阮宁去年培育出来的,足足三百斤,能种四十二亩水田,经过筛选,又被阮宁用了特殊的方法处理过之后,这些水稻能像去年一样涨产,加上稻花鱼,又能得到一个大丰收。
    等秧苗长到可以移栽大秧的时候,会进行分配。阮霄这边种四亩田,是去年阮宁买的那四亩,今年阮霄虽然也买了田地,不过那些田地还要用来种其他的粮食。
    柳家那边八亩田,有几亩是柳澈新买的,除了种水稻的田地,柳澈还买了其他田地,种了其他粮食。
    阮家的十个堂兄按家里人头分配田地,加起来一共种三十亩水稻,这些田都是他们去年开荒出来的,虽然比不上上好的良田,但经过那些堆肥的饲养,加上阮宁教的种植方法和高转筒车的灌溉,这些田也能有很好的收成。
    当时开荒了百亩地,三十亩拿来种水稻,其余的则拿来种其他粮食,每个人都分配均匀。
    老人那边,在粮食丰收之后,各家各户都会给老人送去。
    人多力量大,三百斤的秧苗,不到一天,就全部移栽完。
    阮俊意犹未尽,浑身充满了干劲,一点都不像个十二岁的少年,回去的路上,跟着阮霄走在人群后面道:“爹,我们家田地还是太少了!”
    阮霄拍着他的肩膀:“新开荒的地不肥,附近能买的良田都被你姐夫给买了,我们要想买,就得去远处买,那太麻烦了!”
    “先暂且种这些地,等忙完这阵子,再琢磨是继续开荒还是买地。”
    柳澈走了过来:“开荒费时费力,杨柳村附近也没有平地可开荒,买地最为合适。”
    阮霄看向他:“可我们要去哪买地?”
    柳澈继续道:“买周府的地。”
    周府有两个,一个是县城里的周地主家,因为找人欺负阮安谷等人,被柳澈找人查了犯罪证据,交给县衙,抄家砍头,周地主家的地,都被阮宁买下,让柳澈安排给了百晓门的人种,共三百亩良田。
    另一个周府,是镇上的周鸿伟家,当初周老爷子重病,把柳大丫买去冲喜,柳大丫死后没多久,周老爷子也过世了。
    周鸿伟只会吃喝玩乐,加上因为无法使女子怀孕,心理畸形之下疯魔了,赌输了家里的所有银钱,女人也全卖了,如今正在卖土地。
    他家有一百八十亩的良田和两间铺子,全都要卖掉。
    周鸿伟家的地都是连城一片的,很方便管理,就在大关村那边,离得也不是很远,非常合适买来种。
    第366章 葛老要回神医门
    阮霄一听柳澈的话儿,就皱起了眉头,思考半响道:“这事儿回家再慢慢说。”
    说完,朝前走去。
    这个大好的机会,他得回家看看还有多少银钱。
    柳澈走在他身后道:“爹若是没有银子,我这里有。”
    阮霄摆手:“我不用你的银子,留着给我女儿和未来外孙女用。”
    “是宁儿给我的银子,买地的事儿也是她让我给你说的。”柳澈不紧不慢的道。
    阮霄:“……”
    阮俊双眼明亮:“爹,买地!”
    阮书道:“姐夫,我这里有银子。”
    柳澈几人看向他,阮霄问:“你哪来的银子,这是买地,你那点压岁钱不够。”
    阮书哭笑不得:“不是压岁钱,是卖字画得来的银子的,明烨哥拿了我的两幅画在宋氏拍卖行拍卖,每一幅都拍出了两百两银子!”
    阮霄赶紧捂住自己的心口,目瞪口呆。
    阮俊:“这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阮书温和的笑:“我的画是葛爷爷来书院里教你习武的时候,顺便亲自帮我拿去给明烨哥的。”
    画是在宋明烨去京城之前送到他手上的,之后宋明烨让宋北把画送去了宋氏拍卖行拍卖,然后他才去京城,如今卖画得来的银子,宋北在前日已经拿来给了他。
    他本来是打算晚饭后再将银票交给爹娘,给他们一个惊喜的。
    现在听爹说到买地,他便顺势说了出来。
    阮俊:“……”师父到底是谁的师父?为什么都不给他说?
    阮霄终于缓过气来了,深呼吸一口气,不可置信的看着阮书:“你的画这么值钱?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
    阮书浅笑:“爹,我是那种会开玩笑的人吗?”
    柳澈若有所思道:“阿书的绘画天赋极好,宁儿教给他的画法极为特殊,大胤王朝独一无二,一幅画能卖得上几百两银子不足为怪。”
    阮书点头:“是的,明烨哥跟我说了,若不是因为我如今还没有什么名气,一幅画可就不止两百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