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36页

      阮宁很直接的道:“我是阮霄的女儿阮宁。”
    阮达东睁大双眼。
    阿真:“……”阮霄不是宁光公子的家人吗?
    大宝哥没给他说过阮霄还有哪些家人,他只知道青云府城,阮家村,以及阮霄的父母兄弟嫂子侄儿的名字,还有宁光公子!
    却原来阮霄还有个女儿,还美若天仙,也找到了大桃村,找人的速度都赶上他了!
    阮达东惊愣了好一会儿才看向阿真:“她真是阮霄的女儿?”
    阿真:“……”别问我,我不知道,我只见过阮霄的画像。
    阮宁道:“我爹是我奶奶的老来子……”她三言两语就给阮达东说了阮家当年的情况和人际关系。
    阮达东听得双手激动颤抖,一拍大腿:“对对对,你说的很对,老天爷啊!你果真是霄叔的女儿!”
    阿真:“……”他不但找到了阮霄的老乡,还找到了阮霄的女儿?
    许久之后,周婆子家中,堂屋,阿真在周婆子的招呼下,坐在凳子上喝水,阮宁和柳澈,则坐在阮达东的对面,与他交谈。
    周婆子的男人和两儿子三女儿孙子外孙们都闻风赶回来了家,集聚在堂屋里,热切的讨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奇的对阮宁和柳澈左瞧右瞧,被周婆子一个不耐烦,全部赶出了屋子。
    屋子得以安静下来,阮达东才在媳妇张宝兰的陪同下,缓缓给阮宁几人说起他当年的遭遇。
    爷爷奶奶虽然你已年老,但还活在世上,就如我外婆,生了十几个孩子,照样活到了八十多岁还好好的。
    古代的平均寿命不是说人只能活到那个岁数,也有长寿的。
    第196章 爷爷奶奶在明兰府城
    阮达东三十八岁,比阮霄大一岁,辈分却比阮霄小,要喊阮霄一声叔,和阮宁是同辈。
    当年青云府城发生旱灾,阮家村起初是一整村的人一起逃难的,可因为阮霄为了救人而脱离了队伍,阮霄的父母兄弟们着急之下也脱离了村里的队伍去找阮霄。
    阮达东和家人跟随村里人来到了距离青云府城最近的府城,不想在府城门口遇上了暴乱,阮家村的人失散了许多,也死了许多,阮达东的爹也在暴乱中死去。
    后来,阮达东同兄长嫂子们带着母亲来到了另外一个府城躲避旱灾,几个月后得知朝廷派下的救灾大臣到了青云府城,他们便又赶回了青云府城,在路上的时候遇上了阮霄的家人,他们说在明兰府城那边有阮霄的踪迹,要去那边找人,就暂时不回青云府城了。
    阮达东顿了下,苦笑道:“也幸好你爷爷奶奶他们没有回青云府城,否则就活不了了。我们回到青云府城没有几日,就天降暴雨三天三夜,然后就发生了水灾,整个青云府城被淹没,我是侥幸活下来的。
    可后来,水灾之后,又发生了瘟疫,我被一个赤脚大夫误诊,说我染上了疫症,那些当官的要把我连同那些染上疫症的百姓活活烧死。”
    一想到当时的情况,他就面色发白:“一千多人,居然要面临被烧死,我们当然不愿意,就开始了反抗,逃了出来,然后被官府的人追杀,我们不停的跑,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后来我落入了水里,被一个船夫所救,我在那位好心的船夫那里躲了一年的时间,瘟疫也在这一年里不知不觉的就消停了,那些追杀我们的官兵也不再出现。
    帮助我的那位船夫正是我媳妇的外公,我从他那里得知张家要招上门女婿的事情,所以就来了大桃村。”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就看向了张宝兰,露出幸福的笑容。
    虽说上门女婿低人一等,可他当时身无分文,什么也没有,能成为张家的上门女婿已经是便宜他了,若不是他长相还算俊朗,勤劳肯干,张家还不愿要他呢!
    而且张家也是很好的一个家族,从来没有嫌弃过他,他和张宝兰生有三子一女,张家还愿意让他三儿子随他姓阮,为他们家保留最后一丝血脉。
    要知道,上门女婿最受人看不起,孩子也只能随母姓的,像张家如此做派的,已是万里挑一。
    听完阮达东的话,阮宁和柳澈起身对他鞠了一躬,阮宁诚恳的道:“多谢阮大哥告诉我这些,能在此遇上你是我的幸运。”
    阮达东憨厚的笑着:“不用感谢,能在有生之年得知霄叔还活着的消息,又能见到霄叔的女儿女婿,我真的很高兴。
    当年我们都以为你爹救人不成反被流寇杀了,所以还劝了你奶奶他们不要再找了呢,现在想想,也庆幸当时你奶奶他们没有放弃找人。不然……行了,不说这些了,你们能告诉我,霄叔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吗?”
    阮宁言简意赅的给阮达东说了阮霄和吕氏当年发生的事,得知阮霄不但大难不死,还给自己救了一个秀才之女做媳妇,阮达东佩服万分,也为他感到高兴。
    阮达东看着阮宁道:“当年十爷爷他们是往明兰府城方向去的,具体还在不在那里,我也不清楚,不过总归是一些线索,你们可以去找找。
    我也希望你们能找到他们,若十爷爷他们看到你这个孙女的话,定会很高兴的,他们可是盼了一辈子了。”
    阮家村之所以叫阮家村,并不是说所有村民都姓阮,而是阮族是村里人数最多的家族,一半的人都姓阮,所以才叫阮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