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76页

      胭雪脸色这才好看了些:“我相信郡王一言九鼎,君子之言驷马难追,他说到就要做到,老出尔反尔怎么行,他这样,我不喜欢。这世上哪有那么多轻易就能原谅的事,即便原谅了,也不可能同以前一样。人被伤了心,更不可能没有一丝痕迹,他做不到放手,我就替他做到。他说过的话不记得了,我替他记着。现在不是我愿不愿意回头,是我不许他回头,他得一直向前看,不能轻易说后悔。”
    “亲事……他愿意退就退,不愿意退也罢,我反正是在寺里,看谁耽搁的起,这里没人知道我是谁,我也不怕丢人。他不是我,总不能一辈子不娶吧,只看他怎么向他父亲、太后、圣人交代。”
    王玄济带着胭雪满肚子的话,跪在谢狰玉跟前一字不漏的重复给他听。
    王玄济说完,注意到百海川和三津奇怪的眼神,对上谢狰玉微嘲的目光,“没想到,王玄济你还有这种口技,学舌这一功夫,简直堪比你的医术。”
    这是学的太像,就跟拿针在扎谢狰玉的心一般,都是孔眼,千疮百孔。
    王玄济自知谢狰玉此时心情不悦,识趣的以头磕地,“郡王恕罪。”
    奇异的,谢狰玉即使不高兴,也没有因此大怒。
    良久,他低声轻柔而缓慢的道:“我就知道,她那日那么好说话,让她怎么写,她就怎么写,哪有那般好心,全是为了糊弄我,等我走了,好金蝉脱壳。什么后不后悔,回不回头,她就是小心眼,比针尖还小,不,错了,是死心眼,认一个死理,就是一辈子。”
    他轻咳几声,手抵着唇,再放下时,嘴角有着明显的血丝。
    王玄济:“郡王不可再这样下去了,郁积未好,又不曾好好歇息,日日守在寺外风吹雨打,太过伤身。”
    三津递过帕子,谢狰玉拿过来擦去血迹,闻言“呵”了一声,“那就回去吧。”
    其他人面露错愕,谢狰玉说的却是真的。
    自那天起,谢狰玉及他的人撤出了白雀寺,唯独王玄济及之前的妇人带了几个婢子留了下来。
    含山特意到寺门外走了一趟,才确定郡王一行人是真的走了,她回去告诉胭雪,得到了她一声嗤笑,“我就说,他肯定是被我伤着了,那么大个人,郡王身份何其尊贵还是大将军呢,我老落他面子,他能受得住?你说他对我有情,再有情又如何,真情耐不住消耗,日子久了,也就淡了,他坚持不了多久。”
    含山点头,想着也对,郡王既然来了汝陵,虽然没有向以前一样逼迫小姐,可也太容易放弃了。
    小姐说不见他,他就真的不来见小姐,光是让王大夫等人过来又有什么意思,他要是真的想和小姐重修和好,就该到小姐跟前好好认错,别再做那些让小姐不喜欢的事。
    他说走就走,来的唐突吓人,走的也莫名其妙。
    但是,怎么说,含山都是希望自家小姐和郡王能和好的,等孩子生下来,小姐一剃度,那就晚了。
    “他走了也好,免得我成日提心吊胆,今后也不会再生什么梦魇了。”
    胭雪望着远处的青山,脸上的表情似轻松也似难过,唯独没有后悔的。
    半个月后,一天夜里,胭雪忽然发作,含山和从太守府回来的春月被惊醒,一个匆忙跑出屋外去叫接生打破婆子和大夫,一个命人烧水准备,回到胭雪身旁焦急的安抚。
    很快王玄济就来了,他守在门外,看着接生的婆子进去。
    胭雪要生产的动静也惊动了寺里的主持和女尼们,纷纷前来,和王玄济一同紧张的等待。
    第二日的破晓,胭雪耗尽力气,终于产下一女,母女平安。
    她昏睡过去,白雀寺的大门被人破开,一道焦急的身影飞驰的路过佛堂,很快消失在路上,身后还紧跟着几个护卫。
    乳母抱着孩子,妇人和婢女紧紧跟在身旁,送她到早就准备好的房内照顾刚出生的郡主。
    路上直直的撞上一行人,乳母还不知道是谁,就见妇人和婢女跪下行礼。
    为首面如冠玉,气势尊贵的男子衣衫微乱的快步走来,先是掀开襁褓的一角,十分仔细认真的盯着孩子看了一眼,眼中有柔情闪过,继而沉声叮嘱,照顾好孩子,便迫不及待的朝后面的屋子冲了进去。
    胭雪在睡梦中,隐隐约约听见屋内有说话声,她眉心拢在一块,叫一只手慢慢地给她揉开了。
    然后室内便一直很安静,她缓慢的睁开双眼,同时听见了就在她附近,似是谁有谁在削东西。
    那动静也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很轻,但屋内没人说话,极为安静,胭雪也就能分辨出一二。
    她动了动手,疑惑于含山和春月她们为什么不在房里,抬头就看见在床榻不远处,胭雪日常梳头的地方,一道熟悉的高大身影背对着她。
    他手中的拿的是一把十分平常的削刀,发冠被放在桌上,头上一缕青丝接一缕的被他削下。
    胭雪愣愣的看着这一幕,久久没有反应过来。
    是镜子前的谢狰玉发觉她醒了,目光如炬,回头凝视着榻上的胭雪,他即便头发已被削断许多,还是不掩斐然清峻的面貌。
    他注意到胭雪的视线,垂眸看向手中的削刀,“他们都告诉我,生下孩子,你就要剃度出家,不愿再入红尘和我纠缠不清。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