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05
“既然如此,我看不如就选个‘平’字吧,否则我等去世后要怎么抬举?”
“平”表示“布纲治纪”,虽然没有“文”、“光”、“华”、“武”、“耀”等好,但也是上谥。
而且护国侯言下之意,是承认在座之人的功劳超过了承国公,那么,等自己去世后,谥号是一定比承国公好听了。
确实,在公西月心中,除了中原王,其他人的功绩都远超承国公。
……
第319章 两年后
庆元八年夏
这一年春夏的雨特别多,从三月末开始,大宇朝各地的雨都没有停歇过,特别中洲和水泽洲更是暴雨不止。
皇宫乾宇殿
今天是大朝会的日子。
宇文庆涛登基已有九年,如今他已有十五岁。
随着总管太监刘公公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有一御史出列。
“臣有本要奏,臣参武阳府府台,赤江暴雨泛滥,淹没周围数十公里的房屋和田地,百姓流离失所,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但他至今却仍没有奏折送上来。”
此言一出,尽皆哗言。
公西月心里一动,她也是才听到这个消息,但以司屹的情报网应该早就知道了,但他却没告诉自己,看来,他们是想借着这次机会开始行事。
随着小皇帝长大,朝堂气氛也微妙起来。
臣子有本奏时,宇文庆涛偶尔也会问几句话,有一部分朝臣也开始顾及他的感受,只是,内阁几人却很稳得住,该争论就争论,该决策就决策,丝毫不为小皇帝所动。
可不稳得住吗?
他们站在最高处,对朝廷和军队的动向看得最清楚。
大宇朝8个洲,其中5个洲的驻守军队都是护国侯自己人控制的,而勐洲的陈都护使之前是程元华的手下,中原城的邹都护使虽然是申元国的人,但是申元国已投向了护国侯。
还有守卫皇城的宇林军现在已在护国侯的控制之下,驻守在中原城外的中原军原是中原王的私军,中原王目前也没有和护国侯对着干的想法。
这样一来,整个大宇朝的军队,只有卞守全的十万边关军和南夷洲的几万驻守军队不听从护国侯的调派和指挥。
她手中握着这么多的军队,有谁敢轻易针对她。
再者,朝廷如今也多是支持她的人。
一年前,魏尚书因年纪大的缘故,辞了吏部尚书一职,由司屹接任。
司屹任吏部侍郎已多年,经他手选拔上来的人才许多,按公西月的想法,都是能做事、和官职匹配之人。这些人不说都是他的人,但至少不会反对护国侯。
而内阁几人,虽然常因意见相左有争论,但他们都是拥护护国侯的。
内阁几人年纪都不小了,魏尚书80岁、范祖松65岁、中原王63岁、孙文桓62岁、申元国和耿建光也是快60岁的年纪了。
内阁需要年轻一代接班,但甘鸿德说暂时不要动内阁,因此,八十岁高龄的魏尚书仍然留了在内阁任职。
这几年,有甘鸿德在背后替公西月筹谋,承国公之前的势力基本瓦解,各大势力也多数被她收拢,而且她在民间的声望也是无人能及。
“光华”学堂虽然只办了八所分校,但是集中在人口密集、文化底蕴深厚、影响力大的八座城府,因而名声斐然。
而护国侯私人办的“光华”慈幼院更是名扬大宇朝,在全国各地办了五十多所,生下来被遗弃的婴孩、没有亲人的孩童、失去依靠的老人、妇人,丧失劳动力的病人、残疾人都可以被慈幼院收留。
在前朝时也曾有过慈幼院,可经过那么多年的战争,慈幼院早就解散了。宇文煌在位时是根本没考虑过重开慈幼院这个问题,公西月执政的几年,一开始是国库实力不足,后来也是她的一点私心没有提出让朝廷重新开设。
在甘鸿德提出让她以私人的名义开办“光华”学堂时,公西月就有了私人办“光华”慈幼院的想法,这样博名声的事情甘鸿德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有护国侯的名头在,地方各级官员没有敢打“光华”慈幼院的主意的,而且一些地方官员和富商的夫人们为了和护国侯拉扯上关系,还主动向“光华”慈幼院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