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4
职,可只要他回归,没人敢说他不行。
第150章 官员体制改革(二)
只有兵部尚书耿建光,资历、能力与他差不多的还有人在,像刑部尚书、都察御史、礼部尚书都与他差不多。
但要说比他强也没有,他能选上约摸还是和承国公护国候他们关系密切吧。
都察御史孙文桓在心中品了一品人选名单,他没什么意见,就连这里面能力最弱的耿建光处政能力都比他强。
他站出来道:
“我觉得护国候这份名单考虑得很周全,下官没有异议。”
耿建光心里高兴啊,看来自己尽心尽力做事护国候都看在眼里,她没有计较自己和承国公关系近,还是考虑了自己。
他也顾不得什么矜持不矜持的了,揖礼道:
“下官一定谨言慎行、恪忠职守。”
承国公一看,他还能说什么,其他人选都是无可争议的,就连微有争议的耿建光也是和自己关系好的。
自己要反对,不就是把他架火上烤了吗?
于是,承国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护国候思虑得确实周全,在下也无异议。”
中原王还是很想当首辅的,可是他也知道自己初来乍到没有人会支持自己当首辅,那就慢慢来吧。
他也表态:“本王也无异议。”
申元国交待过邹义和,只要他进了内阁就好,至于其他人他不参和。于是,邹义和也表态道:
“申督台要是在这里的话,想必他也是赞同的。”
好啦,事已到此,就算其他人还有想法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要说,有想法的还真有两人,就是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
他们两人已在临时内阁呆过,自然知道以后的内阁会有多大的权力,他们也想进内阁啊,他们能力也不比耿建光差啊,凭什么耿建光能进他们就不能进。
可是,他们和护国候不熟啊,与承国公、申督台、中原王的关系都一般,就算他们想争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
于是,他们也只好随着众大臣一起表态支持。
至此,内阁成立了。
内阁成立后,所有的事务都必须先经过内阁表决才上呈皇帝,皇帝下达的指令也经由内阁转达。
如此这般,枢密院自然就没必要存在了。
不过,枢密院也是公西月为了了解朝政临时成立的机构。
内阁成立后,公西月提出了第一项提议:
增设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还有器具研发等事务,器具研发在工部下单独为一个部门。
现在只有吏部、户部、兵部、刑部和礼部五部,公西月就屯田、水利、器具改良等的重要性做了一一阐述,并列举了相关数据,让这项决议很快得到通过。
申元国的职位还没有交接,代替他投票的是邹义和,可这项提议申元国赞同或否决意义都不大,因为其他6个人都同意了。
对的,是6个人,范祖松尽管还不是户部尚书,不过已在内阁上任了。
只是工部尚书人选的时候出现了争执,大家都有自己的私心,这个工部尽管权力不大,但油水明显很足,谁都希望自己的人上去。
公西月倒没和他们争,只说工部侍郞要留一个位置给姬家人,因为器具包括军械改良都离不开他们。
这一点其他人倒没反对,姬家人还是名声很响的,特别是这次战争中那个神臂弓等武器听说就是鲲鹏军和姬家人一起琢磨出来的。
既然是特别的人才给他们一个侍郞职位并非不可以,至于工部尚书人选没选定那就先放一放。
公西月又提出了第二项提议,对六部的职责做了些微调整,明确了六部职责。
吏部掌管全部文职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饷军需配给等,下设军械所,专门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武器。
礼部掌典礼事务、外邦结交与学校、科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