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页
第二年,达什巴图尔又被封为和硕亲王,可以说,康熙对他们是很宽慰的,封赏也是最丰厚的。
年羹尧这边打的热火朝天,叛军那边却有了骚动。
原来,达什巴图尔去世了,他的儿子正式承袭亲王爵位,他不是别人,正是罗卜藏丹津。
他一上位就投降了!
十四爷听了年羹尧的消息愣了一下:“这就投降了?”
“是,达什巴图尔本来就病重,折腾了这么几年,熬不住咽气了,他儿子罗卜藏丹津终于说了算了,所以立刻就来投降了。”年羹尧道:“只是他到底是亲王,臣身份不够。”
年羹尧再怎么说,也只是个将军,跟异族亲王是没可比性的。
“那就让他,知道知道我们的条件。”十四爷没打算一下子就见他。
反而跟年羹尧说了很多,条件就是让清朝在青海设置青海办事大臣,统辖蒙古二十九个旗和青南玉树地区、果洛地区及环湖地区的藏族部落。
青海东北部西宁卫改为西宁府,仍沿袭明朝的土司制度,属甘肃省管辖。
“他能答应吗?”年羹尧不得不说,十四爷这要求,估计罗卜藏丹津不会答应,罗卜藏丹津本来就想得个名头,好占领青海全境,可是他不能服众,又是个庶出,简直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最佳写照。
他想独占青海这片地方,做一个听调不听宣的主儿。
可是以他的出身和地位,加上康熙的强势,是不会册封他太高的爵位,给他太大的权利的。
所以他煽惑青海蒙古各部台吉,令各部“仍故号”,不得复称清廷所封王、贝勒、贝子、公等封号。
又拒清使谕和,囚清使常寿于军中,遣兵掠西宁附近之南川、西川、北川等地。
烽烟遍及青海各地,治下百姓流离失所。
他太自以为是了,以为自己天高皇帝远。
因为最初,他公开正式宣布重建和硕特先人霸业,暗约伊犁(今新疆伊宁西)策旺阿拉布坦应援,胁迫和硕特蒙古各台吉于察罕托罗海(今青海湖东岸)会盟,命其放弃清廷之封爵,恢复以前旧称。
罗卜藏丹津的爹,那个时候已经病重了,罗卜藏丹津自称“达赖浑台吉”,统驭诸部。
亲王察罕丹津、郡王额尔德尼等不从,罗卜藏丹津便发兵进攻之。双方四次交战,察罕丹津、额尔德尼等皆败,退往甘肃河州地区(今甘肃临夏),并向大清朝廷求援。
其实早在罗卜藏丹津抢了给养的时候,朝廷就已经发兵了。
罗卜藏丹津打不下去了,他再打下去,他那点家底就要被掏空了。
他本以为能拖个三五年,甚至是七八年,因为他觉得自己这里挺安全的,高原这种地方,一般人受不了。
哪怕是同样为蒙古八旗的兵丁也不行,何况他上头还有藏人在。
他能成事,也有藏人的影子。
只是如今这形势不同以往,满族比汉族人的身体更为强壮一些,马背上的民族,不止是他们,还有满人。
而满人跟汉人用文官管理军中不同,明朝末年那会儿不行,都是文官和太监管理武将,那能有战斗力吗?
可是现在不同了,满人注重军功,打仗的时候,兵丁们也勇于拼搏,更关键的是,他们打仗用了新的手段。
火器的打击对他们来说,太大了。
一炮弹过去,爆炸范围,轰隆的惊雷一样的动静,不止是人害怕,马也害怕啊。
被火器伤了的人,就算是活着下了战场,也因为伤口的关系,最后也死了。
最主要的是,对方头两次打仗,不留俘虏的狠厉,就把他们吓着了,后来倒是留了俘虏,可是让俘虏干活,还给饭吃,不虐待。
搞到最后,那些俘虏都成了蒙古八旗的壮劳力了。
这不成了拿自己部族的壮丁,补充其他蒙古部落人口了么。
人口最重要,没了人口,都成光杆亲王了,谁伺候他们,为他们征战沙场啊?
部族人口都要打没了,他还打个屁啊!
现在十四爷开出来条件,他想不答应,也不行。
因为清军太厉害了,他没能力与之抗衡,以前了解的清军,跟现在的不一样。
所以他打仗才吃了个大亏,现在不得不低头。
年羹尧在罗卜藏丹津投降的时候,搜罗兵丁,带着人占了青海全境。
等到十四爷到了打箭炉,罗卜藏丹津也到了这里。
打箭炉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
说打箭炉,没几个人知道,但是说它的汉字名字,肯定都知道,康定!
康定系汉语名,因丹达山以东为“康”,取康地安定之意,故名。藏语称康定为“打折多”,意为打曲(雅拉河)、折曲(折多河)两河交汇处。
旧史曾译作“打煎炉”,后通译“打箭炉”,简称炉城。
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之地。
此地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汉隶沈黎郡,隋为嘉良地,唐县境东北部为中川、会野等羁縻州,属雅州,属吐蕃。
元置宣抚司,宋明继之,崇祯十二年,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