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晴雯啧啧称奇,这可真是宽敞得紧。而且林府跟贾府不同,林府也就两个主子,自然处处空荡荡。
黛玉也罕见的有些兴奋,也许是因为她终于知道自己家也在京师有房子;也许是想起从前在书中看到查抄大观园时宝钗二话不说就回了自己的家时她心中的羡慕;也许是想到贾府风言风语的说她是“打秋风的穷亲戚”。
是以她流露出了很少有的兴奋,顾不上洗尘,就开始在府中走动起来还兴致勃勃的分配房子。
中路的第一重院落自然是林府的门面担当,平日里接旨和迎接外客便是在这一重厅堂里,自然要布置的肃穆庄重。
第二重院落是林如海的外书房,放一些不打紧的藏书,平日里林如海跟门客谈事情便在这里。偶尔有一些亲近的朋友也要在此接待。
第三重院落便是内书房。林如海有时教导黛玉便在这内书房,而且林如海如果有心腹要事,便要人将其迎进内书房。
第四进便是林如海住的正院,西边开了个小门,与西侧院的一座小院相连,那里就住着二姨娘。
东侧路的第一进院落供奉着林家的先祖牌位,平日里林家祭祀便是在此。黛玉忽得有些心酸,想起从前在贾府要烧纸也怕别人忌讳,只能心中遥想。
东侧路的第二进院落空着。当作客房。
两院子中间的回廊封闭成房间,是林家管着祠堂和后面花园的仆从工作的地方,方便他们劳作。
西侧路的每一进院子都封住互相不连通。第一进院子住着林家的门客之流、第二进院子住着白先生,第三进院子住着二姨娘,第四进院子则住着黛玉。
黛玉又下令将白先生和自己院子之间设置一个夹道,如此一来白先生要和自己往来便直接走夹道,不用惊扰林如海和二姨娘。
林如海和白先生、以及姨娘的院子不用收拾外,其余的都可以由黛玉全权负责,是以黛玉收拾布置的津津有味。
晴雯在旁边也赞叹不已,不愧是大家小姐,布置出来瞧不见任何金玉之物,可是你就是觉得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贵气。
也许放到现代,林妹妹还真可以做个个审美高端的室内设计师呢。
终于知道自己家也在京中有宅子,黛玉这几天干劲十足,不是给哪个院子改窗纱,就是让摆几件古物。在旁边候着的管事也上前凑趣:“各屋里的花卉都空着,单等着主子们住进来挑选,姑娘要得空,我就叫花房那边的人运过来。”
原来林家初来乍到,在郊区没有盖自己的花房,这四时花卉还从外面采购,昌平是这京师中花卉集散地,是以管事从那边找了个店家。
花园中的花卉果木都在主子们入住之前便已经种好,可这每人屋里的,因着不知道他们的喜好,管事便没有自作主张,等着主子们来自己挑,黛玉便允了。
紫鹃上前问:“姑娘,我找人叫来白先生和二姨娘,咱们一起来挑?”
黛玉想一想:“好。”
二姨娘不是个作妖的,她穿着一袭月白衫子配秋香色裙子来了,来时还带着一盅莲子:“姑娘,这北京城千好万好,就是干巴,厨房里炖了滋阴的莲子羹,我踝了(备注1)还好,你也尝尝?”
紫鹃接过炖盅,黛玉说:“谢过姨娘,院子住着可热当(备注2)?”
二姨娘笑起来嘴角上扬:“热当,热当。安置下来就定心了。”
别的疑问她没说出口,都说老爷进京去述职,可为何带上一家人上路?
虽然家里人口简单,只得她这一个妾和一个姑娘,总觉得有些蹊跷。
但是二姨娘不去过问,她是个知足常乐的性子,踏踏实实关了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当下那花木贩子进了大院。
因着屋中都是女眷,便只让花木贩子家里的媳妇进来,站在院子中,将自己带来的几车花木一字摆开,由着主人家挑选。
黛玉一眼就瞧中一盆石氏小梅,开口问:“那石氏小梅送五六盆过来。”
卖花贩子满脸堆笑:“这位姑娘一听就是懂行的。这石氏小梅在江浙可流行得很,我们大老远才贩了来。”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这盆兰花可要高价。
黛玉不用回头看晴雯,都猜得到晴雯此时肯定一脸痛心疾首,不是苦劝她不要当冤大头,就是在暗暗忖度怎么自己也做这南兰北贩的生意。
只不过如今大家小姐讲究口不谈财,问什么都要讲价便俗气了,因而她只淡淡一笑,并不接话。
果然晴雯开口:“我们就是江浙人,刚从那里北上,看着这花真是说不出的亲切。”
黛玉拿扇子遮面,在扇子下忍不住笑,好一个晴雯!什么见花亲切,明明是警告花贩子我们是内行,不要拿高价糊弄林府。
当下那花贩子讪讪一笑:“这可真是缘分,不过俗话说物离乡贵,路上损耗什么的,也是有的。”
瞧着她说的渐渐不成个样子,管事在旁边打岔:“横竖短不了你钱,记得早点送过来。”
那花贩子又上前对白先生推荐:“姑娘,这文团素也是新晋育出来的兰花品类,瞧着姑娘举止脱俗,恰似神仙妃子,正配得上姑娘。”
她倒是个会看的,白先生自从和离后就恢复姑娘打扮。
如今听见花贩子推销,白先生微微一笑:“春不出宜避春之风雪,夏不日避炎日之销烁,秋不干宜常浇也,冬不湿宜藏之地中,不当见水成冰。世人爱兰风雅,我却嫌其难养。我不喜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