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212页

      肉乎乎的小手,紧紧攥着他纤细的指尖,血眸在长夜中格外耀眼,有了一丝不舍融在眼底。
    “你舍不得我,对不对?”
    刺耳婴啼划破死寂,产婆洗去满手血污,兴冲冲到外报喜:“少爷!少爷!少夫人生了,是个男孩!”
    风长欢咬牙下定决心,起身翻入窗内,到榻边隔着床帘看到奄奄一息的夫人,几欲开口,终是作罢。
    他狠心抱起哭声微弱的新生儿,转而将怀里那与他相伴数日的婴儿放在摇篮里。
    他的手还被那孩子紧紧拉着,见了此情此景,怎忍心离开?
    奈何屋外脚步声渐近,风长欢不得不狠心折返,无暇再多看那孩子一眼,只得匆匆离开。
    他怀中的婴儿已经不再哭泣,他想方设法以灵力蓄着婴儿一口气息,施以轻功赶往佛宗。
    他本就有伤在身,用尽全力也难与死神一搏。
    行至旷野,婴儿到底还是咽了气,遂了他的命途,只在人世度过短短数个时辰。
    紧绷情绪多时的法华君泪如决堤,跪倒在坚土上,平生第一次哭得那么痛心,那么绝望。
    事到如今,他还是无法坦然接受生离死别。
    长天君咽气时,他握着他一缕残存精元,心知只要向帝尊低头认错,那人便有复生重活的机会,悲痛不比此刻。
    如今,一个活生生的性命在他怀中消殒,还没来得及睁眼看这世界,即使明知是天命,仍是无法跨越这心结。
    “不该是这样……不该是这样啊……”
    哭声引来山野精灵的好奇,在无人问津的荒野之中,一只神圣的仙鹿现身人前,折膝跪地。
    那人痛哭,仙鹿便在旁静静看着他哭,直到他声哑力竭,才张口去叼他怀里的婴儿遗体。
    风长欢转身避开仙鹿,将那孩子抱得更紧了些,眼看他抽噎着还要再哭,仙鹿忙将头凑在他颈间,呵着温热气息安慰着心灰意冷的人。
    其实他怎会不知这孩童顺遂天意,没能长命百岁便是摆脱这一生缠身恶疾,到往来世幸福安康?
    他只是见不得与那人相差不多的孩子背负同等沉重的天命罢了……
    为一个人,抛弃从前的自私而爱上整个人世,哪怕它腐臭脏污,不堪入目。
    这便是十三年孤苦中,长天君教会法华君的爱意。
    作者有话要说:师尊真的很善良,为了一个与他毫无干系,命中注定夭折的孩子如此悲痛,便说明他对人世仍有期许,否则似在九重天那时从帝尊身上学来的冷酷,别说一人,就是千人万人扑倒在脚下,他也会无动于衷。
    虽然将他领上正途,给了他正确引导的人是虚云大师,但他却是由着对长天君的爱而爱上了这个残酷的世界,才想要留下。
    所以,别看奶包子每天只会亲亲抱抱,其实还是很会的嘛~
    第116章 那是他的长天君啊
    心灰意冷的风长欢将那早夭的无名氏婴儿带回佛宗安葬, 并在后山佛堂供奉灵位,足足一年都在为萍水相逢之人祈福来世安康。
    待他再次出关, 伤势已是好了大半, 身边也多了只喜欢跟着他到处乱跑的仙鹿,只与虚云大师寒暄几句, 便又踏上去往天虞山的旅途。
    临行前, 老和尚问他:“可曾后悔一意孤行?”
    风长欢答:“不悔。那个会为旁人杂事而牺牲长天君的法华君已经不在了,站在您面前的,只是一个护徒心切的师父罢了。”
    “若这一世不涉及感情纠葛也就罢了,可你, 做得到吗?”
    那人笑着摇头,“老和尚说笑了, 您曾说过一世缘分不是白得, 我与他前缘未尽, 破镜重圆才是应当。只是日后身在我的立场,或许……”
    无法尽情表达被压抑的情感罢了。
    望着少年远行的背影,虚云大师深知他这一走,时隔多年后再相见, 便是身败名裂, 负尽天下苍生。
    可是那又如何?法华君不会后悔, 风长欢更不会!
    到往天虞山的风长欢没能如他所愿见到理应何乐安康的一家,由着这个不被期待的灵胎降生世间,已然成了恶祸开端,首当其冲被殃及的就是与他相近的亲人。
    昔日富贵荣华的大户人家, 如今不见人烟,白幡于残风中摇摇欲坠,破败萧瑟之景引人唏嘘。
    他一路问询那家遗孤身在何处,所遇之人皆是满面嫌厌,避之不及的躲开,只有那好心的姨娘劝他:“莫要深究了,那就是妖魔转世,留不得啊……”
    可他从未放弃找寻那孩子的下落,终是在闹市肮脏角落里见到那狼狈身影。
    惹的满身脏泥,脸上还沾着血痕,连呼吸也十分吃力,见到他的一刻,风长欢心痛欲绝,急于上前抱住那落魄的孩子。
    那是……他的长天君啊。
    此时的行止眼神迷离,看不清他身前哭的一塌糊涂的人,只听忍着哭腔的清明之音渐入耳畔:“走吧,跟着小哥哥,日后保你吃香喝辣。”
    之后,师徒二人被驱逐出天虞。
    风长欢嘴上安慰着行止:“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实则自己也不知今后当何去何从。 就在他犹豫不定时,一人的出现适时解去危机,便是那权倾朝野的九千岁,深得皇帝宠爱的大监岁尘月。
    风长欢难以心安理得接受旁人的好意,婉拒几次,对方才道出相助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