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667页

      “好了,九娘。”想到这里时,欧阳铭洲向着秦九娘说道:“等到郡守府的事情一完,腾下手来我就给你拨一支卫队,让你去游家处理剩下的事务。”
    “在这之后,九娘就是身无挂碍,到时候你可愿意下嫁小生,与我做一对夫妻?”
    此时的秦九娘听到了欧阳铭州的话,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
    就在这一天中,她的人生就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让秦九娘觉得恍恍惚惚,如在梦中一般!
    随即她乖巧的把自己的娇躯,慢慢依偎进情郎的怀里。脸上带着一片羞红小声说道:
    “九娘蒲柳之资,怎当得郎君恩深情重?我愿终生……侍奉先生!”
    说到这里时,姑娘已经忍不住把一张俏脸,羞得埋进了欧阳铭洲的衣襟里。
    此时的欧阳铭州闻着秦九娘身上的幽香,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
    “咦?”
    这个时候,欧阳铭洲忽然诧异的惊呼了一声。秦九娘一抬头,就看到了情郎一张疑惑不解的脸。
    秦九娘以为又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连忙花容失色地问道:“怎么了?”
    “没事没事!咱们先回郡守府。”这时的欧阳铭洲一边信口回答,一边赶忙拉起了秦九娘就往外走。
    刚才他那一声惊呼,是因为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欧阳铭洲发觉自己……好像上当了!
    第3135章:郡守出招何其乱、府库清点、债主不管
    原来在这之前,赵郡守虽然面对着一大堆上门逼债的债主,却始终是不慌不忙的样子。
    而且他还曾经放出话来说,如果他能毫无顾忌的动手的话,这辛游步甘四家,只怕是会被他的反击干掉一多半儿。
    刚才的欧阳铭洲,突然想起了赵郡守的这句话。然后他又联想到自己的老师临走之时,让大师兄沈小虎去给郡守府送信,告诉赵金锭郡守府可以开始发动了……显然老师是知道赵郡守那个计划的!
    当欧阳铭州把这两件事儿放在一起一想,他才发觉了一个问题。
    原来赵郡守和郡守府里边的好几个人,这里边最起码包括鱼洋和李慕鱼两位在内,全都知道老师即将到达夔州城的消息,就瞒着自己一个!
    因为老师要来夔州,就连赵金锭郡守都有可能不知道,但是情报主管鱼洋却一定会提前知道的。
    另外李慕鱼在他们出发来宝光寺之时,还放心大胆的把那一个班的手枪队,全都派回了郡首府,之后他就遭遇了步家和甘家的埋伏。
    这就说明,李慕鱼姑娘十有八九也是一个知情者!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老师来的事儿别人都知道,就偏偏他不知道呢?想到这里时,欧阳铭州才回忆起了自己写给老师的那封信。
    ……原来如此!
    欧阳铭洲一边拉着秦九娘急匆匆的往回走,心中又是忍不住长叹了一声!
    原来他老师有意瞒着他,就是为了亲眼看一看他爱上的这位秦九娘,到底是何许人也。
    如果刚才不是在生死关头、危难之际,这位秦九娘舍身扑上来替自己抵挡暗器,只怕她今天还进不了自己欧阳家的门呢!
    要说他这位老师,有多少天下大事要忙?如今却还要为了他成家的事花费心思……
    想到这里时,欧阳铭州就觉得老师这一份深情厚意,自己简直难以报答,不由得心中一腔热血,又是熊熊燃烧了起来!
    而此刻,当赵金锭接到了大师兄沈小虎传达的命令之后,这位光头郡守立刻就一个鲤鱼打挺,从椅子上蹦了起来。
    随即,赵金锭就开始了行动!
    ……
    此刻在夔州城的郡守府里,和距离郡守府三里之外,辛家集结人手的那个院子附近,两桩惊心动魄的事件同时展开了序幕。
    就在辛家少爷率领自己的打手,乌央乌央的冲出了院子,手持刀枪棍棒顺着大街气势汹汹赶往郡守府之际,郡守府那里却发出了两天来的第一道命令。
    随即“帅漕宪司”四个衙门和夔州州官衙门就同时收到了通知,让所有夔州城中的官员,到郡守府里集合。
    这一下大家都知道,怕是要出事了!
    可是现在郡守相招,他们又不得不从。于是这帮人只好在一群荷枪实弹的士兵看管下,向郡首府的大院那边集中过去。
    而赵金锭则是带着郡守府里的一群官吏卫兵,到了龙王庙斜对过,一街之隔的另一个院落中。
    在这个院子里面,一排排整齐的房舍修建得高大结实,正是夔州府库的所在。
    赵金锭看到夔州郡总主管仓储事宜的官员来到,便立刻让人当场验看了库房大门上的封条,之后将它一把撕了下来。
    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顺着大敞四开的仓门就冲了进去。开始清点仓库里存放的银子铜钱,还有诸般财物。
    等到夔州路官员磨磨蹭蹭的来到郡守府,又被卫兵带到隔街的府库大院之际,第一批清点结果已经飞快的报了上来。
    这些银两的数量,实际上是非常容易统计的。因为按照大宋律,为了防止官员用质地不纯的折色银两替换库房存银,所以库房中的银子,全都被官府用当时最先进的提炼手段炼成了纯银,又铸成了银锭。
    这些银锭因为质地极纯,上面又打着官府的印记,所以又被称为“官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