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476页

      ……
    而这时在临安军的队列里,战士们也一个个竭力保持着队形的严谨和军容整肃。
    可是他们虽然外表看起来还是一片平静沉稳,心里边却早已翻滚得就像沸腾的油锅一般。
    多少年了,他们终于又回到了临安!周围的空气中似乎都飘荡着他们熟悉的味道。
    周围走过的,是他们闭着眼睛都不会迷路的街道。在街边的墙上,还留着他们儿时顽皮的涂鸦。
    那一张张面孔,都是从小看着他们长大的父老乡亲。在这里有关爱他们的邻居,有拉扯他们长大的老父母,这里有他们从小爱慕难舍,却从不敢开口表白的姑娘!
    在之前,他们每一次浴血奋战时,心中想的都是用自己的血肉和生命保护的这一切。今天这座花团锦簇的临安城,这片自己拼死保卫的家乡……他们终于回来了!
    “那是我爹!”
    “看一眼得了!别左顾右盼的!”
    这时的队伍中,战士们也在口唇之中小声的和他们身边的战友,嘀咕着自己见到的一切。
    这些战士现在全都骄傲的昂起了头,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辜负这座城市,也对得住生养自己的父母和乡亲!
    ……
    “也不知巷子口豆腐店的三娘来了没有?估计早许了人家了吧?”
    这时一个小战士在行进中,想打量周围的人群却又不敢,只是在嘴里小声的嘀咕着。
    “你是不是天天都掐着手指头算人家的岁数呢?瞅你那点儿出息!要是你那个豆腐西施嫁了人,你还不娶媳妇儿了?”
    “她变寡妇我也要!你是不知道,三娘那脸盘儿、那身条儿、生得那叫一个……”
    “闭嘴!”
    第2969章:华美风流锦江山、东华高唱、儿郎凯旋
    这些通州军的年轻战士一边小声说的话,一边徐徐地向着城内走去。
    此时从天空中向下望去,就见临安城周围十座水陆城门全都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顺着城门的大道,正有一道道铁流反射着冰冷的寒光,向着城中行进。
    这个花团锦簇的城市,很快就被这支带着威严与杀气的大军染上了几分铁血之色。在这山温水软的江南,在这片善良朴实的百姓中间,沈墨之前埋下的尚武与刚烈的种子,终于在这一刻绽开了花朵。
    大宋朝历来以文为尊,武将与军人的地位是非常低的。以至于在北宋时对西夏作战的大将狄青,别看他在战场上能杀得敌人所向披靡。可是到了朝堂上,却连自保都做不到。
    更有甚者,皇帝往往会任命文官作为阵前将帅。他们一上来,往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树立自己的威严,方法就是斩杀一名军中素有威望的将领,好震慑其他的将官。
    之前所说的狄青,他征战时的部将焦用就因为这个缘故,被要被上司所杀。而狄青为他的部下求情时就曾说:焦用为大宋屡立战功,是一位好儿郎。
    可是这时想要杀人的元帅韩琦却理直气壮的反驳道:“他算什么好儿郎?那些东华门外唱名的才是好儿郎!”
    这里面所说的东华门,就是今日天子即将阅兵的地点。所谓东华门外唱名,就是当每次科考结束之后,那些高中了前三甲的书生举子,被人高声宣布名次的情景。
    要知道这些人才刚刚考中功名,甚至还没能上任当官,也没有为国家做出一丝一毫的贡献。就被人拿来和边关上屡立战功的将军相比。
    而且在这些当政者的心目中,他们的相差还是如此悬殊!
    甚至后来的狄青本人,都因为受到当朝文官的猜忌与诽谤,导致心怀忧惧而亡。
    ……
    像狄青这样的一代绝世名将,没有败在敌人的手中,却在自己人的手里被折磨得死去活来。由此就可以知道宋朝对于武将的态度和文官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而沈墨所做的,就是彻底扭转了这一切。
    在他的统治之下,为国征战的将士薪资丰厚,而且因为战功所获得的荣誉也是极为尊崇。这让他们在通州管理区里的社会地位,始终都处于很高的位置上。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战士们才能心中产生荣誉感,才能奋勇为国争战。他们在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承认之后,生活和身后事也是毫无后顾之忧。因此沈墨才得到了这样一群舍生忘死,在逆境中浴血奋战时也一步不退的好儿郎!
    当这支军队开进城里之际,从他们的精气神到武器装备,从心中的自豪感到身上睥睨天下的傲骨,每一个方面都足以碾压南宋时期的旧军队。
    这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使得看到他们的百姓也忍不住怦然心动。因此对这些勇猛无敌的汉子,产生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崇敬之情。
    要说到当兵的,这满大宋的军队都算上,哪怕就是临安的御林军也往往被人蔑成为军汉或是丘八。
    每当他们三五个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百姓看着他们时心里总会想着,这帮家伙肯定没干什么好事儿。
    至于说这些旧军队中的军汉要是聚集得多一些时,百姓们更是走避唯恐不及,生怕他们闹出事来殃及自己。
    就是这样一群祸害一样的东西,又怎么配和通州沈墨的通州军相提并论?
    ……
    而这时的人群中,也藏着那些朝中大臣家中的管事管家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