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PO18脸红心跳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第195页

      投石索被使用时间很长,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17世纪的德国和中国明代,都还有投石索的使用记录。
    比如戚继光的《练兵实记》卷一练伍法第一就有记载:“牌手每名藤牌一面,锋利长腰刀一把,椰瓢一个,好水光拳石六块”。
    这拳石就是使用投石索扔出去的石头,有拳头那么大,在三五十米的距离可以打得身穿铠甲的敌人重伤,有的战士可以用它轻松的把石头投出百米远。
    对了,还有圣经上大卫击杀巨人歌利亚的武器,就是他用来放羊的投石索。
    ……
    这五六个燃烧瓶在沈摇光妹妹的奋力投掷下,被抛出去了一百多米远。眼看着它正在下落的地方,就是山下蒙军士兵的出发地,那里正紧紧集结着一大团四五千人的蒙古部队!
    此时的沈摇光一个箭步冲上了战壕,就见她的手从背后一抽,就将身后背着的一只霰弹枪拽了出来,然后姑娘毫不犹豫的“哐哐哐”几枪,就向着空中正在下落的燃烧瓶上轰去!
    就在这一刻,沈摇光身边的羽箭成片的呼啸而过,有几支已经射在了她的胸腹之间和胳膊上。
    但是沈摇光却毫不在意,她的双眼死死的盯住了空中正在下落的燃烧瓶,手上的射击动作快得简直如同幻影一般!
    就在她开到第三枪的时候,只听得半空中的燃烧瓶发出了“轰”的一声爆响。到底这捆集束燃烧瓶,还是被沈摇光妹妹凌空打爆了!
    在这一百多米远的距离上,已经是霰弹枪射程的极限。这么远的地方霰弹散布的面积已经比门板还大,所以能不能击中空中的燃烧瓶几乎全靠运气。
    而这时的沈摇光一枪击中目标之后,她立刻毫不犹豫的着地一滚,回到了战壕的隐蔽处。
    此刻姜姑娘立即一个箭步跳过来,翻来覆去的检查沈摇光身上中箭的位置,看她到底有没有受伤。
    而在山下的数万蒙军和山上的守军眼前,已经刹时间出现了一幕前所未见的奇景!
    ……
    五颗燃烧弹被沈摇光凌空打爆,在爆炸的一瞬间,凝固汽油就被瓶口上的火焰点燃,变成了漫天火雨!
    当它在空中爆发之际,就像是一把猛然撑开的烈焰巨伞,它绚丽绽放犹如半空中一团闪耀的光轮,在蒙军头顶上空铺天盖地的爆开来!
    无数小如水滴、大如核桃般的火星火团,瞬间形成了一片暴雨般的火海,兜头盖脸的朝下方挤得满满的蒙军人群浇了下去。
    空中绚丽的火星四处飞舞溅射,此时每一个旁观者心中都清清楚楚,即便是这里面一颗小小的火星都是索命的阎罗,沾上它的人绝无幸存的可能!
    当这片覆盖面积极为宽大的火雨,终于降落到蒙军队伍中时。在火焰波及范围内的那些士兵,立刻就像着了火的油锅里面翻腾的菜肴一样,变成了一堆惨叫狂奔的祭品!
    第2724章:红颜未老凌空举、弹丸之地、岂容轻取
    这些人有的已经被瞬间烧成了一个通体烈焰的火人,有的则是身上某一处正在烈烈燃烧,被巨大的灼痛刺激得拼命的嚎叫奔逃。
    在这片区域的蒙古兵几乎没有一个落网,每一个人都在拼命挣扎。
    那些火人身上甩出去的凝固汽油,迅速引燃了身边的战友。而无数翻滚奔跑和跌倒的火人,正在顺着那片宽大的斜坡,犹如岩浆一般迅速向下流淌!
    这一瞬间,几乎有五六百蒙军士兵处于火焰灼烧之中。此时在虎头峰上向下望去,就见那片圆形区域里到处都是沸腾挣扎的景象,都是扭动和翻滚的人群,犹如人间炼狱一般!
    与此同时在火焰区的边缘上,那些黑黄色衣装的蒙古士兵,也在狂潮一般急速远离这个可怖的火场!
    眼看着被烧着的蒙军士兵顺着山坡向下流淌狂奔,他们发出凄惨的嚎叫声和呼呼作响的火焰肆虐声,让远处观战的所有人就像魔了一样,被眼前的情景惊得,直勾勾的盯着这惨烈一幕!
    尤其是山上山下无数的蒙军士兵,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战场上竟会有这样离奇的死法,能让几百人一起在火场之中挣扎舞动。
    眼前的这奇异的景象,真如同末世中的地狱,噩梦里的绝境,是让人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绝望情景!
    在这一刻,蒙古大军被震慑得胆战心惊。而山上的那些士兵反应过来之后,他们立即爆发出了一声欢呼,之后又是一片弹雨接连不断的向着山下倾泻而去!
    沈摇光妹妹说的没错,她一个人……真能抵得上好几百人!
    ……
    姜俞馨检查了沈摇光的身上,发现她中箭的部位都幸运的被锁子甲挡住了。姜姑娘欣慰的拍了拍沈摇光,然后直起腰向着下面大声喊道:
    “给我注意保护好自己,不要暴露在战壕外面!狠狠的打!”
    与此同时,和姜俞馨姑娘的喊话声直听山下的蒙军大营里,一声悠长的牛角号也在呜呜的吹响,山腰那边的蒙军士兵立刻疯狂起来!
    这些蒙军士兵听得清清楚楚,山下传来的军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军向前冲锋!
    这些蒙军士兵在经过了短暂的惊愕和恐惧之后,他们下意识的听从了命令,一边射箭一边继续向着山顶上压去。
    随着他们渐渐接近,山顶阵地上遭受的箭雨也越来越密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