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
丧气,章怀原是既高兴又担心。
学校放寒假了,长瑜还未递交辞呈就收到了来信。这是走不了了?如果不是因为三个娃娃在那边,他真想放一挂鞭炮庆贺一下。
“长瑜,甭怕,你还有继业呢……”
崔氏想到了继业,这一回是说啥也不让继业回去了。章长瑜一听,就跟崔氏说:“娘,就让继业两边跑吧?”
“咋的?你还想送回去?”
“不是,我答应过长志大哥,让继业跟他们多呆一会儿……”
章长瑜体会到了失去儿女的痛苦,也能体谅长志一家的心情。他打算开学后,就把继业接到县里,好好念书,好好疼爱,像一个真正的父亲那样。
*
事情总是接踵而至的。
章怀良正在准备年货,就收到了一个口信。是一位同乡从老河口捎来的,说:“怀良大哥,你爹生病了,想回老家了。”
“真的?”章怀良确认再三。
老爷子在外面闯荡多年,心气儿很高。生意失败后没脸见人,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后来才听说,老爷子认了一个军需官老乡,在老河口驻扎着,就跟着人家当兵吃粮去了。那边守着仓库,油水十足,哪肯回乡过苦日子?这一去多年,头发都白了。
解放后,他给老爷子捎口信,老爷子不肯回来,说:“老家太穷,吃没吃的,穿没穿的,就甭给你们添麻烦了。”可没想到,老爷子忽然想回来了?
章怀良很孝顺,赶紧吩咐着:“长志,去收拾一下,跟爹接人去。”
章小叶这才晓得老太爷在老河口混饭吃。七十岁的老人还在当兵,国军有多腐败?可见一斑。
章长志收拾了独轮车,就推着上路了。
爷俩儿从七里店坐船南下,走了七天七夜赶到老河口。老爷子还在仓库里住着,披着国军的旧大衣,头发花白,一脸沧桑。
“怀良啊,你咋才来?”老爷子悲喜交加。
“爹,俺接到口信,就赶来了。”
老爷子叫章喜顺,受了风寒腿脚不灵便。章怀良就跟长志一路推着,日夜兼程往家赶。
到了腊月二十八,才赶到家。
章喜顺精神起来,一进院子就大声喊着:“孙媳妇儿,快给俺烫壶酒。”
章小叶听见了,趴在门帘后面瞅瞅。这就是老太爷,挣下家业的那位?她有一种预感,老太爷回来了,怕是安生不了了。
果然,回家的第二天,章喜顺就立了规矩。
“长志家的,给俺格另做一份儿,俺吃惯白面了,不能掺一点杂面儿。还有啊,那鸡蛋给俺炒俩,就着吃……”
江玉梅答应一声,忙不迭地去准备。
端上来之后,老爷子吃独食,连娃娃们都不肯让一让。长河瞅着爷爷目瞪口呆,这就是传说中的爷爷?咋跟想象的不一样呢?
继文和继霞也大气不敢出,怕老太爷发威。
可这才刚刚开始。老太爷嘴很刁。
饺子要吃肉馅的,不能混在大锅里煮,要单独煮一锅,只下他那一碗。炒菜也要单独的,得见肉腥儿,否则不肯动筷子。赶着过年,家里备了吃的,还勉强凑合着。可年一过完,肉吃完了,鸡蛋也没了,上哪里弄去?
章怀良很孝顺,就去七里店赶集。
老爷子吃得好,穿得好,人也精神起来。
他每天去村头溜达,跟人家吹牛。到了饭点就回来,要吃要喝,稍不如意就摔摔打打的,还说一些刺耳剜心的话儿。
“怀良啊,俺一辈子都没让你伺候,老了老了想吃口好的,你咋就耷拉着脸哪?
章怀良只好陪着小心,说一歇宽和话儿。老爷子这才住嘴,说:“怀良啊,爹都七十了,也没几天好活了,就让爹痛痛快快的……”
一家老少,先仅着老太爷,遂着老爷子的心意。可这还不算完,老爷子发现玉梅和水秀上识字班,就发了脾气。
“怀良啊,家里这是咋了?孙媳妇们都不在家,还有规矩没?”
章怀良只好跟长志说:“长志,你跟继文他娘说说,识字班就少去一点。”
江玉梅正在兴头上,那肯放弃?她说:“长志,村里正在扫盲,号召男女老少都去学习,咱爷爷咋就拖后腿啊?”
江玉梅照去不误,陈水秀也跟着。
识字班不仅学文化,还讲政策讲道理。英子姑娘说:“解放了,咱妇女能顶半边天,一点也不比男人差,看看咱们纺纱织布拿去卖钱,不一样能养活自己?”
这些话儿,对陈水秀的震动很大。
回到家里,章小叶也跟娘鼓劲儿。
“娘,不用管老太爷,他老人家那是旧脑筋,跟不上形势了……”
老爷子见没人听他的,就逮着章怀良出气儿。
章怀良不好顶嘴,就忍着。
章小叶心说,以孝道压人,这就是封建家长制,一定要打破才行。
*
日子过得很快,